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疍家的結果 展開
  • 疍家
  • 中國以船為家的漁民

疍家

中國以船為家的漁民

疍家,又稱艇戶,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世代以打漁為生,而不在陸地上置業。疍家分為福州疍民以及廣東疍家人。

起源


關於“疍家”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來源於早前他們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水上人家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於海面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則認為,他們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故稱為“疍家”。
有研究學者認為“疍民”是古越族的後代,主要從事沿海港灣的漁業和水上運輸,他們祖祖輩輩浮家泛宅,與水為伴,長期與風浪搏鬥,被人稱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解放前他們因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稱為海上的“吉卜賽”人。對於疍家人的來歷,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於陸地的漢人,秦朝時被官軍所迫,逃入江海河上居住,以捕魚為生,此後世代傳承。
從元朝到清朝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疍民備受欺凌,他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規定“疍民”不準上岸居住,不準讀書識字,不準與岸上人家通婚,科舉的名冊中也從來沒有“疍民”的名字。官府也不把流動漁民入冊,是沒戶籍的。新中國成立后,疍民才陸續上岸定居。

分佈

疍家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西沿海,閩東沿海和閩江流域,閩南廈門鷺江和泉州晉江流域,在其它閩粵桂瓊浙沿海地區亦有分佈。疍家往往以江海為家,居無定所。

分類

疍家分為福州疍民以及廣東疍家人。
福州疍民,福建閩東稱福建疍民為“曲蹄”、福建漁民。
廣東疍家人,稱“水上人”或漁民、疍家人等。
各地疍民生活在不同船泊、水域和方言,所以有不同名稱之分。
兩廣(廣東、廣西、海南)的疍家話屬於漢語的粵語方言分支,而福州疍家人則主要使用福州話

