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湖街道

剡湖街道

剡湖街道,位於浙江省嵊州市區中北部,是市政府駐地。東至剡溪和浦口街道相鄰,南至長樂江與三江街道接壤,西同鹿山街道、崇仁鎮相徠連,北與仙岩鎮毗鄰。長樂江和澄潭江、黃澤江分別在南部和東部匯流注入剡溪。上三高速和104國道穿境而過。

街道簡介


剡湖街道,位於浙江省嵊州市區中北部,是市政府駐地。東至剡溪和浦口街道相鄰,南至長樂江與三江 街道接壤。
老城區一直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東漢始即為縣治。先後有剡、盡忠、剡城、贍、嵊等縣名,但縣治所在地一直未變。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等黨政軍領導機關,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機關和經濟、文化、社會等管理機關雲集於此,聚集了一批文化、廠礦、金融、商貿、娛樂設施,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信息資源,以及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 20世紀50年代建成區是一個約0.6平方公里的狀如白鯗的小城。80年代市區向東圃、北郊、橋東、東南擴展,1986年建成區面積為2.14平方公里。90年代,相繼開發建設城東南、城北和城西。通過對老城區的拆遷改造和新區的開發,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初步建成背山面水、三江匯聚、雙塔對峙、江山相映,具有鮮明江南特色、生機盎然的山水園林城市。

歷史沿革

開始即為剡縣(今嵊州)縣治。五代時曾稱贍都鎮。宋稱剡鎮。元代,縣城設坊、隅。明、清沿用元制。清宣統二年(1910年)稱城區。民國18年(1929年)與游孝、雨錢兩區合併為第一區。民國21年分設7鎮。民國23年合併為城東、城西兩鎮。民國35年兩鎮合併稱鹿山鎮。現代剡湖街道結構及規模
1949年5月改稱城關鎮。1958年為城區人民公社城關管理區。1959年恢復城關鎮建制。1992年5月,中愛、新明、城溪、城郊、新聯、新市鄉和老城關鎮合併為城關鎮。總面積128.89平方千米,轄22個居委會,127個行政村,123024人。 2001年12月,老城區(除東南社區外)27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和原城溪鄉19個行政村組成為剡湖街道。因20世紀70年代治理長樂江、剡溪,城關段向南另闢新江,老江道改成內湖稱剡湖,為體現嵊州山、水特色,故命名為剡湖街道。

行政區劃

2006年,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7.34萬人。管理11個社區、22個行政村:龍會社區、新北社區、城隍坊社區、相公殿社區、白蓮堂社區、江濱社區、東圃社區、北郊社區、艇湖社區、越秀社區、工農社區、里坂村、漩澤村、張墅村、大灣村、后璋村、后潮村、上碑山村、下碑山村、掛鑼村、長地村、南山塘村、風火崗村、沙園村、外漩村、禹溪村、八里洋村、竹山村、山前村、何家村、荷花坪村、戴望村、東塘村。辦事處駐地嵊州大道。不
2007年,剡湖街道由原來22個行政村調整為13個行政村。
1.八何洋村:由原八里洋村、何家、外漩3個村合併組成。共計521戶、1319人口,總區域面積1.86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八里洋村。
2.羅南村:由原南山塘、長地、掛羅3個村合併組成。共計530戶,1283人口,總區域面積3.37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長地村。
3.碑山村:由原上碑山、下碑山、后潮3個村合併組成。共計413戶,1154人口,總區域面積4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下碑山村。
4.禹溪村:由原禹溪、風火崗2個村合併組成。共計496戶,1406人口,總區域面積2.54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禹溪村。
5.漩澤墅村:由原漩澤、張墅2個村合併組成。共計371戶,1034人口,總區域面積1.79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漩澤村。
6.竹前村:由原竹山、山前2個村合併組成。共計535戶,1441人口,總區域面積2.57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山前村。
7.里坂、大灣、沙園、后璋、戴望、荷花坪、東塘村計七個行政村的規模及村名保持不變。

