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毛吉的結果 展開

毛吉

明朝刑部廣東司主事

毛吉(1426年—1465年),字宗吉,號思菴,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明朝刑部廣東司主事。

景泰五年(1454年),中進士。被授予刑部廣東司司主事。該司管轄錦衣衛。后升為廣東僉事,分巡惠州、潮州二府。到任之後擒殺了盜賊頭目楊輝。后毛吉升為副使,並被調去巡撫高州雷州、廉州三府。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因兩廣瑤民作亂,新會一帶盜賊四起。新會告急。毛吉率軍一萬人,擊破賊人,乘勝追擊至雲岫山,與賊人奮戰,最終力量不足,被害。毛吉死時年四十歲,後來賜謚忠襄。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不畏強暴

毛吉,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被授予刑部廣東司主事。該司管轄錦衣衛。
錦衣衛卒刺探百官陰事,他們以片紙入奏,官員即得罪,公卿大夫無不驚恐不安。他們公開請託,輕侮官員,即使有罪被交給刑部,也沒有人敢鞭打他們。毛吉卻執法不饒,有罪的必定重懲他們。錦衣衛長官門達仗著皇上寵愛,肆行殘虐,百官路上碰到他都避馬躲開,唯獨毛吉舉鞭拱手而過,門達很憤怒。毛吉因病沒能上朝,被投進錦衣衛監獄。門達大喜,選出健壯的士卒,用大木棍打他。毛吉肉爛見骨,不死。

治理地方

天順五年(1461),毛吉升為廣東僉事,分巡惠州、潮州二府。他痛懲好友,百姓非常高興。到期后他應該被替代,百姓紛紛挽留他。
程鄉賊人楊輝,是故賊羅劉寧的黨羽,本已受招撫,后又反叛,與黨羽曾玉、謝瑩分別佔據寶龍、石坑等洞,攻陷江西安遠,在福建、廣東之間搶掠。後來又想攻打程鄉。毛吉在他們沒到之前,招募壯士,加上士兵有七百人,抵達賊人巢穴,先攻破石坑,斬殺曾玉,再攻擊謝瑩,殺了他,又生擒楊輝。各洞都被攻破,共俘虜和斬殺一千四百人。捷報傳到朝廷,憲宗升毛吉為副使,頒給璽書嘉獎慰勞。
後來毛吉被調去巡撫高州、雷州、廉州三府。
當時百姓遭賊人蹂躪,數百里沒有人煙,各將領都閉城自守,有的報告賊情,反被將領所打。有的從賊人那裡逃回,常被誣陷為通賊,被打死。毛吉不勝憤怒,以平賊為己任。他巡行雷州時,有海康知縣王騏,是雲南太和人,每天以大義激勵他的百姓,賊人來了便奮起抗擊。毛吉壯其忠勇的氣節,獎勵他。正好有報告說賊人來搶掠鄉村,毛吉與王騏各自率領所部擊敗了他們。毛吉推薦王騏,升為雷州通判。王騏還沒接到任命,即已戰死。贈同知,庇蔭他的兒子為國子監生

戰死新會

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因兩廣瑤民作亂,新會一帶盜賊四起,新會告急。毛吉率指揮閻華、掌縣事同知陶魯,合軍一萬人,到大磴擊破賊人,乘勝追到雲岫山,離賊營只有十餘里。當時已經是半夜,毛吉召來諸將,將人馬分為三哨,黎明時進兵。正好是陰天,眾人錯過出發時間,到進戰時,賊人已棄營上山。毛吉命令一個姓潘的百戶據守賊營,眾人競相取財物。賊人從山上馳下,殺死百戶,閻華馬也失蹄,被賊人所殺,各軍遂潰敗。毛吉勒馬大呼止住部隊。官吏勸毛吉躲避,毛吉說:“眾人多被殺傷,我能獨生嗎?”話沒說完,賊人持槍奔向毛吉。毛吉邊罵邊戰,劍砍一人,斷了他一條手臂。毛吉力量不足,終於被害。這一天,雷雨大作,山谷都震動起來。過了八天,才找到他的屍體,其貌如生。事情傳到朝廷,贈予他廣東按察使,錄取他的兒子毛科國子監。次年(1466年),又追贈嘉議大夫。成化十四年(1478年),追謚忠襄,在餘姚縣治東汪姥橋東建毛忠襄公祠。

家族成員


兒子:毛科,國子監,后中進士,最後任雲南副使。

軼事典故


當毛吉出兵時,帶了一千金犒賞將士,委託驛丞余文管理出入數目,已用了十分之三。毛吉死後,余文可憐他家貧,將剩下的黃金交給毛吉的僕人,讓他帶回去治喪。這一晚上,僕人的妻子突然坐上中堂,模仿毛吉的話,對左右的人說“:請夏憲長來。”全家大驚,跑去告訴按察使夏熏。夏熏到后,僕人的妻子起身作揖說:“毛吉身受國恩,不幸被賊人害死。現余文將所剩下的官銀交給毛吉家,雖然沒有文簿可查對,毛吉卻在地下受到玷污了。願馬上交還國家,不要玷污我。”說完她倒在地上,過了一會兒才醒過來。於是將金還給國家。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