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貴州省下轄自治縣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簡稱道真縣)是遵義市轄下的自治縣,以漢代學者尹道真得名。

道真縣位於貴州省最北部,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西北、東北與重慶南川區武隆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毗鄰;西南、東南分別與正安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接壤。南距遵義市區180公里、貴陽市區338公里,北至重慶市區160公里,是黔中經濟區連接成渝經濟區的“結合部”,是黔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

至2017年底,道真縣轄1個街道、11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戶籍人口35.09萬人,常住人口24.73萬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43846人。

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歷史沿革


道真地域,秦朝屬巴郡
東漢建安六年(201),為巴東涪陵縣所轄。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蜀漢屬涪陵郡涪陵縣;晉永嘉后,涪陵郡“地沒蠻夷”;至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土著首領田思鶴“以地內附”,置奉州;建德三年(574),改奉州為黔州
隋朝,大業十年(614)置信安縣,隸明陽郡。
唐代,武德二年(619)改信安縣為信寧縣,隸義州;武德五年(622)更義州為智州;貞觀四年(630),信寧治所移往東北七里(今武隆縣江口鎮);貞觀十一年(637)信寧縣改隸黔州;貞觀十六年(642)置珍州;天寶元年(742)改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復為珍州;元和三年(808)廢珍州以縣屬溱州。
宋朝,乾德三年(965)土著首領田景遷“以地內附”,賜名珍州;開寶元年(968)改珍州為高州,后改名西高州;大觀二年(1108)復為珍州;宣和三年(1121)領樂源、綏陽二縣及遵義。今道真地屬樂源縣,於咸淳末與珍州隨隸播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置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仍隸播州;順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為真州。
道真縣城區
道真縣城區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改真州為真州長官司,隸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真州長官司地置真安州,屬遵義軍民府,隸四川布政使司,轄今正安、道真兩縣地。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為正安州;雍正六年(1728),隨遵義府改隸貴州。
民國3年(1914年),改正安州為正安縣,轄今道真地;民國30年(1941年)7月,析正安縣東北地置道真縣,以紀念漢代學者尹珍(字道真),治所土溪場(今玉溪鎮)。
1949年12月,道真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貴州省遵義專區。
1958年12月,撤縣併入正安縣;1961年8月,復置道真縣。
1987年11月,撤縣成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道真縣位於貴州省北部,在東經107°21′~107°51′、北緯28°36′~29°13′之間。道真縣與本市的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正安縣、重慶市的南川區武隆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接壤。幅員面積21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道真縣屬大婁山系中支和東支余脈,最高海拔麻抓岩1939.9米,最低海拔芙蓉江出境處317.9米。地貌以溶蝕浸蝕低山峰叢和槽谷為主,碳酸鹽岩廣布,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氣候特徵

道真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8~16.4℃、降雨量800~1400毫米、日照時數1076小時、無霜期270天以上。
全年平均氣度16.9℃,平均最高氣溫21.3℃,平均最低氣溫13.9℃。總降雨量926.8mm,最長連續降水天數9天。雨天159天,霧天1天,露天32天,霜雪天8天,結冰2天。日照時間1059.9小時,大氣壓936.6/0.1hpg,平均濕度76%。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道真縣礦藏主要有煤、油頁岩、鋁、鐵、鉛、鋅、銀、石膏、方解石等近20種。其中煤炭儲量1.16億噸,系遵義四大煤田之一;硫鐵礦儲量2億噸;鐵礦8000萬噸;鋁土礦儲量上億噸。
截至2014年,道真縣礦藏主要有煤、油頁岩、鋁、鐵、鉛、鋅、銀、石膏、方解石等近20種。其中煤炭儲量34811萬噸,系遵義四大煤田之一。鋁土礦儲量上億噸。

