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

足少陽膽經簡稱膽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為丘墟穴,絡穴為光明穴少陽是陽氣初生的經絡,所以他能治療發熱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質介於陰陽明之間。足少陽膽經的位置:足少陽膽經起於瞳子髎穴、止於足竅陰穴,左右各44穴。

簡介


● 英文名稱:Gallbladder Meridian(GB)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經絡

古籍摘選


● 《靈樞•經脈》

概述


循行路線起於眼外角(瞳子),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後(風池穴),由頸側,經肩,進入鎖骨上窩。直行脈再走到腋下,沿胸腹側面,在髖關節與眼外角支脈會合,然後沿下肢外側中線下行。經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側端(竅陰穴)。有三分支;一支從耳(風池穴)穿過耳中,經耳前到眼角外;一支從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與手少陽三焦經會合於目眶下,下經頰車和頸部進入鎖骨上窩,繼續下行胸中,穿過膈肌,絡肝屬膽,沿脅肋到恥骨上緣陰毛邊際(氣沖穴),橫入髖關節(環跳穴);一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間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與足厥陰肝經
主要證候寒熱,口苦,脅痛,偏頭痛,外眼角痛,頸及鎖骨上窩腫痛,腋下淋巴結腫大,股、膝、小腿外側疼痛及第四足趾運動障礙。
主治側頭、眼、耳、鼻、喉、胸脅等部位病症,肝膽、神經系統疾病,發熱病,以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證。

膽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膽經。循行部位起於目外眥(瞳子髎穴),上至頭角(頷厭穴),下行到耳後(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後折至風池穴,沿頸下行至肩上,左右交會於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本經脈一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於耳前,至目外眥後方。另一分支從目外眥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陽經分佈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經過下頜角部下行至頸部,與前脈會合於缺盆后,穿過膈肌,絡肝,屬膽,沿脅里淺出氣街,繞毛際,橫向至環跳穴處。直行向下的經脈從缺盆下行至腋,沿胸側,過季肋,下行至環跳穴處與前脈會合,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膝關節外緣,行於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淺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於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穴)。
本經脈又一分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側端,折回穿過爪甲,分佈於足大趾爪甲后叢毛處,交於足厥陰肝經(見圖)。
本經脈腧穴有: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共44穴,左右合88穴。

