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寺

北京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寺廟古建築。位於北京市宣武區白廣路北口廣安大街北。創建於遼,明成化二年(1466年)周太后之弟出家處。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並改名大報國慈仁寺。佔地1.9萬平方米,有殿宇七重,當時為京師名剎。清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顧炎武(1613-1682)曾寓居此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建西院為顧亭林祠。

寺院概況


報國寺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報國寺前街1號,處於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位於市中心地域,東起城東南角樓,西至崇文門,總面積約:15.5公頃,其中城牆遺址及城東南角樓佔地3.3公頃,綠地面積12.2公頃。原有殿7進,後有毗盧閣,高36級。閣下有瓷觀音像高尺余,寶冠綠帔,手捧一梵字輪,系神宗時景德鎮瓷窯所貢獻,為舊京八寶之一,謂之窯變觀音,梁間曾懸《勝果妙因圖》1軸。寺內還有嘉慶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軸。現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報國寺詩碑。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重要殿宇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均建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
①山門。面闊3間,五檁硬山頂,前出廊,系1997年復建。
②第一進殿。為昭忠祠山門,面闊5間,七檁懸山頂。殿前置有石獅兩座,東、西兩側置龜趺石碑各1通。
③第二進殿。為天王殿,面闊3間,七檁懸山頂。殿前置龜趺石碑2通。殿東、西兩側建有配殿,面闊各5間,七檁硬山頂。
④第三進殿。為大殿,面闊9間,七檁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殿前建有磚石月台。大殿東、西兩側建有配殿,面闊各5間,五檁懸山頂。
⑤第四進殿。為後殿,面闊5間,七檁懸山頂。後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闊各3間,七檁硬山頂。後殿東、西兩側建有配殿,形制與朵殿相同。
⑥第五進殿。原為毗盧殿,高36級,閣外環飾游廊,清代已毀。現尚存明憲宗御制建寺碑和清代御制重修報國寺詩碑。

歷史沿革


報國寺始建於遼代,但規模很小,“有寺無額”,世稱小報國寺。明初塌毀。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稱報國寺。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因“國舅爺”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紅塵要矢志出家當和尚,由皇家撥內帑錢糧在小報國寺的舊基上,擴建為“慈仁寺”,周吉祥去當了住持。擴建后的慈仁寺規模宏大,有七層殿房,錯落有致,後院建有“毗盧閣”,閣高三十六級,周圍長廊,可登臨遠眺,“望盧溝橋行騎,歷歷可數”,京師之景盡收眼底。毗盧閣中還收藏有窯變觀音一尊,為鎮寺之寶。毗盧閣窯變觀音和寺內金代所栽的兩株雙龍奇松,被稱為寺內“三絕”。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詩人吟唱報國寺“三絕”的詩詞40多首。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師大地震,報國寺大部建築坍塌。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報國慈仁寺”。
但隨著琉璃廠書市的興起,報國寺書市漸而衰落。而今,報國寺又秉承數百年之文脈,成為書市文化廣場,實為盛世之舉。

城牆遺址


歷史上明城牆全長40公里,始建於明永樂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標誌。其城東南角樓是全國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角樓,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久失修和人為損壞,城牆破損嚴重,為保護文化遺產,修復城牆,在原址建設了明城牆遺址公園。報國寺位於遺址公園內。公園運用簡潔的設計手法,突出展現城牆的殘缺之美。漫步公園內,古樹掩映,綠草茵茵,綿延古樸的明城牆及深沉凝重的角樓彷彿在向人們訴說民族的滄桑。公園內“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雉堞鋪翠”等景觀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展現崇文深厚之文化積澱,令人平添無限的遐思。

報國寺書市


護國寺文化市場
護國寺文化市場
位於南城廣安門內大街路北的千年古剎報國寺,如今是以經營書籍、郵票、錢幣為主的文化市場。在明末清初,報國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書市,比琉璃廠書市還早許多年。這裡曾是當時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許多傳奇佳話。清朝定都北京后,實行滿漢分城而治。南城成為漢族及其他各民族官員、文人和科考舉子們的聚居之地,會館、試館雲集宣南一帶。原在內城燈市口城隍廟的書市也遷至報國寺。殿前廊下,書攤相連;寺周街巷,書鋪林立。報國寺原有傳統花市,每月逢五之日的廟會,遊人如潮,文人雅士們紛紛來此逛書市、賞花、登毗盧閣,可謂盛況空前。因報國寺環境幽雅,寺內設有客房,不少文人墨客經常留宿寺內,曾為《聊齋志異》作序的“山左大詩人”高衍,在京任吏部侍郎時,就常常寓居在報國寺,他的登毗盧閣,寫京師秋色的“野色橫古今,西風滿帝州。山寒雲外出,水運日邊流……”很有名氣。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禎孔尚任等也是報國寺書市的常客。王士禎是著名詩詞大家,著有詩詞集《帶經堂集》、《池北偶談》、《漁洋詩話》等,其詩論“神韻”說,傳承至今,影響廣泛。康熙年間,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入值宮中南書房,但他仍未改文人本色,常到報國寺來逛書市。孔尚任有《廟尋王士禎》一詩,含有一段傳說,詩云:“彈鋏歸來抱膝吟,侯門今似海門深。御車掃徑皆多事,只向慈仁廟裡尋”。詩的意思是講,自從王士禎入值宮中南書房,身居要職,想見一面不容易了。可他仍有逛報國寺書市的習慣,要想見他就到慈仁寺來吧。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經史學家顧炎武,人稱“亭林先生”。他在清順治十五年(1658)來京后,即寓住在報國寺內,每日除瀏覽書市外,潛心著述和學術研究。他提倡“知行合一”、“博學於文”、“行之有恥”,對後人影響很大。他的《昌平山水記》、《京東考古錄》等著作,為研究北京歷史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顧炎武去世后,許多友人、名人常來報國寺祭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翰林院編修何紹基張穆等集資,在報國寺顧炎武生前居住的西小院修建了顧亭林祠。幾經風雨,現已修繕一新,保存完好。
康熙十八年(1679),京師大地震,報國寺大部建築坍塌。雖然,乾隆十九年(1754),得以重修,並定名“大報國慈仁寺”,但隨著琉璃廠書市的興起,報國寺書市漸而衰落。而今,報國寺又秉承數百年之文脈,成為書市文化廣場,實為盛世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