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InnerMongoliaTechnicalCollegeofMechanics&Electrics)是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為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之一、國家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院成立於2003年,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內蒙古工業學校,2006年原內蒙古水利學校整體併入。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全國職業教育首批示範性專業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5個,國家骨幹高職院校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家骨幹高職院校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5個,全國水利職業院校示範專業2個,院級品牌專業19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29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截至2017年3月,學校佔地面積830畝,建築面積29.7萬平方米,有9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171個模擬模擬實訓室,282個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7億元;設有10個教學系部,開設3個應用型本科專業,37專科個專業;有專任教師358人,在校生9692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扎蘭屯業校創建。
,蒙古治區政府業批准“蒙古業校”。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1994年,學校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評定為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
2003年5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於自治區人民政府。
2004年,學校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百所職業院校推進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的高職院校之一。
2005年,學校被自治區教育廳批准為“全國高等學校專科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考點”。
2006年,原內蒙古水利學校(含水利職工大學)整體併入。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學校完成新校區建設並整體搬遷入住。
2010年,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成為100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之一。
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三十三所職業教育師資專業技能培訓示範單位之一。11月,被確定為自治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單位。
2013年,學校職業技能鑒定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職業技能鑒定所。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2021年7月,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
截至2017年3月,學校設有機電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冶金與材料工程系、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系、信息與管理工程系、公共管理系等10個教學系部,開設3個應用型本科專業,37專科個專業。
專科專業 | ||
院系 | 專業 | 專業方向 |
---|---|---|
機電工程系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能源方向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機械裝調與控制技術方向 | |
機械產品檢驗檢測技術 | --- | |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 --- | |
工業設計 | 玩具設計與製造方向 | |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 --- | |
數控技術 | 柔性製造技術方向 |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 | |
電氣工程系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技術 | --- | |
汽車電子技術 | 檢測與維修方向 | |
汽車營銷服務 | --- | |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 --- | |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 | 工業機器人應用方向 | |
供用電技術 | --- | |
汽車新能源技術 | --- | |
冶金與材料工程系 | 有色冶金技術 | 鋁冶金及加工方向 |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 --- | |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 機器人焊接方向 | |
火電廠集控運行 | --- |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3D列印技術方向 | |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 | 智能控制方向 | |
光伏材料製備技術 | --- | |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系 | 建築工程技術 | --- |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 --- | |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 | --- | |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 | --- | |
工程造價 | --- | |
建設工程監理 | --- | |
工程測量技術 | --- | |
市政工程技術 | --- | |
水土保持技術 | --- | |
信息與管理工程系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會計電算化方向 | |
物流管理 | 電商物流方向 | |
統計與會計核算 | --- | |
軟體技術 | Java工程師方向 | |
會計 | --- | |
軟體技術 | web前端開發方向 | |
公共管理系 | 旅遊英語 | --- |
旅遊管理 | 智慧旅遊方向 |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358人,正高級職稱30人,副高級職稱137人,博士、碩士206人,“雙師素質”教師達305人,聘請校外兼職(課)教師312人。有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2個,培養全國優秀教師1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0人,自治區教壇新秀9人,自治區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1人,院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42人。
全國冶金職教教學名師:劉敏麗
自治區級教學名師一覽表 | |||
王金旺 | 田利萍 | 胡笛川 | 劉敏麗 |
劉建英 | 袁廣 | 石富 | 白翠萍 |
要永在 | 韓翠英 | --- | --- |
部分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一覽表 |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張茂林 | 2012年 |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教學團隊 | 張發 | 2012年 |
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斯慶高娃 | 2015年 |
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石富 | 2010年 |
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教學團隊 | 要永在 | 2016年 |
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核心教學團隊 | 張美清 | 2014年 |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袁廣 | 2011年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劉建英 | 2011年 |
數控技術核心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 袁廣 | 2009年 |
●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全國職業教育首批示範性專業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5個,國家骨幹高職院校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家骨幹高職院校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5個,全國水利職業院校示範專業2個,院級品牌專業19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29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自動化實訓基地、汽車電子技術實訓基地、數控實訓基地
重點專業 | ||
類別 | 專業名稱 | |
