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鶴膝風的結果 展開

鶴膝風

結核性關節炎

鶴膝風,拼音hè xī fēng。在中醫指結核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腫大,象仙鶴的膝部。以膝關節腫大疼痛,而股脛的肌肉消瘦為特徵,形如鶴膝,故名鶴膝風。病由腎陰虧損,寒濕侵於下肢、流注關飾所致。大多由“歷節風”發展而成。

癥狀


病後膝關節腫大變形,股脛變細,形如鶴膝者。該病多由經絡氣血虧損,風邪外襲,陰寒凝滯而成,致肌肉日瘦,肢體攣痛,久則膝大而腿細,如鶴之膝。
亦名鶴游風、游膝風、鶴節、膝眼風、膝瘍、鼓槌風等(見《外科心法》卷五)。
本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統屬於中醫“痹病”的範疇。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骨膜炎以及其他以關節腫大、積水、變形為特徵的關節疾病。

病因病機


鶴膝風起於稟賦體虛、調攝失宜、足三陰虧損,風邪外襲,陰寒凝滯,濕熱壅阻,或濕流關節。因其稟賦不足、三陰虧損、督脈經虛,風寒濕邪結於經絡、血脈不流,而導致筋縮而股瘦。或因邪蘊化熱、則濕熱流注關節,引起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若失治或誤治則邪陷深變,成為腫瘍化腐證。
婦人可由胎產經行失調,或郁怒虧損引起。
小兒多因先天所稟,腎氣虛弱,陰寒凝居於腰膝引起。或因痢後腳痛瘓弱,不能行履,膝腫大而脛枯。
本病雖發於膝、肘關節局部,但局部病變往往影響到全身。早期不甚明顯,在中晚期尤為明顯。因其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久必損及陰陽:偏陽則可發展為陽虛陰疽,偏於陰則可發展為肝腎陰虛證。

診斷


診斷要點:
1.青少年罹患較多,性別上無差異,起病較緩慢呈進行性、消耗性疾患。
2.全身癥狀可有發熱或低熱,午後潮熱,五心煩熱,形體消瘦乏力,食慾減退,盜汗等,舌淡紅或淡,苔薄或薄膩,脈細數或滑數。
3.關節癥狀以膝關節為多見,其次是肘關節,甚則可影響到髖關節活動。關節局部腫、紅、熱、痛,逐漸至關節變形,活動受限,關節附近肌肉萎縮,跛行。單側或雙側均可發生。
4.x線檢查: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或關節間隙增寬,隨著病變變化可出現骨質疏鬆,軟骨破壞,直至關節間隙狹窄,骨皮質破壞,嚴重者骨壞死及死骨形成。恢復期見不規則的骨硬化,甚至纖維性或骨性關節強直。
5.實驗室檢查:血沉加快,白細胞升高,中性增高或正常。紅細胞、血紅蛋白偏低。有結核可疑或有接觸史者,應作0T試驗。有助於診斷。
本病以關節癥狀為主,結合全身癥狀,參以實驗室及X線檢查,本病不難確診。

辨證治療


寒濕凝滯證

證候:單側或雙側關節腫大、疼痛較劇,難以履步,發熱惡風,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略青。苔白滑舌質紫黯,或淡。脈沉緊或沉遲。
治法:祛寒利濕,散陰寒凝滯之邪。
方葯:五積散加減。
麻黃10g 肉桂3g 川朴l0g 蒼朮10g 當歸10g 姜半夏10g 羌活10g 白芷10g陳皮5g 茯苓10g 芍藥10g 川芎10g 於姜3g 枳殼10g
方解:方用麻黃、白芷解表散寒,川朴,蒼朮燥濕運脾,肉桂、乾薑溫里和中,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濕化痰,桔梗、枳殼升降並用,調暢氣機,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通經行滯。諸葯合用則宣通表裡,解表溫中,化濕除痰,理氣和血之劑。
加減法:寒者重用桂枝表證不明顯可去麻黃等疏解之類藥物,表虛有汗者,則去麻黃、蒼朮、白朮黃芪之類,里寒甚者加吳茱萸、細辛等溫散里寒。本證以“寒”、“濕”為主要邪氣,“寒”須辨析其表裡及受邪輕重,“濕”邪盛者,則需配蒼、白朮,胃納不馨者加山楂,使祛寒利濕達到行氣和血的目的。

濕熱壅阻證

證候:關節局部紅、腫、熱、痛,關節局部捫之灼手,按之濡軟,面色黃而帶濁,小溲黃,大便先干后溏,舌質淡紅或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治法:清熱化濕,除壅阻之熱。
方葯:三妙丸合萆薢化毒湯加減。
蒼朮l0g 黃柏10g 萆薢15g 當歸l0g 丹皮10g 牛膝20g 防己10g 木瓜10g 苡仁20g 秦艽10g
方解:方以黃柏苦寒清下焦濕熱,配蒼朮之苦溫,協同燥濕,一清一燥,加牛膝逐瘀通經、利關節,草薜、防己、木瓜祛濕化濁,當歸和血,丹皮清血分之熱,苡仁健脾利濕,秦艽祛風而不燥,為祛風之潤劑。
加減法:熱盛則加金銀花地丁草,祛濕宜注意利小便加車前子木通之類。

