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王后

朝鮮明宗李峘的母親

文定王后尹氏(朝鮮語:문정왕후 윤씨,1501年-1565年),是朝鮮王朝第十一代君主朝鮮中宗的第二繼妃、第十二代君主朝鮮仁宗李峼的養母、第十三代君主朝鮮明宗李峘的生母。

本貫坡平,是尹之任之女。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宗十二年)被揀擇為王妃,生懿惠公主、孝順公主、敬顯公主、慶原大君、仁順公主。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仁宗元年),隨著中宗和仁宗相繼過世,她的兒子慶原大君繼承王位,是為明宗,她也被尊為大王大妃,並垂簾聽政八年之久,其兄弟尹元老、尹元衡藉機專權。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宗二十年)四月去世,謚號文定,終年六十五歲,葬於泰陵。

人物關係


角色經歷


冊封王妃
尹氏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與全城府夫人全義李氏之女,是小尹派首領尹元老、尹元衡的妹妹,大尹派首領尹任的遠房侄女。由於家道中落,尹氏雖然是兩班貴族子女,但生活與平民無異。史載她“有學識”,在遭母喪時曾責備在喪中嬉笑的哥哥,並嚴格遵守三年喪禮。
文定王后
文定王后
中宗十年(1515年),尹任之妹章敬王后在生下後來的仁宗李峼之後因產後病而死。
中宗十二年(1517年),尹氏被揀擇為中宗的第二繼妃(第三任王后),七月十九日中宗親迎於太平館。七月二十日,文定王后在宣政殿接受內外命婦朝賀,宣政殿是國王接見群臣的地方,因此此舉被批評為失禮,並被視為文定王后干政的徵兆。
中宗二十六年(1531年),文定王后借世子派(尹任與金安老一派)的力量肅清最後的勛舊派代表沈貞,其後世子派專權。中宗二十九年(1534年)文定王後生下慶原大君李峘。其時金安老以“保護東宮”為名,欲廢黜文定王后,再加上他與尹元老等“有世嫌”,便設法流放尹元老兄弟。文定王后的親戚尹安仁、尹元老打算除掉金安老,中宗也對金安老深惡痛絕,在尹任的協助下,大司憲梁淵彈劾金安老並誅殺了他,時為丁酉年(1537年)。
丁酉年(1537年)以後,朝廷之間就有大、小尹之說。文定王后一派以尹元老、尹元衡為主,與同宗的尹任一派因王位繼承問題相鬥,是為大尹與小尹之爭。初時尹任一派佔上風,士林派儒士亦捲入大尹與小尹的鬥爭中。
晉封大妃
1544年,中宗去世,世子即位,是為仁宗,尹氏進位王大妃。大尹派得勢。然而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官方記載仁宗因為父王去世后太悲傷而得病,但民間有流言謂他被繼母文定王后毒殺。
垂簾聽政
仁宗去世后,文定王后之子、十二歲的慶原大君即位,是為明宗。尹氏晉封大王大妃,仁宗王妃朴氏封王大妃。文定王后垂簾聽政,尹元老、尹元衡等逐漸得勢專權。
明宗元年(1545年),文定王後下密旨於尹元衡,尹元衡遂令其同黨李芑、鄭順朋、許磁、林百齡等人誣告尹任及柳灌等謀反,結果尹任等人被賜死。大尹派倒台,史稱“乙巳士禍”。此後,以尹元衡為首的小尹派專橫驕肆日盛。尹氏又引起了良才驛壁書事件(丁未士禍)、安名世獄事、李洪男獄事。
明宗二年(1547年)一月為尹氏上尊號“聖烈”,同年九月再上尊號“仁明”。
明宗九年(1553年),年滿20歲的明宗開始親政,開始重用其王妃仁順王后的舅父李梁,文定王后一派勢力開始減弱。但是文定王后仍然干涉明宗的朝政運作,這也是造成明宗時代政局混亂加重的原因。
明宗曾經錄用新進勢力,但因文定王后的反對而作罷。文定王后對於僧人普雨(1515-1565)寵愛有加,甚至要授予兵曹判書之職,引發與士大夫的磨擦。此後,文定王后與僧人普雨的關係更加令人懷疑。
晚年去世
明宗二十年(1565年)四月六日,文定王后逝於昌德宮昭德堂,享年六十五歲(虛歲),葬泰陵。謚號“文定”(慈惠愛民曰文,安民大慮曰定),全稱“聖烈仁明文定王后”。其後僧人普雨被流放濟州島,隨後被殺;佛教則更加為士人排斥。不久,尹元衡與其妻鄭蘭貞被削爵流放。

