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寶三

巫寶三

巫寶三,中國經濟學家。江蘇省句容縣馬庄橋人。原名巫味蘇,1905年7月28日出生。1925年入吳淞政治大學,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學,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同年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1933年經過同學湯象龍介紹,進入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會調查所從事研究工作,1934年併入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人物平生


1938年巫寶三和孫家琇在德國中國使館結婚
1938年巫寶三和孫家琇在德國中國使館結婚
1936——1938年巫寶三被中央研究院派往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從著名教授柏拉克學習農業經濟理論,曾聽過熊彼特主講經濟理論課,1938年在碩士畢業同時,通過博士學位初試,準備的博士論文題目是“農業國家經濟發展理論”。1938~1939年在德國柏林大學進修。抗戰勝利后,1947-1948年,巫寶三接受羅氏基金資助,再度赴美進修,完成博士學位論文《中國資本形成與消費支出(1933)》,隨後回國,一直任職於社科院經濟所。中華人民共 和國建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代理所長、經濟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研究》編輯委員會顧問、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學兼任教授,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他還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編輯委員會委員。1999年2月1日在京去世,享年94歲。

人物成就


巫寶三一生致力於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他學貫中西,學識淵博,著作甚豐。早期主要從事中國農業經濟問題和西方經濟學說的研究,他於1941年發表的《農業與經濟變動》一文曾獲楊銓社會科學研究獎。文中分析了在工業化國家和農業佔主導地位的國家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不同地位及影響。1942年起,又從事中國國民收入的研究,1945年,他出版了《國民所得概論》一書,1947年出版了由他主編的《中國國民所得(1933)》(上、下冊)一書,這是中國研究本國國民收入的第一部著作。50年代以後,巫寶三主要致力於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1959年與他人合編出版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與經濟政策資料選輯(1840~1864)》。巫寶三的主要著作還有:《中西古代經濟思想比較研究緒論》(1983)、《先秦租賦思想的探討》(1985)、《司馬遷“法自然”的經濟思想》(1985)、《管子經濟思想研究》(1986)。此外,1985年還出版了由他主編的《中國經濟思想史論》專題論文集和《中國經濟思想史資料選輯(先秦部分)》。主要譯著有:P.斯拉法的《用商品生產商品》。他提倡中西經濟思想的比較研究,認為這樣可以鑒別彼此的異同,充分論述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的特點。他曾先後應邀去聯邦德國、加拿大等國訪問講學,介紹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
中國最早的國民收入核算,就是由處於國民黨時期的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的巫三寶教授主持進行的。他編製過1933年,1936年和1937年中國的國民所得。在聯合國出版的《國民收入統計1938-1947年》中收錄了巫三寶教授所提供的有關數據。
巫寶三在經濟理論研究中,一貫重視聯繫實際,在早期的西方經濟理論研究中,他主要不是作一般的介紹和闡述,而是著眼於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在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中,他強調要從編輯經濟思想資料入手,在詳細佔有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思想家的經濟思想逐個進行專題研究,然後再在進行綜合系統的研究的基礎上,編寫出有關各個時期的專著。這反映了他的腳踏實地、嚴肅認真的治學精神。為了充分論述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特點,豐富經濟學說通史的內容,把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推向前進。他提倡進行中西經濟思想的比較研究,主張批判地吸取西方經濟理論中有用的因素,以適應我國經濟改革與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建設的需要,為此他十分強調學術研究中的創新精神。他認為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沒有新見解、新發現,科學研究就停滯了,但創新必須建立在求實的基礎上,必須實事求是,才能站得住,才會有說服力。本著這種精神,他對經濟學界某些尚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和新的論證,充分體現了他的求實精神與創新精神的結合。

社會兼職


他的頭銜甚多,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思想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央參議會常委、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世界著名經濟學家,1999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他把一生積蓄捐給家鄉學校。

家庭成員


在哈佛期間,巫寶三認識了在蒙特霍留克大學攻讀西方戲劇學的孫家琇女士。
孫家琇,祖籍浙江餘姚,出生於天津。父親曾任天津水產學校校長和教育廳長。父兄均為留學學生。她1935年肄業燕京大學,就讀於美國米爾斯大學,1937年進入蒙特霍留克大學學習。1938年夏,她在哈佛大學劇本創作班學習時,寫了抗日的獨幕劇《富士山上之雲》。
巫鴻
巫鴻
巫寶三碩士畢業后,到德國柏林大學進修,時值抗戰,巫寶三希望能儘快回國參見抗戰,於是中斷哈佛博士學業。孫家琇女士也計劃放棄攻讀博士機會,到了柏林與巫寶三結婚,一道回國。回國后,巫寶三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竹安巷4號)工作,孫家琇原在西南聯大工作,女兒出生。1942年轉達武漢大學外文系工作。當時武大女教授僅5位(蘇雪林、袁昌英、楊安妮、朱君允、馮沅君,她們全都在文學院任教),孫家琇來后,成為全校最年輕的教授。時任文學院院長的是陳源(西瀅)。武大在樂山辦學,長子巫鴻1945年即出生於樂山。孫家琇建國後任教於中央戲劇學院,為中國研究莎士比亞第一女性。巫鴻,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79年與在哈佛大學讀研究生的老同學韓倞聯繫,在她的鼓勵和幫助下申請了哈佛大學人類學系。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后受聘芝加哥大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巫鴻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曾在李清泉、鄭岩的《巫鴻教授訪談錄》中敘及,“我在國內的有些學習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響,是不夠專業化的,我的父母都是知識界的,小時候大人談話的時候,我愛在旁邊聽。也見到過陳夢家先生、胡厚宣先生,以前還拿了自己的稿子請夏鼐先生看。”在2009年7月的《新京報》採訪中,“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在我小時候就會見到他們和藝術圈的一些朋友有來往,我從小就對一些名字很熟悉,常聽父母提起,比如費正清還有他的夫人費慰梅。但是小時候我並不希望通過父輩的關係結交這些人物,反而有些刻意迴避。”
去了哈佛之後,他對父母的學緣關係逐漸重視,“其實,我父親也是哈佛大學的博士,30年代公派出去的,學經濟學,而我母親在國外學的是英美文學和戲劇。半個世紀后我也去了哈佛,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去美國之前,父親特意告訴我在哈佛上學,哪裡可以吃飯,哪些飯館的飯好吃。我跟他開玩笑說:‘你以為過了50年,那些飯館還在嗎?’結果等我到了美國,發現50年後,父親提到的一個飯館居然還在”。“去哈佛讀書,也使我有機會見到了父母的故友,我和費慰梅後來還成了忘年交。等到我寫《武梁祠》的時候,和費慰梅聊了很多,她還為我寫了這本書的前言。”巫鴻也在《武梁祠》的扉頁寫上了“獻給我的父母巫寶三、孫家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