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田街道

廣東省興寧市下轄的街道

興田街道,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位於興寧市西南的寧江盆地中部,東與寧新街道接壤,西與福興街道新陂鎮相連,北靠寧中鎮。總面積31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末,興田街道總人口152532人。截至2019年,興田街道轄12個社區、6個行政村。

興田街道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年起,為歷代縣治所在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是廣東省第六(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興寧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稱城鎮人民政府。1988年2月,城鎮更名為興城鎮。 2004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興寧市撤銷興城鎮,成立興田街道。興田街道是興寧市城區中心組成一部分,興寧市委市政府駐地。

2000年,興田街道有民營企業3722個,工業總產值2.99億元,比1979年增長47.3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5.48%,比1979年上升4.45個百分點。

簡介


興田街道是廣東省興寧市下轄的一個街道,於2004年11月設立。人民大道和官汕大道為過境主幹道。寧江從街道中心緩緩流過,形成一江兩岸的城區景觀。興寧最繁華的商業街興田路就在街道中心,每天人流大,商超林立,是休閑購物的好去處。除了喧嘩的市區,在郊外,你也可以去位於一聯村的大劉屋,體驗一下客家文化。除此之外,明星公園、人民公園、酒吧街等,也是不可多得放鬆心情的好地方。境內城市公交發達,基本覆蓋了街道每個角落,可謂方便快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田街道位於興寧市西南的寧江盆地中部,東與寧新街道接壤,西與福興街道、新陂鎮相連,北靠寧中鎮。總面積31平方千米。

氣候

興田街道屬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自然環境優越,無霜期長,光照充足,風向較穩定,具有發展農、林、果、牧、漁等各業的有利條件。年均氣溫20.8℃。常年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低氣溫-2.6℃一6.2℃。年均降雨量1536.5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4%。年均日照時數2039.6小時。

水文

興田街道境內有寧江河貫穿城區。

經濟


1994年,興田街道投資358萬元,更新和改造制線廠、紙箱廠、棉織廠、針織廠。
1998年,興田街道轉讓承包鎮辦骨幹企業三建公司和棉織廠,盤活資產,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
2000年,興田街道有民營企業3722個,工業總產值2.99億元,比1979年增長47.3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5.48%,比1979年上升4.45個百分點。

交通


興田街道是粵、贛、閩三省陸路交通樞紐,境內有國道G205過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興田街道境內的中學有興寧市第一中學、興寧市田家炳中學、興寧市沐彬中學、興寧市興民中學
2018年,興田街道轄區內有民辦幼兒園54間,其中30間已取得辦園許可證,24間尚未辦理辦園許可證,已下發《停止辦學通知書》,其中5間已搬遷或停辦。教育行政部門規劃將第三中學改制辦成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名為“興寧市興城學校”,並作出2018年秋季招生規劃。

社會保障

2018年,興田街道共有64029人參加2019年城鄉醫療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審核登記635人;有低保戶1139戶,特困供養人員105人,發放補助金額100萬元;發放城鄉特困群眾醫療救助款和臨時救助款共139.9萬元,發放殘疾人輔助器材一批和輪椅30部。

脫貧攻堅

2018年,興田街道有貧困戶255戶,貧困人口528人。對100戶有勞力的貧困戶進行發展種養殖業生產項目幫扶,已支出幫扶資金40多萬元,用於幫扶貧困戶發展養雞、鴨、魚,種植果樹等產業。利用631幫扶資金230萬元入股工業園區,每年可得到10%收益分紅。利用631資金30多萬元幫助洋崗村貧困戶投入光伏發電項目,已進入併網收益階段;投入60多萬元幫助一聯村貧困戶投入光伏發電項目,持續為貧困戶增收;幫助有能力的貧困戶開展危房改造,改造的18戶中,其中9戶已驗收完成;發放20多萬元,為71名貧困學生落實教育幫扶政策。
2019年,興田街道貧困戶總數247戶,總人口507人,退出貧困人口戶數234戶,人口480人,退出率94.67%。

風景名勝


興寧市人民公園

興寧市人民公園位於興田一路中段,北臨公園路,臨公園路三巷,始建於1989年。公園用地面積約3.5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1.14公頃,綠化率達到85%以上。從建園到2009年,累計接待遊客達1500萬人次。公園內有少年文化宮(原)、興寧市博物館(粵東首個縣市級博物館)、興寧縣解放紀念碑等,有1幢建於1994年為紀念撤縣設市而建的鐘樓,高達33.1米,是該區域的地標。
興田街道
興田街道

興寧市博物館

興寧市博物館成立於1983年(前身為興寧縣文物代購站),現辦公地址位於興寧市興田街道辦人民公園內,於1997年建成,樓高二層半,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展廳面積650平方米。全館共計有館藏文物328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編鐘)6件/套,二級文物9件/套,三級文物193件/套,級外文物1792件/套。
興田街道
興田街道