劇情簡介


內醫院醫官崔元擁有卓越醫術,以他的條件可以坐上更高的位置,但他對此毫無關心,只要和女兒崔朗一起生活就感到很幸福了。遭人陷害被冠上毒殺仁宗的冤名后不得不展開逃亡生活,為了拯救患上不治之症的女兒而不惜展開殊死搏鬥。
劇照
劇照

角色評價


歷史評價

朝鮮王朝實錄》對歷代王后都極盡讚美之能事,唯獨對文定王后卻是貶多於褒,評價甚至有些不堪,如史臣對她一生的評價是:
尹氏性剛狠,能解文字。仁廟在東宮,尹氏忌之。其弟元老元衡輩與章敬之弟尹任有隙,交構兩間,遂有大小尹之說。是時,人皆以仁廟之孤危為憂。中廟賓天,仁廟事尹氏極其孝,而三朝之際,每發怨言,至曰:“願官家活我門。”仁廟聞之,悶郁柴瘠之餘,仍致憂傷,以至大漸。及上即位,當時諸公虞其剛狠,必害於國,至不欲使臨朝。蓋不量其時勢之不得已,而適以速禍。未幾遽起大獄,向之扶護仁廟者,皆指為逆賊。噫!如尹任者,見怒於小尹久矣。無知武夫,或懷不自安之心,而反形亦未著。至如柳灌,素稱清直,心乎王室,亦何罪也?蓋后積憾於前,構禍於后,李芑輩又從而贊成之,其禍連延迄十餘年而未已。終至血肉士林,斬伐殆盡,言之可為於悒。厥後崇奉佛事,靡有紀極,內外帑廩,空竭無餘。公行賄賂,橫奪民田。內需奴婢,橫肆諸道;叛主臧獲,如萃淵藪。與其弟元衡專擅於中外,二十年間,朝政濁亂,廉恥掃地,生民困悴,國脈斫喪,宗社之不亡,幸爾!況靖陵安厝幾二十年,而惡其與章敬同兆,遂至遷動,獨何忍哉?且自謂有扶立之功,時或謂上曰:“汝非我,何以有此?”少不如意,輒肆叱吒,有同民家壯母之待小子。上性至孝,奉承無違,然時於後苑僻處,為之涕泣,或至失聲。上之得患心熱,亦以此夫!然則妃可謂社稷之罪人也。《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尹氏之謂也。
文定王后垂簾聽政的8年間,士人流血之餘,國庫空蕩,百姓飢餓,盜賊四起。尤其是起於黃海道京畿道的白丁之義賊——林巨正活動猖獗。
宗教上,佛教復興,特別是禪宗和教宗的復活,僧科和度牒制再度實施。僧人普雨因為受到文定王后的信任而出任奉恩寺禪宗住持與奉先寺教宗住持,使得佛教勢力獲得拓展。

