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龍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黃愛龍,男,漢族,重慶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赴澳大利亞Adelaide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發病機理及治療研究。現任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85年四川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學士
1988年中國科學院生物遺傳專業碩士
1997年Adelaide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系博士

工作經歷

1988年分配至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發病機理及治療研究。
1993年晉陞為副教授;1997年晉陞為教授;
1999年7月起任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副所長。
1999年9月至2003年4月任重慶醫科大學科研處副處長。
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任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助理。
2004年9月起任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
2018年4月起任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委。
2022年1月4日上午,黃愛龍參加重慶醫科大學與璧山區人民政府共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任免信息

2018年4月8日,重慶市第五屆人民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決定:黃愛龍為重慶醫科大學校長(試用期1年)。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全稱具體獎項
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重慶市五四獎章五四獎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2020年11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授予“九三學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個人
2003年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4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主要成就


黃愛龍教授現為國家重點學科(傳染病學)學科帶頭人、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副所長,新世紀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獲得者,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重慶市五四獎章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組評審專家,《世界感染雜誌》、《中華肝臟病雜誌》、《中國醫學工程雜誌》等編委。
長期從事乙型病毒性肝炎發病機理和防治研究,先後主持或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項目或課題4項、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面上項目等4項,近五年累計科研經費超過6000萬元。先後獲得1994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和2009年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申請發明專利48項,已獲授權28項。近年來,先後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Medicine》《Journal of Hepatology》《Hepatology》等發表SCI收錄論文292篇,IF合計960.458,H指數為32,總被引頻次3463次;多次擔任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主席。

人物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帶領科研團隊第一時間開展火線攻關,研發了全球第一款獲批准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了4篇新冠肺炎病毒相關研究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黃愛龍照片
黃愛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