全國職業教育首批示範性專業 | 機械設計與製造 | --- |
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專業 |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 工程測量與監理 |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 | 機電一體化技術(能源方向)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有色冶金技術 |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 |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
汽車電子技術 | --- | |
自治區品牌專業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數控技術 |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 |
有色冶金技術 | 機械製造技術 | |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 | |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 | 建築工程技術 |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材料工程技術 | |
工程測量技術 | 汽車電子技術 | |
統計與會計核算 | --- | |
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 | 汽車電子技術 |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 --- |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 |||
課程名稱 | 立項時間 | 課程名稱 | 立項時間 |
---|---|---|---|
機械設計 | 2005年 | 數控操作與編程 | 2013年 |
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 | 2006年 | 公差與測量 | 2011年 |
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 | 2007年 | 機械設計基礎(四合一) | 2011年 |
煤礦機電設備的機液氣控制 | 2013年 | 機械製造技術 | 2011年 |
機械識圖與繪圖 | 2013年 | 機械設計基礎 | 2011年 |
煤礦機電設備的電氣自動控制 | 2013年 | 電工基礎 | --- |
礦熱爐控制與操作 | 2013年 | 汽輪機運行與維護 | 2013年 |
現代電子技術基礎 | --- | 高爐煉鐵生產 | --- |
典型水利工程設計 | 2012年 | 建築結構 | ---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 | 2012年 | 流體力學與傳熱 | 2011年 |
水工建築結構 | 2011年 | C語言程序設計 | --- |
高爐煉鐵生產 | --- | 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 | --- |
電氣控制線路設計、安裝與調試 | 2015年 | 高職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 2015年 |
水利工程製圖 | 2014年 | 安裝工程預算 | 2014年 |
財務會計 | 2014年 | --- | --- |
根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1個校企合作科研機構。
校企合作科研機構: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呼和浩特眾環集團生產製造研發中心
2017年5月,學校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系李甲君老師主持的《單層折面網殼穩定性分析》課題獲准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獲經費資助6萬元。
2016年12月,學校2012年至2014年立項的院級科研項目共批准結項16項。2011年,學校5個自治區“十一五”規劃課題和6個自治區教育廳立項項目結題。
2013年校級科技研究項目一覽表 | ||
---|---|---|
項目名稱 | 類別 | 負責人 |
衝天爐熔煉鑄鐵增碳問題熱力學分析研究 | 自然科學重點項目 | 何曉敏 |
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燒結工藝溫度可控性研究 | 自然科學一般項目 | 丁亞茹 |
內蒙古地區1MW風光互補自備發電廠接入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 自然科學重點項目 | 劉建英 |
基於VB和SQLServer編程的財務管理研究 | 人文科學一般項目 | 王毅 |
利用粉煤灰工業化生產聚合氯化鋁鐵絮凝劑的裝置改進與工藝優化 | 自然科學一般項目 | 任俊英 |
•館藏資源
根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以機電、冶金、電子、水利、信息管理類為主要藏書,有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館、機電一體化專業館兩個特色館。
•學術期刊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集中反映高等教育教學、科研和實踐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開設:本刊專稿、名師風采、職教論壇、應用技術研究、教學管理、教改縱橫、學校管理、論教談學、德育實踐等欄目。
● 校企合作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015年,學校與內蒙古利豐集團合作成立了汽車維修檢測中心,與呼和浩特市旅遊局和內蒙古旅遊行業協會合作成立了智慧旅遊孵化基地。
截至2017年3月,學校與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成員單位採用“2.5+0.5”、“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開設鴻峻鋁業、鄂爾多斯電力、大唐托電等冠名班;與151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和畢業生就業基地。
● 國際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先後為肯亞、迦納、尚比亞、烏干達、剛果、馬拉維、盧安達等非洲國家在職業教育方面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選派教師到非洲國家實地考察,並制定、編寫實驗實訓室建設與師資培訓方案,指導實驗實訓室建設,設計、建設項目涉及機械、電子電工、汽車、焊接、土木、計算機6大類別、100多個實驗室。對肯亞高教部16位大學教師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培訓,對非洲26位大學校長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培訓。學院還先後派出14位教師到肯亞大學授課,為肯亞培訓專業教師427人次。
校徽
校徽
釋義:校徽的構成方式以圍合的設計表現學院上下團結一心的力量和凝聚力,環狀圖形則表示學院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圓形還象徵和諧、圓滿,表明學校追求和諧與卓越的堅定信念。
整個造型,動感與穩重相結合,表現了既腳踏實地、又勇於創新的學校精神,突出了學院特色。
校訓
篤學勵志,精技強能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李永義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李文科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高軍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蘇存珠、李文科、郝俊 |
教學成績
根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參加各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國賽團體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以及個人一、二、三等獎20人次;參加各項自治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團體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9個,以及個人一、二、三等獎人56次。
教學成績一覽表 | |
大賽名稱 | 獲獎內容 |
---|---|
2006年第二屆全國數控大賽 | 學生組數控車工第4名、加工中心操作工第13名和數控銑工第18名 |
2008年第三屆全國數控大賽 | 學生組數控銑工第3名,數控車工第5名 |
2009年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技能大賽 | 數控機床裝配、調試與維修團體二等獎 |
2012年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數控技能大賽 | 數控機床裝配調試與維修二等獎 |
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 | “康尼杯”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競賽團體二等獎 |
2014年第五屆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 團體一等獎 |
教學成果
部分教學成果一覽表 |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獎類別 |
---|---|---|
“工學結合、校企雙向介入”的人才培養模式 | --- |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4321”式人才培養模式 | --- |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校企共建二級學院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 |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校企結合、雙向介入”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王金旺 |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20年4月,入選首批高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