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中山樓的結果 展開

中山樓

古代建築

中山樓是江蘇省興化中山樓即原市(縣)委大樓,青磚砌就,三層(七十年代加為四層)到頂,不加粉飾,樸實無華。它就這麼靜靜地然而卻是威嚴地矗立在興化老城區,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象徵。

簡介


興化中山樓即原市(縣)委大樓,民間曾稱為望火樓。接受了幾代人的注目和崇敬。它已經走完了75年的歷程。

1975年以前


它是一座歇山頂式、重檐飛翹的譙鼓樓,是令普通老百姓望而生畏的縣衙正門。興化五代設縣,一直假寶嚴西寺為縣署,直至北宋方於城中構築衙門。那座宋代古衙便是如今列入文保單位的“縣丞署”,它因范仲淹而被譽為“前賢聽政之堂”。

1368年


歷經宋元,到明朝洪武元年,知縣徐士誠於古衙西側重建了一座氣勢不凡的新衙,原先的宋代古衙降格為主簿署和縣丞署。新衙以照壁、正門、儀門,戒石亭、大堂、二堂及弦歌堂組成中軸。最著名的當為二堂(四知堂,又名景范堂)和古衙的小梅嶺、古香堂合稱“景范名堂”,為昭陽十二景之一,與興化滄浪亭、文會堂、范公祠共同成為興化千年景範文化的象徵。
那時的縣衙正門只是一座低矮的、黑沉沉的重檐古樓,額為“淮海偉觀”。嘉靖年間,海警頻傳,倭寇犯邊。時興化地處海隅,成為倭寇直接攻擊的目標,加強海防和練兵備戰就成為當時興化的當務之急。

1524年


三年,知縣陳洪範就淮海偉觀樓加高加大,崇其危樓以瞭兵火。底層仍為縣衙正門,樓上設瞭望台,並置報警鐘鼓。周祈在《名義考》卷三中曾稱“門上為高樓以望日譙”,又說“古者為樓以望敵陣,下為門,上為樓,或日譙門,或日譙樓也。”因而淮海偉觀樓更名為譙鼓樓。
當時駐軍分為三營,守衙門駐譙鼓樓者為中營,小東門處扎東營(今市內東營街),西水關至拱極台處為西營。另以游擊部隊及鄉兵配合總兵劉顯於今東部大營、小營、黃庄營、袁營一帶相機出擊,抗擊倭寇。

1557年


到嘉靖卅六年,知縣胡順華添置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佛朗機(即葡萄牙大炮)和爪哇銃(火槍)。同時加固城池,再修譙鼓樓。其時周圍州縣多有陷落,唯興化城固若金湯,終於取得了嘉靖卅八年(公元1559年)的劉庄、白駒大捷,於茆花嶺斬殺倭寇六百餘,殘寇聞風喪膽,不敢來犯。
譙鼓樓在明代中期的抗倭鬥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成為古代興化人民抗擊外侮的歷史見證。
以後歷代都有修葺。清代雍正年間,書法家黃燦於正門書“興化縣”,北向書“廣視遠聽’’以額其上。又於譙鼓樓南照壁兩側立柵欄門,門上書額,東為“文正流風”,西為“海陵舊址”。

1849年


道光廿九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魏源任職興化,組織工匠再修譙鼓樓,格外增添了這座古樓的人文積澱。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清代最後一任興化知縣陳廷英,於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居然也“捐修鼓樓和照壁”(民國《興化縣續志》卷一“公署”)。修訖僅一年,便在辛亥光復的槍聲中翻牆而出,倉皇逃竄。最後一次出衙竟然未能從他自己修復的譙鼓樓下邁著方步踱出來。

1927年


進入民國后,舊衙逐步改造。1927年,北伐軍擊潰了五省聯軍孫傳芳,進入興化,孰料,興化政壇動蕩不寧,曾經一年內走馬燈似的撤換六、七位縣長。1929奉上峰令建築孫中山紀念樓(塔),縣長李宜吉被劾以貪污,來去匆匆,未遑施工已丟烏紗

1930年


“縣長梁弼群就譙鼓樓改建中山樓,上下六間,中為甬道,兩耳房為衛士室。拆廢照壁,就樓西南隅設公井一座”(民國《興化縣續志》卷一“公署”)。譙鼓樓原址新落成的中山先生紀念樓(中山樓)為近代建築,上下兩層,青磚到頂,四方端正。正門留有窗戶,頂上為略帶拱形的磚砌平頂,四周圍以齊胸磚欄,俗稱女兒牆,粗看為三層模樣。後於三層頂上設消防瞭望塔,因此,民間又稱此樓為“望火樓”。
為了表達興化人民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深切懷念和發自內心的崇敬和仰慕,繼中山樓以後又於海子池北公園建中山林,於小南門外南公園立中山先生紀念碑。
中山林和中山碑都消失於上世紀40年代的戰火中,唯有這座曾經書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中山樓巍然聳立,迎來了興化的光復和解放,與興化人民一道迎來了自己的軍隊和政權,第一面五星紅旗就高高飄揚在大樓頂上。

建國初年


曾於中山樓原基礎上按原樣重新翻蓋,以後又加高了層面,但始終保持了質樸而端莊的建築風格,體現中山先生平凡中見偉大的偉人風範和人格魅力。興化人民擁護和熱愛自己的政府,把這座看似很普通甚至很土氣的大樓視作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的象徵。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便改稱中山樓為縣(市)委大樓。遺憾的是,在舊城改造中,中山樓被拆除,成為興化人民心目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