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萆薢的結果 展開

萆薢

薯蕷科薯蕷屬植物

萆薢,中藥名。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t和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凈,切片,曬乾。

生長習性


1、綿萆薢:為不規則的斜切片,邊緣不整齊,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黃棕色至黃褐色,有稀疏的鬚根殘基,呈圓錐狀突起。質疏鬆,略呈海綿狀,切麵灰白色至淺灰棕色,黃棕色點狀維管束散在。氣微,味微苦。
2、粉萆薢:為不規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大小不一。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淡灰棕色,維管束呈小點狀散在。質松,略有彈性,易折斷,新斷面近外皮處顯淡黃色。氣微,味辛、微苦。

分佈範圍


1、綿萆薢:主產於浙江、福建。
2、粉萆薢: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入葯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莖。

炮製方法


除去鬚根,洗凈,切片,曬乾。

性味


苦,平。

歸經


歸腎、胃經。

功效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主治


用於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

配伍


1、用於膏淋,白濁,白帶等症:萆薢能利水濕而分清泌濁,為治膏淋要葯。常用於膏淋,小便混濁,白如米泔,常與烏葯益智仁、石菖蒲等同用,如萆解分清飲。(《楊氏家藏方))
2、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等症:萆薢能祛風濕,通絡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脈關節屈伸不利。若偏於寒濕者,可與附子牛膝等同用,如萆薢丸(《聖濟總錄》)。
3、治小便時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萆薢、益智仁、石菖蒲、烏葯。(《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禁忌


腎陰虧虛、遺精滑精者慎用。

論述


1、《綱目》:萆薢之功,長於袪風濕,所以能治緩弱頑痹、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濕者。
2、《藥品化義》:性味淡薄,長於滲濕,帶苦亦能降下,主治風寒濕痹,男子白濁,莖中作痛,女人白帶,病由胃中濁氣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驅濕,其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