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突變

自然突變

自然突變,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

內容簡介


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地。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地動植物以及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在自然界的物種中廣泛存在。例如,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稈、家鴿羽毛的灰紅色,以及人的色盲糖尿病、白化病等遺傳病,都是突變性狀。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自然突變,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誘發突變。自然突變(zirantubian)生物不經任何人工處理,在自然條件影響下產生的突變,又叫自發突變。有些突變很易被人們注意、保留和利用。19世紀達爾文記載過的短腿安康羊(圖598)就是由自然突變而育成的綿羊新品種。當今栽培的我國著名水稻良種——矮腳南特,是廣東省潮陽縣農民洪利春於1956年,在高稈品種南特號稻田裡發現的自然突變。其他如玉米的糯性、狐的銀白色、雞的紅羽等,都是自然突變產生的,已為人們用於生產的實例。在自然條件下,溫度劇變、自然輻射和環境污染等,都是自然突變的原因。此外,生物本身所處的狀態,如性別、年齡、營養狀況,都可引起基因突變。例如,存放6~7年的金魚草種子,自然突變率可從1%提高到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