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
人體穴位
風池穴是人體的穴位,別稱熱府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所屬經絡為足少陽膽經。其穴義是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風氣。
風池最早見於《靈樞·熱病》篇,在《談談穴位的命名》中這樣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之上,惟風可到,風池穴在顳顬后髮際線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主中風偏枯,少陽頭痛,乃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風池穴
正坐,舉臂抬肘,肘約與肩同高,屈肘向頭,雙手置於耳後,掌心向內,指尖朝上,四指輕扶頭(耳上)兩側。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針灸甲乙經》:“在顳顬(腦空)后髮際陷者中”;
《外台秘要》:“夾項兩邊”;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中”;
《醫學入門》:“耳後一寸半,橫俠風府”;
《針方六集》:“俠風府兩傍各開二寸”;
《循經考穴編》:“平耳墜微上,大筋外髮際陷中,與翳風相齊”。
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深層為頭夾肌;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之支。
主大風、中風、傷寒、㾬瘧、洒淅寒熱、溫病汗不出、目眩、目昏、淚出、目內眥赤痛、偏正頭痛、鼻鼽衄、欠氣多、氣塞涎上不語、氣發耳塞、頸項如拔、痛不可回顧、腰背俱疼、腰傴僂、引筋無力不收、癭氣。
配合谷穴、絲竹空穴,治偏正頭痛;
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視;
配風池穴、血海穴、百蟲窩穴,治療蕁麻疹。
風池穴(熱府)
面部穴位示意圖
(2)熱府。熱,指本穴氣血性熱溫高。府,府宅也。熱府名意指本穴氣血的變化為受熱膨脹。理同風池名解。
(3)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吸熱脹散的陽熱風氣不光傳輸膽經,同時亦輸向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氣血物質為受熱脹散的陽熱風氣。
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
壯陽益氣
Tip:
1、以食、中指一起按摩風池穴,聯合嘴唇正下方的凹窩承漿穴按壓之,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圓形小骨前方凹陷處神門穴,能夠放鬆頸部肌肉、緩解頭痛和緊張。
2、以兩手指羅紋面,緊按風池穴部位,用力旋轉按揉幾下,隨後按揉腦後,做30次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宜,此法能對安神催眠較為有效。
偷懶小辦法”——梳頭
人體頭部穴位較多,可以用木梳,或者是手指腹每天從前髮髻向頭頂輕輕梳理,這樣能同時對頭部穴位按摩,有助於全身放鬆。對於男士而言更應常梳頭,因為額部有前列腺的全息穴區,同時頭部的許多穴位有調神舒肝的功效。
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