史料記載


文定王妃,自少貞靜,端一孝敬,慈惠聰明,出人意表。春秋十一歲,丁母夫人憂,行素三年,凡察喪禮,似同成人。事考府院君,衣食孝養,一如母夫人生時;撫養年幼同氣,亦同於母夫人生時,故宗族莫不稱讚。歲在乙亥暮春,章敬王妃昇遐,貞顯王妃,敎中宗大王曰:“早失賢配,當於宿德名家,擇賢立妃也。"遂擇定焉。文定厥祥,親迎於大平館,正位於中宮之後,仰事貞顯,克盡婦道,貞顯王妃常曰:"中宮賢明,宮禁之事,吾不念慮矣。”歲在己丑,親蠶于禁苑,以示務本之意。仁廟為元子時,孜孜撫育,過於所生。常喜仁廟學問,日就月將,頻頻賞給於乳保母侍人之輩。哀痛其仁廟與孝惠公主【章敬王后女也。下嫁延城尉金禧】早失所(時)〔恃〕,至於公主子弟,【公主只有一女,文定王妃,以其兄元老之子百源妻之。】凡事一依公主之禮。庚寅夏,貞顯王妃未寧,適於其時,方娠敬顯公主,【下嫁靈川尉申檥。】而晝夜侍側,暫不懈弛。及貞顯王妃疾亟,文定王妃以誕生公主七日之內,不得行步,安坐於袱上,使內人擧之入侍,則貞顯王妃敎曰:“中宮忘身如此,吾疾似愈矣。”及其昇遐,哀痛罔極,行素三年。內間凡事及祭祀,克盡禮規。壬辰年間,中廟偶得大腫,累朔辛苦之時,不離侍疾,動靜得宜。在坤位二十八年,少無怠於國母之道。敬事中廟,如君臣禮。一日兩殿御便殿,仁廟侍側,妾【王大妃自稱。】亦忝殿末,而中廟論難歷代治亂興亡之跡、我朝政治之事。文定王妃曰:“賞罰不當,則雖十皇帝,不能治也。願自上須光明正大,進君子、退小人,此治亂之大關也。”中廟喜答曰:“此言至當。”常時如是論難,內助政治,無所不用其極。撫恤後宮,情若昆弟。逮於甲辰仲冬,中廟賓天,攀號莫及。非進香名日,則例為躬行別祭。每年中廟誕辰,則別造衣襨,亦躬行祭,而後宮王子王孫,均養益厚,終始如一,故內外莫不感荷天恩,常祝萬壽。不意昇遐,人皆傷慟罔極。常時天性儉素,不喜奢華,動遵禮法,常為先王守陵官及中廟朝元勛之家,不廢賜送,厚待不弛。每念國家無疆之壽,黎民得所安樂,焚香祝天,雖寒暑不廢。祝曰:“天鑒孔昭,必得所欲。”為國誠意,極盡如此。平日敎曰:“釋敎乃是異端,所當拒絕。但自祖宗朝以來,不能頓絕,吾何獨廢乎?吾以此事,有愧於主上,而是亦予為國誠意之一端。”雲。
大行大王大妃,天質英明,聖度剛正,博覽學問,閨門有法,內庭嚴肅。雖一品駙馬,狂悖得罪,則黜外不惜。【此蓋指靈川尉申檥安置事也。】人莫不服。自丁丑年冊封之後,配先考三十年,克遵婦道,終始誠敬。待仁廟亦盡和意,雖或有奸凶交亂之言,能為鎮靜。接宮嬪,合於情禮。甲辰冬,中廟賓天之後,哀毀過禮。乙巳,仁廟賓天,痛悼亦切。當寡躬嗣服之初,三凶【尹任、柳灌、柳仁淑。】罪惡漸極,御景福宮忠順堂,垂簾議於公卿,克除奸凶,再安宗社。初上聖烈徽號,加上仁明二字。攝政九載,政治淸明。癸丑流火之月,歸政於寡躬。常時每敎寡躬,以辨賢邪、抑貪風、去民瘼、安國家、諄諄不已。癸丑暮秋,景福宮災,欽賜誥命,竝被燒燼。戊午年,遣使奏請,皇帝卽允,順付再下。慮僧徒無統,議大臣,復立兩宗。【大臣,沈連源、尙震也。○當垂簾發政之日,議復立兩宗之事,阿謟不達,而無一言面諫其不可。至於下問之際,正値納約之時,而震也非徒不進言,又從以愞順之辭,遂復禪科。】念中廟靖陵之兆,似不盡美,壬戌之秋,遷卜於宣陵之旁。癸亥九月,驚慟順懷之變,初冬移御於昌德宮東宮。自甲子年,寡躬多疾,以誠護養,仰賴罔極之恩。今年暮春,偶因感冒之證,日漸彌留,百葯不效。孟夏初七,移御於昌德宮別堂,巳時昇遐。春秋六十五。嗚呼,痛哉!
仍傳於政院曰:“罔極之中,心緖茫茫,文似煩亂,制志者,可改成也。此外,朝廷若有聞見之事,亦當書示於制志官。”

