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2010年9月1日在義大利開幕。本屆電影節看點多多,多部華語電影入圍,電影節持續10天,於北京時間12日凌晨舉行閉幕式。

本屆電影節於義大利時間9月1—11日舉行,索菲亞·科波拉、文森特·加洛、弗朗索瓦·歐容陳英雄三池崇史、湯姆·提克威等導演的共24部影片一起競逐。各國大牌影星也紛紛亮相,徐克的《狄仁傑》突出重圍進軍水城。

基本簡介


為期11天的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於2010年9月1日凌晨落下帷幕,各大獎項均塵埃落定,由昆汀·塔倫蒂諾領銜的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將分量最重的“金獅”頒給了索菲亞·科波拉,惹來質疑聲一片,而此前被視為熱門的《黑天鵝》、《傷心小號曲》等影片則大熱倒灶。之前就被認為是去“打醬油”的華語影片則波瀾不驚,雖然最終顆粒無收,但仍在電影節期間搶足風頭,備受好評。
遭質疑昆汀緋聞女友摘金獅
今屆金獅獎最終被“名門之後”索菲亞·科波拉憑《在某處》獲得,但這個結果卻完全出乎外界意料,《在某處》被認為無論是精彩程度還是導演對影片的把握都只能用平平來評價,因此,當評委會主席昆汀·塔倫蒂諾宣布把金獅頒給緋聞女友科波拉時,新聞中心一片嘩然,台下也噓聲一片、掌聲零星。
在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有兩人跟昆汀關係匪淺:一位是跟昆汀傳過緋聞的索菲亞·科波拉,一位是昆汀的前輩和其影片《落水狗》的出品人蒙特·赫爾曼,兩人分別憑《在某處》和《無處可逃》入圍。而昆汀一向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2004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就曾把金棕櫚頒給爭議作品《華氏911》,如今,他再次“舉賢不避親”,將兩項大獎分別授予自己的老情人和恩師,引來質疑聲一片。
他先是給蒙特·赫爾曼授予了金獅特別獎,隨後又將最後的金獅大獎頒給了科波拉。當昆汀念出了《在某處》的名字時,台下一片噓聲。這種情景,在近兩年的三大電影節上是第一次。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在某處》講述了一個親情和回歸的故事,作品有科波拉成名作《迷失東京》的影子:旅館、潦倒的男主角、失意的人生、短暫生活的轉變帶來的領悟……影片在威尼斯當地上映后,雖然反響還算不錯,但是媒體和影評人多數認為該片並未超越《迷失東京》,是一部“還算不錯,但絕對稱不上傑作”的電影。但昆汀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仍力挺舊愛:“影片在技術上和表演都太棒了,這部電影是靠表演撐起來的。感情上,這部電影看過之後令人回味,會不斷地想起。整個電影節我所看的電影中,最喜歡的片斷,就是《在某處》里的男主角,坐在化妝室,頭上戴著那個特效妝的時候。太牛了!”
無波瀾華語片沒得獎仍叫座
華語電影今年可謂“運氣平平”,繼戛納電影節上“顆粒無收”后,在一向被認為是華語電影福地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此次也空手而歸。兩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以下簡稱《狄仁傑》)、《夾邊溝》均未獲任何獎項,儘管如此,華語片在過去十天里卻搶足了風頭,《狄仁傑》更被認為是近年參賽的最好看華語片。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據知,評委會主席昆汀對於亞洲電影是非常喜愛的,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也具有深厚的中國背景,評委此次給《狄仁傑》打出了高分,《夾邊溝》也以驚喜影片身份亮相,但兩部入圍影片最終還是顆粒無收,多少讓中國影迷有些失望。
不過,在電影節期間,華語影片風頭一直很勁,作為開幕電影之一的《精武風雲·陳真》首場放映全場爆滿;吳宇森蘇照彬聯合執導的武俠巨制《劍雨》也從眾多媒體那裡拿到了9分(滿分10分)的高分,吳宇森還獲得了終身成就獎,成為華語影壇獲此殊榮的第一人,9月3日被定為威尼斯的“吳宇森日”;此外,《狄仁傑》於9月5日晚在威尼斯舉行全球首映,不少國際媒體驚嘆徐克的想像力。
有法國媒體人評價說:“這是威尼斯電影節3年來選映或競賽的華語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選片小組成員、法國電影人杜阿梅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本屆電影節參展華語電影整體水平“確實有所提高”,藝術造詣和技術水平都很高,她還特別提到參展的幾部功夫和武俠電影“不僅好看、好玩、能吸引觀眾,而且有故事、有人物、有內容,不再像以前只有動作和技術”。
倒熱灶
《黑天鵝》只得“新人獎”有昆汀的掌舵,大獎總是“沒有人猜中”。此前被認為是大熱門的美國影片《黑天鵝》最終只有女演員米拉·庫妮絲獲得新人獎,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此前是最佳女主角呼聲最高的人選,最後也被《艾登堡》的女主角馬里亞納·拉貝德“取而代之”,讓所有人出乎意料。而在頒獎禮舉行之前,被預測為今年大熱候選者的《沉默的靈魂》和《傷心小號曲》則均無緣金獅。
《傷心小號曲》本身荒誕不羈、天馬行空的創意,一度被認為完全是按照評委會和昆汀的口味定製的,影片最後斬獲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獎,而《沉默的靈魂》則只得到最佳攝影,並非如之前所預料,在金獅之爭中拔得頭籌。相比《沉默的靈魂》、《傷心小號曲》等影片,“金獅獎”影片《在某處》並沒有突出的長處,甚至不少人認為,《在某處》從影片的主題、表現手法到風格上,都沒有亮眼之處。除去金獅大獎,評委會特別獎《必要的殺戮》也是一部極個人化、涉及阿富汗戰爭的作品,這部作品被多數人視作是為電影節得獎而創作的影片。