腫瘍化腐證

證候:關節局部漫腫脹劇痛,勢如虎咬,屈伸困難,伴神萎心煩,口渴不欲飲。偏寒者關節局部皮色不變,且有陰涼感。舌淡白而潤,脈滑;偏熱者關節局部皮色紅,按之熱感,身熱煩渴,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苔黃且干,脈滑數。
治法:屬寒則以溫養散寒通滯為主,屬熱則以清熱解毒通絡為主。
方葯:(屬寒)陽和湯加減。
熟地黃10g 鹿角膠(烊化)10g 炮姜3g 肉桂1g 麻黃10g 白芥子10g
方解:本方地黃溫補營血,鹿角膠生精益髓,養血助陽,肉桂溫補腎陽,溫通血脈。上藥相合,精血充沛,氣復陽生。麻黃溫散寒邪,使熟地、鹿膠補而不滯,且麻黃得熟地而不發表,熟地得麻黃補而不膩;炮姜溫通血脈,白芥子通經祛痰,兩葯相用能通經散寒而消痰滯,甘草調和諸葯,兼有解毒之功。全方合用,則溫陽補血,散寒行滯,消痰通絡。
加減法:寒盛者加乾薑、細辛、附塊。
方葯:(屬熱)大秦艽湯加減。
秦艽10g 石膏30g 當歸10g 獨活10g 羌活10g 防風10g 黃芩10g 白芷10g白朮10g 川芎10g 生熟地黃各10g 茯苓10g 細辛3g 甘草3g
方解:方中為秦艽祛風濕要葯,羌獨活祛游伏之風,防風、白芷散風之品,合地、芍、歸、芎四物養血祛風,黃芩、石膏清熱驅邪,細辛溫通,甘草調和諸葯。
加減法:熱盛者加寒水石、銀花、地丁草、蒲公英。

陽虛陰疽證

證候:關節局部漫腫沉痛,或不疼或酸,活動時疼痛加劇,難以轉側,畏寒怕冷,面色蒼白,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大便不實,小溲清長,舌質淡白或嫩胖,苔白膩而潤,脈沉緩,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腎陽,填充精血,扶陽以配陰之法,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方葯:大防風湯加減。
黨參15g 防風10g 白朮10g 附子10g 當歸10g 川芎5g 杜仲10g 黃芪10g 羌活10g 地黃10g 牛膝10g 甘草3g 上肉桂3g
方解:方中防風、羌活祛風之首葯,牛膝、杜仲補腎之要葯,合十全大補取氣血雙補之意,加附子溫養,偏於溫補腎陽,精血得充,陰翳自消。
加減法:若陽虛陰寒盛加鹿角、細辛;體虛加河車大造丸。因病久損及氣血者則宜加氣血雙補之品,但慎防滋膩,阻礙脾胃氣機。

肝腎陰虛證

證候:關節腫大,不紅不熱或微熱,按之應指,關節活動痛甚,多為跛行,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午後兩顴潮紅,口乾喜飲,盜汗,形體消瘦,溲赤便秘,舌淡白或淡黯紅,苔薄或少苔,脈細數或細無力。
治法:甘寒養陰,滋補肝腎。育陰以涵陽法,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方葯:左歸湯為主。
熟地黃10g 山藥1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菟絲子10g 懷牛膝10g 鹿角膠l0g龜板膠10g
方解:本方乃由六味地黃丸減去“三瀉”藥物,重用熟地甘溫滋腎,以填真陰為主葯。山萸肉、枸杞子滋養肝腎,養陰益精,合地黃可增強滋補腎陰之功;山藥健脾滋腎,可補養脾胃之陰,開拓腎精化源,使腎精不斷得到補充;鹿角膠峻補腎陽,龜板膠滋陰益腎,二葯合用,陰陽並治,育陰潛陽,峻補精血,菟絲子補而不峻,益陰而固陽,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諸葯合甩,系純甘壯水之劑。但要注意精血既虧,虛火必旺,真陰愈竭,孤陽妄行,因此驟補真陰時,必須承製虛火。
加減法:陰虛而內熱盛者,則以合秦艽鱉甲散或地骨皮湯加減治之,滋陰補血,清熱除煩。

食療驗方


這裡特介紹幾則有關食療驗方,供參考。
1.白芥子60g,大蔥、生薑各30g。白芥子微炒先搗爛,與蔥姜共搗爛外包膝關節腫脹部位,連包2~3天,患處起泡破皮,不必害怕。
2.桂林粉背、雷公藤莖、根25~45g,加水適量文火煎3-4小時,早晚飯後分服,每日l劑(編者按:雷公藤毒性大,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黑魚1條,羌活、防風、當歸、桂枝、川烏、麻黃、鑽地風透骨草各15g,木瓜酒5斤。黑魚去腸雜切塊,同餘葯隔水煮l周時,蘸抹患處。
4.豆腐渣適量,蒸熟,乘熱貼敷患處,每日l換。
5.青風藤90g,麻黃6g(後下),水煎(或濃縮製成片劑),早晚分服。
6.大蒜頭(去皮)lOOg,李樹皮50g,生薑lOg,蜂蜜6g。將大蒜頭搗成糊狀,李樹皮加水lOOml,煎取20ml,生薑搗爛取汁,加蜂蜜6g調勻,以上諸葯調成糊狀,攤在塑料布上,厚0.2em,外敷關節周圍,用繃帶包紮固定,待局部有發熱、刺痛,30-50分鐘后除去敷藥,暴露患部即可。
7.制草烏、制川烏各3g,白芥子6g,共研細末,取鮮羊肉90g,去筋骨用棒錘砸成糊狀,加入藥粉調勻,製成軟膏敷於患處,外用紗布包之,每隔7天換1次。
8.芙蓉葉、菊花葉各15g,拌大米飯適量,搗勻,貼敷患處,每日1換。
9.大戟lOOg,甘遂lOOg,大黃末適量。前2味共研細末,蜂蜜調敷雙膝,並蓋上鮮菜葉以保持敷藥濕潤。每天2次,敷8小時,腫痛減輕。3天後在原方余末中按15%的比例加大黃末,再敷如前法,一星期腫消。
10.黃芪240g,遠志6g,川牛膝9g,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