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3條詞條名為趙勇的結果 展開

趙勇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勇,男,1976年6月生,湖北當陽人,畢業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曾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致力於細胞衰老和癌變機制、癌症治療新方案的研究。

20徠21年4月8日,趙勇因病在廣州不幸逝世,終年45歲。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xx-1998年6月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學士
xx-2003年6月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在武漢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在美國著名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從事博士后研究並擔任助理講師。
2011年6月,趙勇受聘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歷任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人才發展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等職。

個人生活


健康

徠2021年4月8日,趙勇因病在廣州不幸逝世,終年4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美國時,趙勇對細胞的衰老機制、癌細胞的生成以及腫瘤治療就有廣泛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Molecular Cel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頂級學術期刊上。回國后,趙勇很快成為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靶向特異性抗癌新葯和疫苗研發”核心成員,並在中山大學帶領課題組持續取得突破。
2016年,中山大學趙勇課題組作為獨立完成單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Homologous recombination-dependent repair of telomeric DSBs in proliferating human cells”的研究論文,不僅回答了“端粒上的DNA雙鏈斷裂能否被修復”這一領域內爭論很久的科學問題,還發現端粒DNA損傷激活了本被嚴格抑制的同源重組機制,從而修復DNA損傷,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中大在讀博士生。
2019年,趙勇團隊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TERC Promotes Cellular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pendent of Telomerase”的研究論文,研究闡明了端粒酶的關鍵組分TERC的作用機制,成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及臨床應用價值。趙勇為文章的獨立通訊作者,中大生科院一名講師為獨立第一作者。
研究方向
細胞衰老與癌變。

人物評價


趙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在教學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團結同事,熱愛學生,深受同事和學生的尊敬和愛戴;他治學嚴謹,成就卓著,在細胞衰老及端粒研究領域做出了多項開創性工作;他愛校敬業,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為中山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人事人才工作、生命科學學院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
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