民俗文化

語言
廣東疍家人的母語為漢語中的粵語(疍家話),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但有一些獨有的辭彙。
福建疍民母語多為當地的閩語
服飾
疍家人的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舊時以唐裝為主,現在隨時代變遷,以時裝為主。
上世紀50年代原生態傳統疍家衣裳與舊時大襟衫相似,女裝為闊大袖口、寬短褲腳的黑布斜襟樣式。疍家原始的衣著顏色以藍色為基調。男女都穿著短、寬、窄袖的上衫,寬短的褲子繫於足踝之上。
疍家人有戴海笠的習慣,不論四季,頭戴既可遮陽又可擋雨的海笠(垂檐漁民帽),疍家婦女喜愛留長發,姑娘們把頭髮結成不容易散開的五絞長辮,發梢上綴紅絨,休閑時就讓長辮搖晃垂及腰際。結了婚的婦女把長辮在頭頂上盤成髻。
舊時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包在婦女頭上的狗牙氈布。所謂狗牙氈布是一塊2.5×2.5尺的黑色方布,四邊是用紅藍綠等各種顏色絲線綉成的小斜三角,形似狗牙狀,手工精細,顏色錯落有致。珠海地區民間服飾。水上人家的婦女習慣披黑色氈布(頭巾),其作法是把布裁成方形,再用各種顏色的絲線,憑手工在布邊縫綉成小斜三角,直到四邊全部綉滿,各種色彩錯落有致,人們俗稱這種頭巾為“狗牙氈布”。披戴氈布時,先對角折成雙層三角形,然後在中間放入一長形椰衣(硬紙片也可以)。這種氈布披在頭上,成一拱形,突出額頭一、二寸,護著雙耳,兩邊臉龐各露一半。一些未婚的漁家女則用紅色的“狗牙氈布”,或者平邊氈布。
疍民婦女還有專門的短褲,長度只到膝蓋上端,配以藍色或灰色的色調,顯得樸質而純美。褲子的後面則是往外翹,以免下田或者下海捕魚把褲子弄濕。婦女在褲子上一般還系著銀腰帶,腰帶上雕刻這美麗的圖案,銀腰帶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觀,而是當疍民出海的時候,海上潮濕的空氣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氣,引起風濕。但銀腰帶卻恰好避免了這一點,美觀而實用。
飲食
疍家人長年累月都在海上捕撈作業:大海給予了疍家人各式各樣的海鮮食材,而他們也用自己的智慧將這大海的饋贈烹調成最獨特的美味。他們是最了解海鮮的水上一族,每天的飲食中也是三餐不離海鮮。因此不論是海鮮食材的獲得,還是海鮮的烹飪方法,沒有誰比疍家人更得心應手的了。
疍家講究的是食材的天然和新鮮,原汁原味,習慣不像其他地方的烹飪,不需要孜然、辣椒、味精什麼的佐料,鹽和花生油,即使是貝類也只加點蒜茸即可,熟后以後撒些蔥花,既提味又好看。既有香氣,又保持了野生海鮮的鮮味和口感。他們將水燒開,把剛撈上岸的海魚、海蝦洗凈,放入水中浸熟,加些鹽、姜,輔以蒜、醬油即可,白水煮菜是水上人家獨特的海上飲食味道。
疍家人每天都會收穫大量新鮮的海魚,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他們往往會選擇將海魚曬製成鹹魚干。在上世紀的70至80年代,你還能常常看到疍家人集體在港口附近的岸上晾曬魚乾的壯觀之景。疍家鹹魚煲是傳統的美食,原料是鹹魚干配以肥豬肉,大火燒開,再文火燜焗。鹹魚里的高鹽分直接滲透到肥肉中,而肥肉中的油脂又將鹹魚的香氣勾帶出來,兩種食材之間相得益彰,共同呈現出了一種漁家簡單的美味。無論是搭配乾飯還是稀飯,都是開胃下飯的首選,滿足了成日在海浪中顛簸勞累的疍家人對生活美食的樸素追求。
居住
過去疍家人以舟為家。“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他們生活在水上,他們選擇一個河灣坦地,幾十條小艇聚集一起,為停泊的地方,沙坦搭幾間茅棚,為公眾活動場所,茅棚為疍家人聊天議事或節氣拜祭用。兒童跑到沙灘活動。嶺外代答說:“蜑舟泊岸,群兒聚戲沙中”。
他們以艇為家,日常生活均在艇上。疍家艇多為篷船,篷的大小與船的大小相應,船篷是由竹篾所織造構成,彎成拱形,做成瓦狀,漆以桐油,以防水遮陽。船篷一般都有三至五片,船舷兩傍,相對立柱四至五對,以竹架起為梁,把船篷架起遮擋風雨或烈日,嶺外代答:“兒學行,往來篷脊,殊不驚也。”可見疍家人的孩子,小時便能在船篷上走動,習慣了水上生活。船尾用櫓,拖著櫓為舵。船槳兩支,是行船的動力,行船時船槳架在舷柱上支撐,稱為“掉槳”,船首有竹篙,在淺水時撐船,叫“撐竹”,也用以定船入埠,稱為“邁船頭”。晚上疍家人把船篷放下到船舷,便成了休息的窩棚。
