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裝置
生產乙、丙烯為主的石油化工裝置
乙烯裝置是以石油或天然氣為原料,以生產高純度乙烯和丙烯為主,同時副產多種石油化工原料的石油化工裝置。裂解原料在乙烯裝置中通過高溫裂解、壓縮、分離得到乙烯,同時得到丙烯、丁二烯、苯、甲苯及二甲苯等重要的副產品。
乙烯裝置
乙烯裝置作業人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苯、甲苯、二甲苯、石油輕烴類物質、硫化氫、裂解汽油、雜訊,接觸崗位為裂解、壓縮機、急冷、原料罐區等外操崗位及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各崗位人員在設備巡檢、維護作業時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一般每2小時現場巡檢一次。表1、表2是對該企業工作場所危害因素定點和個體採樣的結果。
硫化氫 較低濃度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當接觸濃度在200〜300mg/m3時,出現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癥狀,同時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癥狀,出現“毒氣眼病”。接觸濃度在700mg/m3以上時,患者可首先發生頭暈、心悸、呼吸困難、行動遲緩,如繼續接觸,則出現煩躁、意識模糊、嘔吐、腹瀉和抽搐,迅即陷入昏迷狀態,最後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接觸極高濃度(1 000mg/m3以上)時,可發生“電擊樣”中毒。
苯 短期接觸苯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神志模糊、知覺喪失、昏迷、抽搐等,嚴重者會因為中樞系統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產生睡意、頭昏、心率加快、頭痛、顫抖、意識混亂、神志不清等現象。長期接觸苯會對血液造成極大傷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苯可以損害骨髓,使紅血球、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減少,並使染色體畸變,從而導致白血病,甚至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
甲苯 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該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皮膚乾燥、皸裂、皮炎。
檢測發現,現場設備運行情況、巡檢時在雜訊區域的停留時間、距離產生雜訊設備的遠近及人為混雜因素(說話、故意在高雜訊區域停留時間延長)等都是工人巡檢作業時受到雜訊危害的原因。
乙烯裝置配備主要職業病防護設施有通風機、噴淋洗眼器、隔聲罩、消音器、固定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固定式氨報警儀、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儀、風向標、職業病危害因素警示標識、急救藥品箱等;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主要有過濾式防毒面罩(所配濾毒罐類型包括防混合烴類物質型、防硫化氫等酸性氣體型及綜合型)、防酸鹼面罩、防酸鹼服、防酸鹼手套、防雜訊耳塞及耳罩、護目鏡、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攜帶型硫化氫檢測儀報警儀、攜帶型氨報警儀、攜帶型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氧檢測儀等。
企業職工比較重視個體防護工作,在裝置物料採樣、切水、配置酸鹼等操作過程中都佩戴防毒面罩或防酸鹼面罩以及防護手套等,但對雜訊的防護還不夠重視,在裝置的高雜訊區域,部分職工巡檢或操作未使用防雜訊耳塞或耳罩。為防止職工遭受職業危害,企業應做到:
1.對含苯、硫化氫等高毒物品物料開放式採樣和切水操作環節在生產及工藝可行的情況下,對設施進行工藝改造,盡量採取密閉自動的方式,以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及中毒事故發生的機率。
2.加強對裝置設備的維護管理,避免生產過程中含毒物料的“跑”“冒”“滴”“漏”現象發生,以降低作業場所空氣中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
3.加強對通風機、風向標、噴淋洗眼器等設備的維護,使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下。進入泵房等有通風設備的空間作業時,要開啟設備,以減少有害有毒物質的吸入;風向標盡量採用形式顏色儘可能醒目、可準確反應的風向帶,安裝時注意位置應便於觀察;噴淋洗眼器配備主要為應急時用,要注意平時的維護,尤其冬季室外溫度較低,要注意設備的維修、保溫、防凍。
4.對特殊作業環節加強監護,尤其對含苯、硫化氫等高毒物品物料開放式採樣、切水操作時,除必須佩戴有效的個體防毒用品及攜帶型硫化氫檢測儀、測氧儀、測爆儀等個體檢測儀器外,還必須採取至少1人操作、1人監護的作業方式,作業時注意選擇上風向的操作位置。
5.加強個體防護用品使用的監督檢查力度,重視雜訊的個體防護,對於進入雜訊強度較高的作業區域必須佩戴防雜訊耳塞或耳罩。
6.明確雜訊接觸崗位,並對雜訊接觸作業人員嚴格按GBZ 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範》要求做好職工崗前、崗中、離崗的職業性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