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細菌性穿孔病

桃細菌性穿孔病

摘要

近幾年來,隨著桃樹種植面積的大量增加,桃樹細菌性穿孔病日益發生嚴重,有的園片甚至發生大爆發,很多果農對該病了解不深或選擇藥劑不當,以致有的即使用了農藥,卻因用藥效果不理想,造成桃樹大量落葉,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癥狀


(1)枝幹:枝梢上逐漸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褐色至紫褐色圓形稍凹隱陷病斑。感病嚴重植株的1~2年生枝梢在冬季至萌芽前枯死。
(2)葉片:在葉片上出現水漬狀小點,逐漸擴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圍呈水漬狀黃綠暈環,隨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
桃細菌性穿孔病危害的果實
桃細菌性穿孔病危害的果實
(3)果實:果面出現暗紫色圓形中央微凹陷病斑,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有黃白色粘質,乾燥時病斑發生裂紋。

病原


甘藍黑腐黃單胞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Dye,異名Xanthomonus pruni(Smith)Dowson.,屬黃單胞桿菌屬。

病害循環


病原主要在枝梢的潰瘍斑內越冬,第2年春隨氣溫上升,從潰瘍斑內滋出菌液,借風雨和昆蟲傳播,經葉片氣孔和枝梢皮孔侵染,引起當年初次發病,一般3月份開始發病,10~11月多在被害枝梢上越冬。

發病條件


桃細菌性穿孔病的表現癥狀
桃細菌性穿孔病的表現癥狀
本病的病源菌在枝條病組織內越冬,主要在春季潰瘍病斑內越冬。第二年春隨氣溫上升潛伏在組織內的細菌開始活動,桃樹開花前後病菌從病組織中滲出,借風雨或昆蟲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條的皮孔侵入。在北方地區,於5月發病,6月上旬發病較重,夏季乾旱時病勢進程緩慢,到雨季發病嚴重。病菌潛育期因氣溫高低和樹勢強弱而不同,當溫度在25℃至26℃時潛育期四五天,20℃時為9天,19℃時為16天,樹勢強時潛育期可長達40天,溫暖、雨水頻繁或多霧季節適於發病,樹勢衰弱或排水、通風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園發病都較重,品種不同,發病程度也有所有同。

發病規律


病原細菌在病枝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天氣溫上升時,潛伏的細菌開始活動,並釋放出大量細菌,借風雨、露滴、霧珠及昆蟲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條的芽痕和果實的皮孔侵入。葉片一般於5月間發病,夏季乾旱時病勢進展緩慢,至秋季,雨季又發生後期侵染。在降雨頻繁、多霧、和溫暖陰濕的天氣下,病害嚴重;乾旱少雨時則發病輕。樹勢弱,排水、通風不良的桃園發病重。蟲害嚴重時,如紅蜘蛛為害猖獗時,病菌從傷口侵入,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選栽臨城桃、大久保、大和白桃、中山金桃、倉方早生、罐桃2號抗病桃樹品種。
2、開春后要注意開溝排水,達到雨停水干,降低空氣濕度。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3、適當增加內膛疏枝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使樹體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④在10~11月桃休眠期,也正是病原在被害枝條上開始越冬,結合冬季清園修剪,徹底剪除枯枝、病梢,及時清掃落葉、落果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菌源。桃園附近應避免杏、李等核果類果樹。
4、綠色環保無公害中藥防治:早春芽萌動期噴300倍+有機硅;從桃樹落花后開始噴施200-300倍液,每10—15天噴施1次,連噴3—4次。
5、發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剷除越冬菌源。發芽后噴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幼果期噴代森鋅600倍液,或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或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0.5千克、消石灰2千克、水120千克)。6月末至7月初噴第1遍,半個月至20天噴1次,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