後來隨著圍墾開發,疍家人在水邊搭寮居住,他們住的地方叫作“疍家棚寮”,是傍岸臨水架設的棚戶,竹瓦板壁,陳設簡單。疍家人的寮屋一般用原木、竹子、茅草、樹皮等為材料建築而成,牆壁多用樹皮或竹編織成圍笆圍成,屋頂多以茅草、樹皮。這種茅屋冬暖夏涼,居住舒適。《清史稿·食貨志一》:“廣東總督奏稱,撤毀雷廉交界海面之潿洲及迤東之斜陽地方寮房,遞迴原籍,免與洋盜串通滋事,並毀校椅灣等三十二處寮房共百六十二戶,另行撫恤安插。解放后,政府鼓勵疍家上岸居住,現在多改建小樓房。
文化
諸疍以艇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則置盆草於梢,女未受聘,則置盆花於梢,以致媒約。婚時以歌相迎,男歌勝則奪女過舟。廣東的水上疍家人有一種自娛自樂的一種漁歌文化- 鹹水歌,又稱鹹水嘆、嘆哥兄、嘆姑妹、嘆家姐。包括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嘆家姐等。鹹水歌有長句、短句兩種,字數不等,風格各異,抒情悠揚。而高堂歌則以每段四句,每句七字為規則,一、二、四句押韻,以敘事為主,格式如七律七絕一樣。
鹹水歌沒有固定的曲譜,基本上是一個調,但可隨意加入拉音、震音、嘆音、哼音、諧音等等,故不同的人演唱常常有著不同的韻味。因演唱場合不同分為兩類,一類叫“歌堂歌”,又稱為“坐堂歌”,一般在婚禮酒席中或者宴會喜慶場合演唱;另一類叫“大板歌”,是在勞動生活中或日常閑暇時的娛樂性演唱。大板歌從演唱內容上,又分為姑妹歌、自嘆歌、煽情歌等。其中以姑妹歌的傳唱最為廣泛,常用於男女傳情、調侃對唱,句式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節。女子演唱時,常在句尾加上“兄呀哥”,而男子則在句尾加上“姑呀妹”。
信仰
疍家人常常“出海三分命,上岸低頭行。”逐漸,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疍家文化”。過去的疍家人少文化,信鬼神,不管吉凶都要托諸神靈,至今沿襲。
他們信仰道教神仙為主,主要是水神,媽祖是水上救難之神,求她保祐行船平安;北帝是調水之神,求他風調雨順;龍王是水神,求它魚鮮滿獲;土地是安居之神,求他保護屋宅。
主要是與其生活生產活動有關,他們也信觀音菩薩,那是他們要求子求孫這傳宗接代的大事。每逢初一、十五都給它上香,且必備豬和魚奠祀,讓神明保佑他們安全幸福。
疍家人求神,一般巫祝都唱著鹹水歌:三杯燒酒滿沱沱,王姓阿生捰老婆,龍鳳明燭照神靈,祈求保祐阿生哥。一杯保祐子孫生滿地,二杯保祐白髮齊眉,三杯恩愛甜過糖李,丁財二旺呀一齊來。
廈港疍民群體中,祖輩相傳,對媽祖“愛敬如母”,感受到媽祖就好比“安嬤”、“娘禮”一樣慈祥親近。岸上建神廟,船上有神龕,家裡有神像,媽祖神恩深入人心。早期小疍船上的“船仔媽”,刻畫著“定風穩流,護佑安詳”等祝辭;到了釣艚時代,媽祖的神龕安置在船老舟代睡艙的“紅格頂”,供奉的“媽祖組合”(媽祖及其收服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刻畫的內容更為豐富,有“澤被蒼生,安瀾利濟,功敷海洵,救難解困”等。長期以來,人們還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漁家疍民在海上遇到風險時,長輩焚香跪拜媽祖,小輩們直呼媽祖婆,往往有紅燈或神鳥出現,有的人竟稱在冥冥中見到民女裝束的媽祖降臨,施展神技幫助他們解危脫險。

歷史發展

福州疍民主要以從事水上運輸、擺渡、捕撈為生。閩江福州段建起了10多座新橋,台江的東面水域又新增了閩江二橋(閩江大橋)、三橋(鰲峰大橋)、四橋(三縣洲大橋)。曾經著名的渡口被現代化的橋樑代替了,疍民擺渡退出了歷史舞台,疍民們陸續陸續上岸定居。直至上世紀50年代,廣州珠江兩岸仍然泊滿成群結隊的疍家艇,其壯觀陣容堪稱廣州一景,但現今的廣州年輕一代已不知疍家為何物了。因為上世紀60年代,作為一個社群類別的廣州戶口疍家已上岸定居,分佈在大沙頭三馬路、濱江東路以及南岸路,跟岸上人融為一體。海南陵水、三亞疍家人已超過1.2萬人。如今的疍家人除出海打魚、漁排養魚外,還“登陸”居住,開啟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