生物資源

道真縣自然風光
道真縣自然風光
截至2014年,道真縣境內有陸棲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有黑葉猴、林麝、金錢豹、雲豹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藏酋猴、大靈貓、穿山甲、紅腹錦雞等3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道真縣境內野生植物種類達百種,有銀杉、珙桐、銀杏、紅豆杉、華南五針杉、香樟、潤楠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30餘種。

水能資源

截至2012年,道真縣水能理論蘊藏量40.04萬千瓦,可開發36.07萬千瓦。其中芙蓉江水能理論蘊藏量28萬餘千瓦,可開發25萬餘千瓦。
截至2014年,道真縣水能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可開發29.5萬千瓦。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底,道真縣轄10個鎮、4個鄉,分別為玉溪鎮、三江鎮、隆興鎮、舊城鎮、三橋鎮、洛龍鎮、忠信鎮、陽溪鎮、平模鎮、大矸鎮、棕坪鄉、桃源鄉、河口鄉、上壩土家族鄉。
2016年1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26號)關於同意道真自治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調整后道真自治縣
忠信鎮石筍村
忠信鎮石筍村
轄鄉,共1個街道、11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
尹珍街道玉溪鎮三江鎮
洛龍鎮隆興鎮大磏鎮
平模鎮忠信鎮三橋鎮
舊城鎮陽溪鎮河口鎮
桃源鄉棕坪鄉上壩土家族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道真縣有戶籍人口35.09萬人。出生人口3357人,人口出生率為12.3‰;死亡人口1900人,人口死亡率為6.9‰;自然增加人口145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常住人口24.73萬人。
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352149人,較上年末增加1261人,其中城鎮人口117471人,佔總人口比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3.4%(詳見附表1)。年末常住人口24.8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13%。全年出生人口3595人,出生率為13.7‰;死亡人口1938人,死亡率為7.37‰;自增人口1657人,自然增長率為6.3‰。流出人口105500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43846人。

民族

道真是全國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之一,現有仡佬族17萬人、苗族9萬多人。
2007年,仡佬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48。85%,苗族人口佔總人口的29%,土家族人口佔總人口的10.15%,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11。83%,其他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0,17%,土家族在上壩土家族鄉分佈較多,占該鄉總人口的51%。

政治


縣委領導​
中共道真自治縣委書記:路 斌
道真自治縣委副書記:楊潤民
貴州省道真縣委副書記:張紅兵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趙龍駒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史天訓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鄧國書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唐靜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何建旭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錢 靜​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曾偉
縣人大領導​
貴州省道真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周世曉
貴州省道真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德蓉
道真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張建國、冉意召、張曉剛、徐凌峰、冉文玉​
縣政府領導​
道真自治縣委副書記:楊潤民
道真自治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史天訓
道真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張能銳、萬小紅、費學卿、駱萬里、付長江​、張靜、吳朝暉、李文波
縣政協領導​
道真自治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潘代勤
道真自治縣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韋華
道真自治縣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余家信、程建華、姚啟洪、黃春蓮、楊代勇、彭勇​
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

經濟


綜述

2017年,道真縣地區生產總值(GDP)65.15億元,同比增長12.1%。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22.23億元,同比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3.28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建築業增加值7.03億元,同比增長16.6%;工業增加值6.25億元,同比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29.65億元,同比增長15.1%。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4.1%、20.4%、45.5%。人均生產總值26378元,比2016年同期凈增3711元。
2017年,道真縣全年500萬元以上項目(含房地產開發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3.77億元,同比增長23.3%。人均固定資產投資25785元。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11.13億元;第二產業投資11.68億元(均為工業項目投資);第三產業投資40.96億元。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7.6%。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70.74億元,較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71億元,較上年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15.89億元,較上年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32.14億元,較上年增長12.5%(詳見圖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2.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4%(詳見圖2)。人均GDP 28639元,比上年同期凈增2261元。