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獅獎:《在某處》(索菲亞·科波拉)
評委會大獎: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必要的殺戮》
最佳處女作獎:導演塞倫·尤斯《大多數》
最佳導演:阿萊克斯·德拉·伊格來希亞《傷心小號曲》
最佳男演員獎:文森特·加洛《必要的殺戮》
最佳女演員獎:亞里安妮·拉貝德《愛登堡》
最佳編劇獎:阿萊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傷心小號曲》
最佳新人獎:女演員米拉·庫妮絲《黑天鵝》
最佳攝影獎:《沉默的靈魂》
特別金獅獎:蒙特·赫爾曼(《無果之路》)
終身成就獎:吳宇森
3D電影獎
3D電影獎:《阿凡達》、《馴龍高手》

參賽影片


《米拉爾》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
《傀儡》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黑天鵝》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傷心小號曲》導演:阿萊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巴尼的人生》導演:理查德·劉易斯
《十三刺客》導演:三池崇史
《無果之路》導演:蒙特·赫爾曼
《少數幸運兒》導演:安東尼·科爾迪埃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導演:徐克
《激情》導演:卡洛·馬薩庫拉提
《夾邊溝》導演:王兵
《後事》導演:帕布羅·拉拉因
《挪威的森林》導演:陳英雄
《必要的殺戮》導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艾登堡》導演:Rachael Reinhardt
《沉默的靈魂》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
《害群之馬》導演:阿斯卡尼奧·切萊斯蒂尼
《寫在水中的承諾》導演:文森特·加洛
《黑色維納斯》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我們相信》導演:馬里奧·瑪通
《質數的孤獨》導演:薩維里奧·克斯坦佐
《三角戀》導演:湯姆·提克威
《米克的近路》導演:凱莉·雷查德

評委名單


評審團主席:
昆汀·塔倫蒂諾(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
評審團成員:
古萊莫·阿瑞加(墨西哥編劇、製作人、導演、演員)
阿諾·德布萊辛(法國導演、編劇、演員、攝影、製片人)
丹尼·艾夫曼(美國作曲家)
盧卡·瓜達格尼諾(義大利導演、編劇)
加布里埃爾·薩瓦特瑞斯(義大利導演、編劇)
茵格保加·達坤耐特(俄羅斯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