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盛樂時代

北魏盛樂時代

《北魏盛樂時代》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於2003年8月出版的圖書,主編為王凱。

基本介紹


《北魏盛樂時代》為了把和林格爾的歷史貢獻、地區形象、時代變化和美好未來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映出來,中共和林格爾縣委、政府組織當地有關人士並邀請部分專家學者,精心編撰,包括
《北魏盛樂時代》
《北魏盛樂時代》
總序(摘要)
盛樂”一名,源於魏晉之際。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蜀漢景耀元年、吳太平三年)鮮卑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萬人馬南下陰山,“遷於定襄之盛樂”,即將漢定襄郡治“成樂”改稱為“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建立早期國家,與魏、晉通好;310年穆帝猗盧建立代國建都盛樂,作為北都;376年代國被前秦苻堅所滅;10年後道武帝拓跋硅復代建魏,史稱“北魏”。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鮮卑於盛樂二度立國,三築都城,歷14帝140年,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建立正統王朝的少數民族,盛樂成為北魏王朝的發祥地,被載入《魏書》、《資治通鑒》、《北史》等史籍,是和林格爾縣乃至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著名的歷史名城。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盛樂時代》
和林格爾雞鳴驛北魏貴族墓壁畫《狩獵圖》
古盛樂即今和林格爾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和文物普查,境內有新石器時代眾多人類遺址和遺物,反映出六千年前先民狩獵和採集的生活場景,他們是和林格爾最早的開拓者。近三千年來,中原王朝代代更迭,本地區先後有過重要的行政建置。戰國時為趙國屬地;秦屬雲中郡西漢在今土城子置定襄郡,領十二縣;三國時為魏之新興郡地;兩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部於盛樂建立代國和北魏前期政權;隋築大利城,為突厥駐牧地;唐置單於大都護府,與振武軍、金河縣同處一地;遼、金置振武縣,元有平地縣;明朝渾河北岸建立玉林、雲川二衛城,蒙古族首領俺答汗土默特部豐州灘,本境為其駐牧地之一。清朝開闢西北驛道,於此設立驛站時有20戶人家而用蒙語名為“和林格爾”。雍正六年(1728年)設和林格爾理事通判,乾隆六年 (1741年)置和林格爾廳。1912年中華民國改為縣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相沿設縣至今。
為了落實“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精心編撰《盛樂旅遊·歷史文化》叢書,包括《北魏盛樂時代》、《百亭趣話》、《一方水土》、《和林格爾·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盛樂覽勝》,奉獻給廣大讀者。
《北魏盛樂時代》
《北魏盛樂時代》
《北魏盛樂時代》
和林格爾另皮窯北魏墓出土嵌玉金豬帶飾
前言摘要
第一章大興安嶺崛起的狩獵民族
—、鮮甲族源
二、拓跋氏地源
三、幽靜的後院
第二章 走出山林,大草原騎上馬背
一、第一次南遷
二、第二次南遷
三、茫茫的草原
第三章 始祖拓跋力微盛樂奠基
一、力微皇帝無舅家
二、吞併沒鹿回部
三、遷居定襄之盛樂
四、盛樂祭天
五、沙漠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