第一產業

道真縣風光
道真縣風光
2017年,道真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2.24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農業增加值14.16億元,同比增長5.8%;林業增加值1.88億元,同比增長9.8%;畜牧業增加值6.0億元,同比增長4.6%;漁業增加值0.20億元,同比增長6.7%。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37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農業產值23.38億元,同比增長8.1%;林業產值2.47億元,同比增長18.3%;畜牧業產值10.17億元,同比增長10.5%;漁業產值0.35億元,同比增長34.8%。
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8.26萬公頃,增加783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51萬公頃,減少2579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552公頃,增加90公頃;烤煙種植面積5118公頃,減少391公頃。
糧食總產量14.10萬噸,減少8054噸,同比下降5.4%。其中夏糧3.66萬噸,增加461噸,同比增長1.3%;秋糧10.44萬噸,減少8515噸,同比下降7.5%。油菜籽產量9376噸,與2016年持平。烤煙收購量7396噸,同比下降8.1%。茶葉產量3118噸,同比增長3.4%。
全年肉類總產量2.07萬噸,同比增長3.2%。其中豬肉1.79萬噸,同比增長2.8%;牛肉1254噸,同比增長7.5%;羊肉393噸,同比增長5.4%;禽肉1134噸,同比增長4.1%。
年末大牲畜存欄3.86萬頭,同比增長2.1%;生豬存欄14.97萬頭,同比增長2.1%;羊存欄5.01萬隻,同比增長6.4%;禽類存欄89.83萬隻,同比增長2.8%。
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9.38萬千瓦。農用拖拉機937台;排灌動力機械3404台;農用收割機14台;農用運輸車926輛。
全年機耕地面積13.98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2.85萬公頃。
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19萬噸,同比增長2.0%;農藥施用量314噸;地膜使用量382噸,同比增長2.5%。

第二產業

2017年,道真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8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61億元,同比增長12.1%。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6.72億元,同比增長25.3%;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產值35.79億元,同比增長24.7%,產銷率97.5%。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32.39億元,同比增長26.1%。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37億元,同比增長33.6%。規模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減。發電量72920萬千瓦時,同比下降2.1%;水泥產量69.15萬噸,同比增長7.3%;精製茶286噸,同比增長1.2%。
2017年,道真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5家,實現建築業產值7.29億元,同比增長75.6%。建築業增加值7.03億元,同比增長16.6%。房地產業增加值1.41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增加值0.16億元,同比增長16.4%。

第三產業

道真縣洛龍鎮
道真縣洛龍鎮
2017年,道真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59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批發業增加值1.3億元,同比增長9.5%;零售業增加值0.29億元,同比增長12.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66億元,同比增長23.6%。其中住宿業增加值0.12億元,同比增長12.9%;餐飲業增加值1.53億元,同比增長2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2億元,同比增長16.6%,人均消費6519元。按城鄉劃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9.20億元,同比增長43.9%;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6.92億元,同比下降6.98%。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14.28億元,同比增長19.3%;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1.84億元,同比下降1.5%。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59億元,同比增長6.5%。
全年財政總收入8.93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9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稅收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10.7%;非稅收入0.98億元,同比增長5.5%。財政總支出28.32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29億元,同比增長7.4%;教育事業費支出5.59億元,同比增長2.8%;科技服務支出0.46億元,同比增長6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8億元,同比增長59.5%;醫療衛生支出3.35億元,同比增長9.7%;節能保護支出1.08億元,同比增長40.1%;住房保障支出0.86億元,同比下降65.3%。財政八項支出合計17.75億元,同比增長19.9%。
全年金融保險業增加值2.89億元,同比增長8.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04.56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住戶存款74.55億元,占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的比重為71.3%;非金融企業存款18.02億元,比重為17.2%;廣義政府存款11.99億元,比重為11.5%。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8.04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住戶貸款43.03億元,同比增長19.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5.01億元,同比增長75.6%;貸款增速高於存款增速29.7個百分點。