歷史人文


老城區歷史悠久,多名勝古迹和傳說。1982至1985年,城隍山發掘了一批古墓葬群,有西漢、東漢、西晉土坑墓和磚室墓,並出土了一批陶瓷器皿和銅鐵器鼎。
相傳昔有獵士陳惠度射鹿於此。鹿孕而生,即產,以舌舐其子,子干而母死。陳惠度悔棄弓矢,投惠安寺為僧,山因此名鹿胎山。老城區內舊有戴顒墓、戴仲若聽鸝處、訪戴亭、子猷橋、應天塔、羅星亭、星子峰亭、城隍山、唐代鐵佛寺等古迹。2000年在原址上重建羅星亭。
艇湖村西原有子猷橋。傳為晉王子猷從山陰雪夜泛舟至剡訪戴逵,舟至艇湖,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戴逵字安道)耶!”後世傳為千古美談。成語“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即出於此。
古建築“雙井”在西後街雙井頭弄,條石砌壁,井圈側鐫“嘉靖十八年”,現全貌尚在。另有剡坑、王十朋讀書處等遺址。
自建縣治后即築有城牆。因臨溪歷代常遭洪患,屢建屢毀。元時僅存五城門。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為御倭寇,知縣吳三畏按故址臨溪跨山築城,高2丈,寬1丈余,周圍1300多丈,條石壘砌,辟有四門,門上有城樓,外有瓮城。清代,城牆曾多次修建。民國初年,各城樓均已倒塌。民國24年(1935)增開“襟帶門”。27年拆除沿山城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方便城內外交通,新開解放門。1959年拆除自東門經襟帶門、北門至百道嶺的城牆,移建於東門外自建設門(新辟)至老東橋頭,作防洪牆,與東圃堤相接。現存老城牆自西後街西端經西門、化龍門、南門、解放門至建設門,全長1032米左右,中有間斷,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文化廣場南一段重修。
傳說大禹治水畢功於了溪。後人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將了溪村改名為禹溪村,建有禹王廟,正殿3間尚完整,南壁存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禹王廟碑記。附近有了山(又名餘糧山)、禹嶺,產饅頭形禹餘糧石,傳為禹治水所棄餘食,可入葯。
艇湖山上有艇湖塔,為六角形磚塔,高七層,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建,天啟七年(1627)圮,崇禎七年(1634)重建,2002年重修。與南十里的天章塔遙相對峙,剡溪如白練,鑲嵌其間,頗為嵊城增色。
城隍廟在城西北的鹿胎山麓,始建年代無考。在宋嘉泰《會稽志》中已有記載,自元至正六年(1346)至清代,修葺11次。溪山第一樓為城隍廟門樓,清嘉慶九年(1804)增建,借宋朱熹游嵊登鹿胎山時贊語“溪山第一”為樓名,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磚雕、石雕、木雕極為精美,世稱“三絕”。原存戲台(萬年台)、儀門和溪山第一樓,為恢復城隍廟歷史風貌,2001年重建大殿、後殿、僧房、廂房等。2002年大殿西新建了惠安寺。城隍廟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即有小歌班演出,早期不少越劇藝人在此唱紅之後,名揚紹、甬、杭、滬等地。1955年,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等五十餘人聯合發起在城隍廟邊籌建“越劇之家”。1986年又在越劇之家南側動工興建越劇博物館,展出自越劇誕生以來的歷史資料,成為全國首家戲劇博物館。
奕棋自古成風,高手輩出。馬曉春1974年獲得全國兒童圍棋比賽第一名,進入國家隊。1982年獲得全國冠軍。1983年2月獲得第五屆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冠軍,成了中國最年輕的九段國手。同年,13歲的董可羽獲全國少年圍棋賽冠軍。后兩人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獎。
明周汝登(1547~1629)為王陽明再傳弟子,萬曆五年(1577)中進士,萬曆十五年(1587)在縣城創辦鹿山書院(現改建為鹿山公園),崇禎二年(1629)詔命為工部尚書。喻安性(1574~1654)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時葡萄牙人在澳門收買倭奴作亂,喻單騎入澳,曉以利害,使其懾服,后升任兵部尚書。另有辛亥革命志士姚麟、尹銳志、尹維峻,地理學家丁謙、教育家喻傳鑒、台灣地區司法機構負責人謝冠生、水利專家宋希尚。
唐末裘甫起義,曾在縣城建立政權,改元羅平,據有7縣,震驚朝廷。宋時,仇道人響應方臘起義,曾攻佔縣城。清末,竺紹康、王金髮等在縣城組織大同學社,結黨反清,后加入光復會。姚麟、馮筱村、陳志賡、尹銳志、尹維峻等先後成為骨幹,發動縣人參加辛亥革命,為光復杭州、南京立下戰功。在“二次革命”中又首舉浙江省討袁義旗。大革命時期,縣城已有共產黨人的革命活動。民國16年(1927)11月前,城內養老堂是黨組織的聯絡點。26年9月,中共嵊縣臨時委員會成立后,縣城成為抗日救亡活動的中心。27至29年間,白蓮堂路陳家台門為中共寧紹特委、紹屬特委和嵊縣中心縣委領導機關駐地和聯絡點。解放戰爭時期,黨在縣城的組織,密切配合會稽山、四明山地區的武裝鬥爭,直至嵊縣解放。吳振民是大革命時期廣東海陸豐農民運動領袖,海豐農民自衛軍的創建人,16年在湖南汝城戰鬥中犧牲。任光是著名音樂家,為《漁光曲》、《打回老家去》等著名歌曲的作曲者,30年1月“皖南事變”中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