穴位詳解


足少陽膽經的位置:足少陽膽經起於瞳子髎穴、止於足竅陰穴,左右各44穴。
本經循行路線:足少陽膽經起於由外眼角起,上行至額角,下耳後、沿頸旁行於手少陽三焦經之前,至肩上退後,交出手少陽三焦經后入缺盆。由耳後分出支脈1入耳中、走耳前,至外眼角后。由外眼角分出支脈2下行大迎穴,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下行過頰車穴至頸部,會合於缺盆,由此下行胸中,過膈肌絡於肝、屬於膽,沿脅里出氣街(腹股內動脈處)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本經主幹(直行脈)由缺盆下行腋下,沿胸側過季脅,向下會合於髖關節部,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腓側下行腓骨頭前,直下至腓骨下端,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入第4足趾外側。由足背分出支脈3入足大趾趾縫間,沿第1跖骨與第2跖骨間出趾端,迴轉來通過爪甲出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本經所主病候:外經——偏頭痛,頷痛,目痛,腋下腫,瘰癘,沿胸、脅、肋、髖、膝外側、小腿外側等經脈所過部位的疼痛,汗出振寒,瘧疾
內臟——脅下痛,口苦,噯氣,嘔吐。
本經主治病證
:頭面疾患、神志疾患、婦科疾病。
瞳子髎(足少陽膽經穴)
主治:頭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風流淚,遠視不明,內障,目翳,口、眼歪斜。
聽會(足少陽膽經穴)
主治:耳鳴,耳聾,聤耳流膿,齒痛,下頜脫臼,口、眼歪斜,面痛,頭痛。
上關(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耳鳴,耳聾,聤耳,口、眼歪斜,面痛,齒痛,驚癇,瘈。
頷厭(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眩暈,目外眥痛,齒痛,耳鳴,驚癇,瘈。
懸顱(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齒痛,耳鳴。
懸厘(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耳鳴,上齒痛。
曲鬢(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頷、頰腫,牙關緊閉,嘔吐,齒痛,目赤腫痛,項強不得顧,目外眥痛,耳鳴。
率谷(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眩暈,嘔吐,小兒驚風,目痛。
天沖(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齒齦腫痛,癲癇,驚恐,癭氣,頸項強痛。
浮白(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耳鳴,耳聾,齒痛,瘰癘,癭氣,臂痛不舉,足痿不行。
頭竅陰(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耳鳴,耳聾,耳痛,齒痛,癭氣。
完骨(足少陽膽經穴)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頰腫,喉痹,齲齒,口、眼歪斜,癲癇,瘧疾,齒痛,癭氣。
本神(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目眩,癲癇,小兒驚風,頸項強痛,胸、脅痛,半身不遂。
陽白(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目眩,目痛,目外眥疼痛,眼瞼動,雀目,口、眼歪斜。
頭臨泣(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流淚,目翳,鼻塞,鼻淵,耳聾,小兒驚風,熱病,癲癇,目痛。
目窗(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面浮腫,齒齲腫,小兒驚癇,項強
正營(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目痛,項強。
承靈(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眩暈,目痛,鼻淵,鼻衄,鼻窒,多涕,項強。
腦空(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聾,癲癇,驚悸,熱痛。
風池(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蹻脈、陽維脈交會穴)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
肩井(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乳癰,中風,瘰癘,難產,諸虛百損。
淵腋(足少陽膽經穴)主治:胸滿,脅痛,腋下腫,臂痛不舉。
輒筋(足少陽膽經穴)主治:胸、脅痛,喘息,嘔吐,吞酸,腋腫,肩、臂痛。
日月(足少陽膽經穴;募穴——膽)主治:脅肋疼痛、脹滿,吞酸,嘔吐,呃逆,黃疸,胸、脅痛,胃脘痛
京門(足少陽膽經穴;募穴——腎)主治:腸鳴,泄瀉,腹脹,腰、脅痛,水腫,腰痛,脅痛。
帶脈(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疝氣,腰、脅痛,腹痛。
五樞(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主治: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疝氣,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維道(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主治:腰、胯痛,少腹痛,陰挺,疝氣,帶下,月經不調,水腫。
居髎(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蹻脈交會穴)主治:腰、腿痹痛,癱瘓,足痿,疝氣。
環跳(足少陽膽經穴)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風疹,挫閃腰痛,膝、踝腫痛不能轉側,腳氣。
風市(足少陽膽經穴)主治: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癢,腳氣。
中瀆(足少陽膽經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腳氣。
膝陽關(足少陽膽經穴)主治:膝臏腫痛,腘筋攣急,小腿麻木,鶴膝風,腳氣。
陽陵泉(足少陽膽經穴;合穴;八會穴之筋會;膽之下合穴)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破傷風。
陽交(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陽維脈郄穴)主治:胸、脅脹滿、疼痛,面腫,驚狂,癲疾,瘈,膝、股痛,下肢痿痹,膝、脛痛,胸、脅痛。
外丘(足少陽膽經穴;郄穴)主治:頸項強痛,胸、脅痛,下肢痿痹,癲疾,小兒龜胸,腳氣,脅肋痛,癲狂。
光明(足少陽膽經穴;絡穴)主治:目痛,夜盲,乳脹痛,膝痛,下肢痿痹,頰腫。
陽輔(足少陽膽經穴;經穴)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癘,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
懸鐘(足少陽膽經穴;八會穴之髓會)主治: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腹脹滿,脅肋疼痛,膝、腿痛,腳氣,腋下腫,胸、脅痛,腰、腿痛。
丘墟(足少陽膽經穴;原穴)主治: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瘧疾,疝氣,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
足臨泣(足少陽膽經穴;俞穴八脈交會穴——通帶脈)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癘,脅肋痛,瘧疾,中風偏癱,痹痛不仁,足跗腫痛。
地五會(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目赤痛,耳鳴,耳聾,胸滿,脅痛,腋腫,乳癰,胻痛,足跗腫痛。
俠溪(足少陽膽經穴;滎穴)主治:頭痛,眩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胻酸,足跗腫痛,瘧疾。
足竅陰(足少陽膽經穴;井穴
經脈循行
《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聯繫臟器:膽、肝、膈、耳、眼、咽喉。

名詞解釋


● 足少陽膽經為十二經脈之一,起於目外眥的瞳子髎,經顳、耳、頸、肩、胸脅和下肢外側而止於第4趾末節外側的足竅陰穴,其耳後支進入耳中,下行至鎖骨上窩與本經會合,然後下行進入胸中,通過橫膈,屬膽絡肝,由少腹下行至腹股溝;其足背部支脈於足臨泣處分出,沿第1、第2跖骨之間下行,止於大趾趾甲根部;每側共44穴。

百科解讀


經名由來

陰陽學說貫穿於整個中醫理論,內為陰,外為陽;臟為陰,腑為陽。走行於人體內側(腹側面),隸屬於一臟者,命名為陰經;走行於人體外側(背側面),隸屬於一腑者,命名為陽經。
● 經脈中,陰氣輕重、陽氣強弱有別,因此一陰一陽衍化為三陰三陽。太陰、厥陰、少陰,代表陰氣由輕到重;太陽、少陽、陽明,代表陽氣由強到弱。
● 上為手,下為足。走行於上肢的經脈,經名前冠以“手”字;走行於下肢的經脈,經名前冠以“足”字。
● 足少陽膽經之脈,走行於下肢外側中線,故屬足三陽經之一,該經隸屬膽,故名膽經,該經在三陽經中陽氣居中,故名少陽。

經脈循行

● 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相表裡,上接手少陽三焦經,下接足厥陰肝經。分佈於下肢的外側面,以及臀、側胸、側頭。

主治病證

● 足少陽膽經主治頭面五官病、肝膽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臨床表現為口苦、目眩、瘧疾、頭痛、目外眥痛、足外側發熱、足外側痛等。如出現上述癥狀,可以選擇足少陽膽經的穴位,通過針刺艾灸或按摩等方法進行治療。

經上腧穴

● 足少陽膽經一側有44穴: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腋、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癥狀自查

● 本經異常可出現以下癥狀:側頭、目、耳、咽喉病,黃疸、口苦、脅痛,發熱、癲狂,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參考文獻


● [1]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梁繁榮。針灸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