文化


道真苗族

苗族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古代有“九黎”、“三苗”等稱謂。漢以後,大部分聚居於湘鄂川黔毗鄰地區的武陵郡,與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其它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武溪蠻”,唐宋以後,逐漸作為單一族稱出現。道真自治縣境內苗族多數是明代從湖廣、川東、貴陽、遵義等地遷入。清《黔南識略》記述正安州(轄今道真)的苗族為“花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按該族人民意願,統稱為苗族。
1982~1984年識別少數民族成份期間,恢復31個姓氏為苗族。申報苗族的人口為38475人,1987年成立自治縣時為46110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為56817人,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為89567人,2007年末96918人。主要分佈在北部和中部地區。
苗族的房屋多在灶房一角另設“火鋪”,四邊各長五尺,高兩尺,以石、磚嵌爐,火爐上置鐵三角或掛鉤煮食物,四周安木凳或草墩,供家人圍坐烤火或進餐。
苗族愛食酸酢菜肴,常挖野蕨制澱粉(俗稱蕨巴)做蓑衣飯。舊時結婚,婚後三天回娘家探視,然後才同宿。
 在喪葬方面,為死者穿洗時,至親迴避,說聽到洗屍水響,“主窮”;舊時還要將洗屍水分灑兒女身上,說“主富”;若兒女無法到齊,則將洗屍水於屋內屋外各傾一半,寓意內外齊發。為死者穿洗畢,在堂屋一角撲放兩碗,扶死者坐立並雙腳踩碗,孝子跪於前燒老袱紙,每歲燒一合或一張,洗屍帕隨袱紙焚燒,觀帕灰所現花紋,傳說可以預測後世興衰。

道真服飾

清代以前,各族人民多以家織麻布以土靛染青藍二色制衣,質粗耐牢。男著圓領或矮領長衫,斜襟布紐5至7粒不等,長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帶,勞動時撩衣前後一角,扎於腰間,褲子通體大,異色布上褲腰,褲桶至踝,打褶,束於腰間。貧富差異明顯,富者,以渝、涪二州進絲綢縫製衣褲,或購進成品,不論身長衫或對襟短衫,均外罩團花馬褂,四季有別,冬著皮裘。民間珍藏的
道真服飾
道真服飾
青緞子男裝,衣領周圍和襟邊均鑲有約一寸寬的花邊,腳褊、衩褊都嵌牙子,布扣12顆;貧者,衣不蔽體,有的衣裳補釘多不勝數,俗稱“千疤衣“,即使有件像樣的,走親訪友或趕集臨時漿洗,有“穿等乾衣服”和“會客衣”之說。高山地區,冬天背“蓑衣韃”,多用布或棕縫製,既可禦寒,也作背背篼時墊背。女衣短裝,抄襟,綴花邊。服式有“大鑲滾”、“小鑲滾”、“便服”之分,多為月白或翠綠色。“大鑲滾”袖大且短,用異色布做外托肩,前襟邊和腳褊都鑲有約3寸寬的花邊,稱“嵌牙子”或“筘雲子”,領口和袖口滾兩三道重疊邊,謂之大鑲大滾,故名“大鑲滾”,釘銅扣或珠扣。“小鑲滾”與“大鑲滾”略同,僅花邊料窄,約1寸。此二種皆為禮服,多在莊重場合穿戴。“便服”,即無鑲無滾,僅前襟邊繞一道“花便線”或“拐腳便線”,布紐扣。喜拴花圍腰。中上人家在莊重場合除穿正褲外,另套“提褲”(亦稱“腿褲”),雙層,緞面布里,腳褊用綉有多種圖案的花邊滾邊。仡佬族先民喜穿通(桶)裙,無褶,夾層,多為黃緞面、麻布里,用青緞嵌腳褊和豎嵌作條直褊,前後幅當中兩條褊,稍寬,褊間綉“蝶戀秋菊”等圖案,其餘褊間綉有朵朵小花。苗族先民喜“百褶裙”。清末,梅江苗族張姓於宗祠祭告祖先後,改穿褲子。女褲腳稍短,褲管較小,褲管小邊有三道花邊,寬窄不一。

