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關
位於重慶老城西的千古要塞
佛圖關,位於重慶老城西,地勢險竣,兩側環水,三面懸崖,海拔388米,自古有"四塞之險,甲於天下"之說。為兵家必爭的千古要塞。重慶半島三面環水,古代漲水季節不可卒渡時,出入重慶必經佛圖關至二郎關一線要道。
《巴縣誌》記載:“渝城三面抱江,陸路惟浮圖關一線壁立萬仞,磴曲千層,兩江虹束如帶,實為咽喉扼要之區,能守全城可保無恙。”佛圖關。舊時出重慶城,沿東大路上成都,這是唯一的陸路關隘,出了浮圖關才算出了重慶城。
關下林木蔥鬱,煙雲繚繞,使雄關婉如浮在兩江之上的蓬萊仙境。登關遠眺,兩江碧玉如帶,二橋長虹卧波,道路縈迴,石城削天。江南江北美景,盡收眼底。兩側懸崖峭壁,不絕如線,石崖連亘,幽、秀、險、雄,長達1800米。岩下洞穴數十,千變萬狀,深邃幽奇。江水因山成曲折,雄關隨地作低平。
遺存唐宋以來的石刻、佛像、佛來洞及各時期碑文。《佛圖關銘》、《佛圖關》、《清正廉明》等多種記事碑銘,及岩壁上刻有摩岩石刻佛像,故名浮圖關,后更現名佛圖關。今佛圖關以前稱浮圖關,"佛圖、浮圖"源於楚語"於菟(wu tu,虎)","浮圖、佛圖"關即"於菟"關、"虎"關,此地在山嶺脊樑,懸崖絕壁,易守難攻,形似老虎把守。其根由是古代三苗一支溯長江西進到達今浮圖關,以"於菟"命名此地。後來古代楚人攻佔此地,命名"於菟",意為"虎牢關"。
清咸豐年間,時任川東兵備的清代學者、藏書家姚覲元,駐紮關上,倡導農耕,植桑養蠶。光緒二年(1876年),為紀念姚之業績,浮圖關鄉場更名為“姚公場”。
1940年,國民黨在此設中央訓練團,將關名改為“復興關”。1949年11月29日傍晚,解放大軍兵不血刃,奪取佛圖關。1950年,復興關恢復舊名
巴渝旅行家佛圖關公園
今日佛圖關已闢為公園,關南石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題寫的“佛圖雄關”四個大字。園內唐、宋、明、清時的石刻、佛像、佛洞、功德碑、節孝碑及觀景亭閣“西枕雙江”、“欽賢亭”構成了該處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圖關摩崖造像刻於宋朝,另有清朝文人嚴學淦(嘉慶九年舉人,歷任湖南耒陽知縣、湖北武岡知州)、蔣介石、馮玉祥等人題刻。
夜雨寺始建於明朝。相傳“寺內壁間有青石一塊,雖亢旱經月,侵晨視之,猶津潤若夜雨然”,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圖夜雨"勝景。寺廟今不存。
千年前的佛圖關璧立萬仞,磴曲千層,為古重慶陸路咽喉要隘,成渝古道必經之處。歷史上,凡欲取重慶城,必先攻陷佛圖關,無一例外。很早以來,佛圖關便是一座獨立的城堡,用條石疊砌而成的,城牆高達10米,厚約5米,有迎慶、泰安、順風、大城關門四道,關牆南北近兩江濱,以懸崖為屏障,高大堅固,關呈三角形,範圍較大,遠望猶如雄偉的古堡,易守難攻。
佛圖關
在重慶母城局限於環江半島的年代,你可以想像陸上的唯一出路——浮圖關對於這座在古代軍事防禦大於一切的城池來說是多麼重要。三國時期,江州的守將李嚴曾打算把浮圖關鑿斷,讓嘉陵江和長江的水在這裡匯流,把江州城真正變成四面環水的江中之州,最後諸葛亮怕他要在這易守難攻的江中之州佔山為王,沒有同意。要是當年李嚴真這麼幹了,那渝中半島的模樣就跟現在蓄水后的白帝城一樣了,斷了陸路的重慶到今天也最多是個古城之類的景點,不過他確實敢想,其思維的發散性值得學習。
浮圖關上故事還很多。李嚴挖山的計劃落空后,他在這裡的山頂上修了個小城垣駐軍,古城墻的遺跡現在還依稀可辨,那時候關上有座石佛,所以軍士們取名佛圖關,這是最早的名稱;明代;這裡有“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夜雨寺;清朝時候,有人叫這裡浮圖關,因為此處雲霧繚繞,好似浮遊兩江之間,實在好名;再後來,楊闇公在這裡被害死;再再後來,國民政府抗戰練兵要收復河山,在李嚴曾經駐軍的地方辦了個軍官訓練團,又改這裡叫復興關,其實這也是個有些壯烈的好名字;再再再後來,文革開始了,浮圖關連同肖家灣一起,在那股紅色浪潮中改名八一村;最後,一座電視塔在這裡立起,塔下的一切歸於平靜,此處複名浮圖關,願意叫佛圖關也可以,輕軌站就是用的這個名字,儘管站台其實已是在山腳下的李子壩。
說到軌道交通,古老浮圖關的地底下不久后又會有一條地鐵穿過,這條地鐵一號線,前前後後已太多年了。還據說地鐵的指揮中心要設在浮圖關上,這真是有趣極了。但是到後來,已經換防54軍來駐紮浮圖關下的13軍不幹了,說我們可是打過越戰的解放軍主力,你地鐵指揮中心進進出出都是些外國佬,要是混個間諜在山頂上偷拍泄了軍部的密可不得了,再加上那時候重慶又窮又沒地位,這地鐵的事情就一直耽擱到現在。也因為現在的地鐵指揮中心不會修在浮圖關上,那裡也不會有進進出出的外國佬,所以一切依然還會那麼寧靜。記憶中的凈土與現實還相符的,只怕是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