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天
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
孫利天,男,1952年8月生,吉林舒蘭人,哲學博士。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哲學學會理事長、吉林省社科聯常務委員、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劃小組專家、吉林省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組成員、吉林大學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辯證法理論,哲學觀,中、西、馬哲學會通。
孫利天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哲學系;
11982年1月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並留校在馬列主義教研部哲學教研室任教;
199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4年破格晉陞為教授;
1999年遴選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曾任吉林大學馬列主義教研部副主任、主任;
曾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
現任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第二屆國家教學名師;
兼任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吉林省哲學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理事、吉林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成員等社會職務。
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西方哲學和中西哲學比較研究;
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后形而上學思想的形態問題。
1.《辯證法的思維方式》(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2.《死亡意識》(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現代苦難哲思錄》(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
4.《讓馬克思主義說中國話》(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哲學觀與哲學研究的重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08年第2期)
2.《現代哲學革命和當代辯證法理論》(《哲學研究》1994年第7期)
3.《哲學的合法性論綱》(《新華文摘》1991年第10期)
4.《論哲學的思維方式》(《新華文摘》1992年第7期)
5.《論辯證法的人生態度和理想》(《新華文摘》1993年第6期)
6. 《21世紀哲學:體驗的時代?》(《新華文摘》2001年第7期)
7.《試論當代中國哲學的思想起點》 (《新華文摘》2004年第14期)
8.《樸素地追問我們自己的問題和希望》(《新華文摘》2005年第20期)
9.《內在與超越》(《新華文摘》2007年第7期)
10.《生命領會和精神自覺》(《新華文摘》2008年第7期)
11.《哲學的人性自覺及其意義》(《新華文摘》2011年第12期)
12.《多元基礎主義的哲學觀》(《新華文摘》2012年第14期)
13《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主體自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6)
2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1995)
3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1)
4榮獲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稱號(2011)
5榮獲吉林省高級專家稱號(2005、2008)
6榮獲吉林省第二批省管優秀專家稱號(2001)
7榮獲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稱號(2009)
8榮獲吉林省“三育人”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997)
9榮獲吉林大學“三育人”標兵稱號(2014)
10榮獲吉林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2014)
11第七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樸素地追問我們自己的問題和希望》,2007年12月)
12第四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現代哲學革命和當代辯證法理論》,1998年12月)
13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生命意識從書·死亡意識》,2001年9月)
14第六屆吉林省優秀圖書(生命意識從書(之一),2002年12月)
15吉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新時期民族精神的科學化和理性化》,1998年12月)
16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科學發展觀與知識觀變革》,2004年7月)
17吉林大學第五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最高獎)(《現代苦難哲思錄》,1997年12月)
18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優秀論文獎(《論辯證法的人生態度和理想》,1993年11月)
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 經濟全球化下的民族文化(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3. 馬克思的哲學觀及其哲學變革(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
4. 辯證法與現代西方哲學方法(教育部“八五”規劃項目)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放性研究(教育部委託項目)
6.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國家級精品課(教育部)
7. 國家哲學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
20年前,孫利天老師在吉林大學馬列部教授公共課程。大班授課,學生數量較多。20餘年後,就是這大班授課中的一個學生,千里迢迢,專程從外地來到吉林大學看望孫利天老師,感謝他當年在課堂上教授的道理,改變了他的人生。
1986年,孫利天在《社會科學戰線》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那裡面出現了一個“奇特的註釋”,這個註釋是“此觀點是鄒化政老師在課堂上講授”。這一註釋讓當時的編輯及讀者為之一驚,且類似的做法有過三四次。沒有文本、沒有出處,孫利天自覺地將在課堂上聽來的學術觀點加以詳細註釋,在沒有所謂學術規範的時代,他以一種學術的真實本能呈現出一種誠實、嚴謹的學習態度。
“至情至性,劍膽琴心”,2009級博士生張岩磊如此形容恩師孫利天在他心中的形象,簡單幾個字也道出了很多人對孫利天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