地方特產

黃金豆腐黃金豆腐(又名觀音豆腐,神仙豆腐),它是一種獨特的涼粉。凡是夏天,仡佬族群眾都會用它來招待賓客。製作這種豆腐的主要源
黃金豆腐
黃金豆腐
料是生長在山坡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一種特產。是道真仡佬族苗族同胞在加工豆製品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產品,它以味道鮮美可口著稱,並能與多種食物混合做成不同的飲食。產品己銷往重慶、四川、武漢、上海、深圳、廣東、海南、江蘇、貴陽、遵義等地。

交通


道真縣是一個以公路交通為主的自治縣。
截至2017年底,道真縣公路通車里程2467公里。年末擁有客運車輛126輛,城內公共汽車26輛;道路客運線路82條,其中縣內線路71條。
2018年,全年客貨運量493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8%。客貨運周轉量82396.4萬噸/公里,較上年增長28.1%,其中客運周轉量247224萬人/公里,較上年增長36.5%;貨運量周轉量57674萬噸/公里,較上年增長24.9%。

社會


教育

截至2017年底,道真縣各類學校90所,比2016年減少2所;專任教師3135人,同比下降3.4%。在校學生4.90萬人,同比下降5.1%。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99.31%,同比上升12.6個百分點;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10.16%,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本年新增校舍面積1.06萬平方米。

文藝

截至2017年底,道真縣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總藏量13.7萬餘冊;民族文化展覽館1個;網路電視信息接收站1座。有線電視用戶4.16萬戶,農家書屋83個,文化廣播建設投入金額815餘萬元。

衛生

截至2017年底,道真縣有衛生醫療機構181個,專業技術人員753人,職業醫師251人,註冊護士524人。其中村級衛生機構102個,鄉村衛生人員315人。醫療機構床位1443張。

郵電

截至2017年底,道真縣有電話用戶29.89萬戶,同比增長19.4%。網際網路用戶4.1萬戶,同比增長169.8%。

旅遊


仙女洞
道真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道真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仙女洞位於仙女洞自然保護區內的芭蕉山東北坡,距縣城約60公里,下臨梅江,為石灰岩溶洞。下洞瀕臨江岸,洞口寬敞,有一高10餘米的鐘乳石柱,狀似仙女亭亭玉立。中洞海拔700米,距下洞高約220米,洞口高3米,寬6米。上洞海拔1050米,傳洞中藏有兵書寶劍。
陽溪茶條壩
陽溪茶條壩屬中山槽谷型草場,海拔1580米。草場呈狹長型,面積5000畝,草場四周群山環抱,空氣清新。
道真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道真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道真縣北部,東西寬42.04公里,南北長24.82公里,總面積26990公頃。2001年4月13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以銀杉、黑葉猴及其棲地為主要保護對象。
洛龍國家生態公園
洛龍國家生態公園是貴州首個國家生態公園,位於道真自治縣洛龍鎮北部,距道真縣城67公里、重慶市武隆縣城32公里。

代表人物


熊先煜
熊先煜(1913-1999),字繼璜,仡佬族,三橋永錫人。抗日戰爭爆發后,入黃埔軍校洛陽分校第四期,繼入陸軍大學第五期。軍校畢業后,曾任參謀主任、處長、團長、49軍275師參謀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軍區司令部參議、重慶步校軍事教員、重慶市文史館館員等職。1999年9月18日逝世,享年86歲。
劉家華
劉家華(1910-1985)出生於大磏鎮大磏村上場口。1934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2軍團的第4師第11團第2連的班長。193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西北軍政委員會授予“人民功臣”稱號。1951年4月,調貴州遵義專區鹽務局任局長。1955年8月後,歷任貴州省鹽務局副局長、省商業醫院院長等職。1980年底,劉家華同志離取休養。1985年,因病醫治無效逝世,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