城建沿革


興田街道
興田街道
興田街道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年起,為歷代縣治所在地。
民國十八年(1929年)以前,興城由縣政府直接管理。民國二十年(1921年),開始設立附城鎮公所,負責管理城鎮行政和社會治安。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是廣東省第六(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興寧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區人民民主政府。
1950年10月,改稱城鎮人民政府。
興田街道古城牆
興田街道古城牆
1957年,更名為城鎮人民委員會。
1959年6月,成立城鎮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興寧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撤社設區建鄉規劃》,決定改變“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設區公所28個和鎮1個。撤銷城鎮人民公社,設城鎮政府。
1988年2月,城鎮更名為興城鎮
2004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興寧市撤銷興城鎮,成立興田街道。城牆出為土垣,后改為磚城。最後一次重修在清朝末年。現大部分牆基仍在,上面興建廠房和住宅。除南門(迎薰門)仍保留完整外,東、西兩城門均已拆除,北門則僅存內門。原城區範圍不大,改築磚城后,城圍長626丈,城內面積0.28平方公里。
明代,縣城有8街2巷:縣前街、新街、大街、南新街、直街、東街、西街、後街、東巷、西巷。
清代,城內有府館前、南街、北街、東街、縣前直街(司前街)、新街、西街、後街、草鞋行;城西有關瀾門大街、萬盛街、鎮江街、興化街等11條街。
沿河西岸,明代原為牧馬場,清代改建為豆腐街。此外,城內外還有9里13巷,即大巷裡、梯雲里、雪洞里、崇文里、興平里、興仁里、井巷裡、居仁里和時辰牌巷、汪屋巷、管屋巷、學前黃屋巷、廟背巷、陳屋巷、羅祠門巷、衙背巷、義倉巷、豬子巷(后建為朱紫街)、花子巷(后改為華興街)、許屋巷、王屋巷。
考興城街道建設,明代以城內為主,清代由於水路交通及工商各業的發展,逐漸向城西及沿河一帶發展。民國以後,公路、家庭漸形發達,城西北興田路一帶頓成繁盛區域。民國時期城內有:南街、北街、司前街、大新街、老街、草鞋行及中山路;城西有西門街、萬盛街、朱紫街、新豐街、鎮江街、河唇街、鹽鋪街、水巷街、興化街、華興街、高興街、石光街、金帶街、高鋪街、上華街;城西北有興田路、寶華路、高華路;河西有河背街、豆腐街、神光路。
1949年,城區面積增至1.07平方公里。解放后,城區逐漸擴大。至1985年,城區面積為3.3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加2.23平方公里。興城鎮向以商業繁榮著稱。早在明末清初已成為潮鹽轉銷地。此後,“興寧小南京”的美譽逐漸傳開。抗日戰爭期間為粵東重鎮。解放后,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1979年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內外貿易活躍,成為粵東一大商品集散地。民國18年(1929年)以前,興城由縣政府直接管理。民國20年,開始設立附城鎮公所,負責管理城鎮行政和社會治安。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稱城鎮人民政府。1957年,更名為城鎮人民委員會。1959年6月,成立城鎮人民公社。1980年2月,復稱城鎮人民政府。1985年,全鎮設辦事處9個,其中街道辦事處4個,農村辦事處5個。1999年,全部改為街道辦事處。
解放后,鎮辦工農業各種比較快。1985年鄉鎮企業有棉織一廠、針織廠、制線廠、紙箱廠、機電廠、水泥製品廠、化工廠、閥門廠、被服二廠、傢具廠、電珠廠、農機一廠、福利廠、停車場等。
興城鎮是本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縣衙、民國縣政府設於此。民國26年(1937年)至民國38年5月,曾是廣東省第六(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解放后,縣、市黨政機關及其所屬部,委、辦、局等辦事機構均設於興城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代,縣城有8街2巷:縣前街、新街、大街、南新街、直街、東街、西街、後街、東巷、西巷。
清代,城內有府館前、南街、北街、東街、縣前直街(司前街)、新街、西街、後街、草鞋行;城西有關瀾門大街、萬盛街、鎮江街、興化街等11條街。
興田街道
興田街道
1979年,轄興田、東街、大新、河背4個街坊辦事處和南郊、西郊、城東、城北、菜場5個生產大隊。1984年6月,所屬5個大隊相應改為城郊辦事處,作為城鎮政府的派出機構。1987年,街坊辦事處改稱為街道辦事處,城郊辦事處改稱為農村辦事處。
1989年,農村辦事處改稱為農村管理區辦事處。
1993年,撤併菜場管理區辦事處,農村設管理區辦事處4個。
1996年,增設寧江管理區辦事處。
1999年5月,市政府批准5個農村管理區辦事處改為5個街道辦事處。
2000年,轄街道辦事處9個,村民小組96個。
2004年11月,興寧市政府對鎮、村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新陂鎮劃出管嶺、一聯、洋崗、米寨4個村民委員會歸興田街道辦事處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興田街道轄12個社區、6個行政村。
興田街道區劃詳情
社區大新社區東街社區寶華社區金源社區南郊社區西郊社區
河背社區興田社區官汕社區城東社區城北社區寧江社區
行政村米寨村一聯村管嶺村洋崗村鵝三村鵝湖村

人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興田街道常住人口為1317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