家族成員


長輩
高祖:尹士昕
曾祖:尹繼謙
祖父:尹頊
外祖:李德崇
父親:坡山府院君尹之任(1475-1534),本貫坡平,字重鄉,純忠積德輔祈功臣,贈領議政,坡山府院君,謚號靖平;尹之任原本任職掌苑署別提,中宗十二年(1517年)三月,長女經過揀擇禮確定成為中宗的繼妃,尹之任晉陞敦寧府都正(正三品堂上官),同年五月晉陞為領敦寧府事(正一品);中宗十四年兼任五衛都總(正二品),中宗十七年受封坡山府院君。
母親:全城府夫人全義李氏(1475-1511),李德崇之女。
婆母兼遠房姑祖母:貞顯王后尹昌年(1462-1530),本貫坡平尹氏;朝鮮成宗的第二繼妃,朝鮮中宗李懌生母,鈴原府院君尹壕與延安府夫人田氏之女。
兄弟
尹元凱(1493年-1535年)
尹元亮(1495年-1569年)
尹元弼(1496年-1547年)
尹元老(?-1547年),尹元衡與文定王后之兄;1545年與大尹派政爭失敗被流放,之後與弟弟尹元衡權力鬥爭失敗,1547年被賜死。
尹元衡(?-1567年),尹之任的第五子,小尹派代表人物。
丈夫
朝鮮中宗李懌(1488-1544)
子女
懿惠公主李玉蕙(1521-1564),中宗嫡次女,下嫁淸原尉韓景祿(1520-1589,韓承權之子,為睿宗時期的大臣韓確之後代)。
孝順公主李玉蓮(1522-?),中宗嫡三女,下嫁綾城君具思顏(1523-1562,靖國功臣具壽永之孫)。
敬顯公主李玉賢(1530-1584),中宗嫡四女,下嫁靈川尉申檥(1530-1584)。
朝鮮明宗李峘(1534年-1567),中宗嫡次子,李氏朝鮮第十三代君主,初封慶原大君;配偶為仁順王后青松沈氏(靑川府院君沈連源之孫女)。
仁順公主(1542年-?),中宗嫡五女,早卒。
繼子女
孝惠公主李玉荷(1511-1531),中宗嫡長女,生母為章敬王后尹氏;下嫁金安老之子延城尉金禧;中宗二十六年四月,她在產下一女后,因病逝世,得年二十一歲;其夫金禧則卒於同年十月。
朝鮮仁宗李峼(1515-1545),中宗嫡長子,生母為章敬王后尹氏,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誕生;章敬王后在他出生后不久病逝,因此他一直都由文定王后尹氏扶養;中宗十五年被冊封為世子;配偶為孝順恭懿仁聖王后羅州朴氏。

影視作品


類型名稱年代飾演者
電影女人天下1962申振
文定王后1967崔銀姬
內侍1968尹仁子
宮女1972石金星
電視劇校洞老爺1981金容琳
朝鮮王朝500年-風蘭1984金惠子
林巨正1995金清
趙光祖1996金玟廷
女人天下2001錢忍和
大長今2003朴貞淑
傳說的故鄉-鬼書2008李德姬
天命:朝鮮版逃亡者故事2013朴智英
獄中花2016金美淑
魔女寶鑒2016金姈愛
朝鮮生存記2019李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