格魯賢

格魯賢

格魯賢,法國人,修道院長,是盧浮宮聖路易的議事司鐸,后又在珍寶庫中任國王兄弟蒙西埃的圖書館館長。他因於1760年7月在《優雅信使報》中發表了一篇用法文詩句模仿的《霍拉斯頌》而開始了其文學生涯。格魯賢也如同德拉波爾特一樣是費內倫在《文學年鑒》中的合作者。

簡介


綜述

格魯賢
格魯賢
格魯賢(Grosier)修道院長是盧浮宮聖——路易的議事司鐸,后又在珍寶庫中任國王兄弟蒙西埃的圖書館館長。他因於1760年7月在《優雅信使報》中發表了一篇用法文詩句模仿的《霍拉斯頌》而開始了其文學生涯。格魯賢也如同德拉波爾特一樣是費內倫在《文學年鑒》中的合作者。在費內倫於1776年去世之後,他繼承了此人的事業並於1779年復興了那家已名聲掃地的《美術學報》。他也曾先後於《法國故事報》和《世界傳記》中工作過,於《世界傳記》中發表了《孔子傳》。格魯賢在從事這些報人活動的同時,又在40年間研究中國的歷史、美術和文學。1775年,他買下了收藏於里昂原耶穌會士圖書館中的馮秉正中國通史》的手稿,於1777—1784年間與豪特拉耶合作出版了12卷。1785車,當時正任盧浮宮的聖——路易的譯事司鐸的格魯賢修道院長為《中國通史》出版了1卷補遺,即第13卷,其中包括《中國及中國人的法律、風俗、習慣、科學和藝術全志》(《中國志》)。此書在大眾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在同一年就再版並被譯作英文和義大利文。格魯賢接著又對這卷補遺作了補充,從而形成7卷本的第3版,自1818年起陸續出版。同時,他又為改寫《中國通史》而工作,以便使此書具有一種現代形式。

《中國概述》

格魯賢
格魯賢
格魯賢的《中國概述》如前所述,最初是作為馮秉正《中國通史》的第13卷於1785年首次出版,但隨後又數度單獨發行,分別在1785、1787年和1818—1820年有過三個獨立法文本,1788年和1789年分別在倫敦萊比錫推出英譯本和德譯本,英譯本又於1795年再版。《中國概述》從內容、結構、材料來源以及作者身份上看都是一部類似《中華帝國全志》的作品。此書第一卷講述中國分省地理、少數民族、屬國、自然條件、氣候物產,第二卷講述中國的政府、法律、宗教、風俗習慣、經濟生活、文學、藝術和科學,單從目錄上看與《中華帝國全志》沒什麼區別,從篇幅上看遠不及《全志》豐富。如果說《耶穌會士書簡集》與《中國論叢》分別對應著18世紀前後兩個階段在華耶穌會士的生活與寫作,那麼《中華帝國全志》與《中國概述》分別是在歐洲的耶穌會士(或前耶穌會士)對這兩個階段的總結與提煉。不僅如此,正如《中國論叢》與《耶穌會士書簡集》僅具形式上的可比性而在內容上有鮮明差異,《中國概述》雖然繼承了17世紀以來耶穌會士有關中國的人種史寫作傳統,但它與《中華帝國全志》相比,立場與觀點發生了重大轉變。
格魯賢作品的一個鮮明特色是立足中國人的材料甚至中國人的觀點。這種傾向首先見於他負責出版的馮秉正的《中國通史》。

對中國宗教的平反

格魯賢大有為中國宗教平反的意圖,且不論其中包含的索隱主義解釋法是否正確,至少衝破了禮儀之爭樊籬,甚至衝破了利瑪竇那些小心翼翼的界限,竟提出中國人自古以來都不是偶像崇拜者這一與以前各種意見都有違背的觀點,似乎想通過使中國宗教與基督教相靠近而賦予中國宗教平等地位。另外,錢德明與格魯賢儘管因耶穌會士身份的限制不能接受聖經以外的人類起源說,而只能把中國人的起源追溯到諾亞后的新人類,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承認中國人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古老歷史的獨立的民族,批駁了當時甚囂塵上的中國人起源於埃及說。所以說《中國概述》中有相當明顯的傾向中國文化的意味,而這種傾向常常是當放棄或偏離歐洲本位心態時才能具備,前引錢德明沉湎於中國文獻之狀況的意義恐怕正在於此。

對詩經的介紹

格魯賢對《詩經》有著比安文思更準確的介紹:《詩經》收錄了300篇詩,選自卷帙浩繁的書,孔子在公元前484年修訂並重新安排了這些詩篇。

對中國醫學的好感

格魯賢對被其他耶穌會士輕蔑的中國醫學也多一些好感。他說中國人的醫學研究始於其國家建立之時,神農是第一位記錄有關藥用植物的數量和藥性的人,被中國人視為醫藥的發明者,中國人有數不勝數的關於醫藥的書籍,當前沒有一個國家能自詡有他們這麼古老的醫學傳統。格魯賢承認中國醫學家不是熟練的解剖學家,也不是高深的哲學家,但他們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足以令歐洲的行家吃驚,主要是脈搏和草藥學方面。

學術成果


《中國概述》(法)格魯賢著。《文學年鑒》,格魯賢與費內倫合作完成。

參考書籍


[1]《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餘三樂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漢學研究》第五集/閻純德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
[3]《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張國剛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傳教士與法國早期漢學》閻宗臨著,閻守誠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6]《耶穌會與中國科學》樊洪業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