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墊
鋪墊
鋪墊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pū diàn
釋義:1、鋪放襯墊。
2、指鋪襯坐卧之具的墊子。
3、指打通宮廷關節的財物。
4、商店﹑作坊在營業﹑生產上應用的器具雜物的總稱。
5、也可指寫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的基礎性描寫。為後文埋下伏筆。
鋪墊
pū diàn
1、鋪放襯墊。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一折:“我則見柳垂綠線草鋪茵,星撒殘碁月掛輪,石上鹿皮鋪墊的穩。”
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御道用文磚亞次,暫用石工,餘照二十二年定例,用土鋪墊。”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墓坑很大……坑內再圍置和鋪墊木材作木槨。”
2、指鋪襯坐卧之具的墊子。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容園》:“初到揚州,居旅店中,湫隘囂塵,不可言狀。州縣官以六塊鋪墊,兩合紗鐙,了之而已。”
《傳統相聲集·開粥廠》:“一把紅頭繩兒,一包年飯果兒,二百大燈錢,一個鋪墊兒。”
3、指打通宮廷關節的財物。
明 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一物之進,自外達內,處處必索鋪墊,一處不飽其欲,物不得前也。”
4、商店﹑作坊在營業﹑生產上應用的器具雜物的總稱。
駱賓基《父女倆》:“香姐兒 除了種著土改剛分到手的三畝土地之外,從丈夫手裡還繼承了做豆腐的全套鋪墊。”
鋪墊,也可指寫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的基礎性描寫。
劉鶚《絕唱》中為了寫白妞王小玉的精妙絕唱,在開頭的4段里寫了戲院的盛況、琴師、黑妞及品評人對黑妞與白妞的比較,這些都可以看做是為下文的主要描寫對象---白妞的一種文學鋪墊,一種烘托手法的運用。
行將來臨的事物的襯托。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裡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再如,王周生的作品《這不是一顆流星》開頭寫“我”和孩子在體育館看戲熊,熊的出現,孩子異常激動,“我”奇怪,讀者也好奇:孩子見了熟悉的熊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呢?接著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驚,“我”對孩子的訓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內心深處的隱情:要給阿婆做熊皮手套。讀者這時才恍然大悟,為孩子純樸天真的心靈由衷地感動。“熊”這個物件,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絕妙的鋪墊。
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這樣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例如《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出場就布置了鋪墊過程。先是水鏡先生司馬德操感嘆劉備手下空有關、張、趙雲等“百人敵”的勇將,而獨少運籌帷幄之謀臣、統帥。一句話擊中了劉備的心病。接著他向劉備介紹了“卧龍”先生,為諸葛亮的出場鋪下第一塊基石。接下去是徐庶出輔劉備,旗開得勝,擊敗了曹軍,印證了水鏡先生判斷的正確。只可惜一仗之後徐庶就被曹操騙走,這才有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情節。劉備這時才知道“卧龍”先生原來就是諸葛亮。劉備以前到處碰壁,現在有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更體會到“左右不得其人”的致命弱點,於是接下去便是三顧茅廬,一而再,再而三地請諸葛亮出山,等氣氛醞釀足了,諸葛亮才登場亮相。這種鋪墊不僅刻畫了人物的隱士風度,也滿足了讀者的審美需求。
學習必修五《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探究敘事類文學作品的“蓄勢”藝術,課下有學生問:“伏筆”與“鋪墊”有什麼區別?
不妨先舉幾個“伏筆”的例子。
例一,冰心的作品《小桔燈》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牆上的電話,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將和這兩件物件有聯繫。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動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牆上的聽話器”,原來,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想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這些物件的提前出現,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例二,都德的《最後一課》,文章開始寫小佛朗士上學路上看到許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麼,並且交代最近一些壞消息都是從那兒傳出來的,作者還順便列舉幾例,如徵發啊,打仗啊等等。那麼今天是什麼消息呢,小佛朗士沒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暫不交代,我們讀者也不知道。任情節向前發展,待到上課時,韓麥爾先生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阿爾薩斯和絡林已被普魯士士兵侵佔,韓麥爾、小佛朗士他們就要淪為亡國奴時,小佛朗士恍然大悟,為什麼布告牌前會有那麼多人,今天布告牌上什麼消息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設置伏筆,使情節波瀾起伏。
例三,莫泊桑的《項鏈》一文前部分寫借項鏈時,佛來思節夫人把項鏈收藏在很顯眼的地方,暗示它並不貴重,丟項鏈向珠寶店老闆打聽時,老闆稱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項鏈。至結尾處寫道“項鏈是贗品”。顯然,為使這一結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作者在上文給了必要的暗示。而這些暗示,其目的都不在於“襯托”結尾的“意外”,而僅僅在於使這“意外”的結尾更加“合乎情理”。這正是伏筆的作用。
例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接管草料場一節,“老軍指壁上掛一個大葫蘆,說道:‘你若買酒吃時,只出草場投東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寫老軍絮叨之態,閑帶出葫蘆,當時看是為了買酒,實則是為了引出山神廟。“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銀子,把花槍挑了酒葫蘆”,看時只道天寒手冷,實則是為後來殺人時可立即使槍埋下伏筆。林衝進了山神廟,“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這個細節描寫為下文“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著了”埋下伏筆,陸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廟外邊看火邊說話,林沖躲在廟內聽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再看看幾個“鋪墊”的例子。
例一,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文章開頭寫家境貧窮,“父親”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親”變賣典質,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貧寒。接著又寫到“父親”親自到車站送別,和車夫講價錢,上車給“我”挑選座位,並幫我鋪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寫這些要表達的意思有二:一是要告訴讀者家裡這樣窮,可是“父親”還是讓“我”穿好,從後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證明這一點;二是告訴讀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生活壓力這麼大還是不顧一切來照顧“我”,可見父親對“我”是怎樣一種關愛之情。實際上作者寫這些時,自己感情也已在醞釀蓄積,帶動讀者醞釀蓄積感情,待到寫父親蹣跚過鐵道,爬上爬下去買橘子給“我”解渴時,“我”感激父親、理解父愛這種激動的心情就一發而不可收。作者感情進入高潮,作品內容也進入高潮。這就是鋪墊的效果。
例二,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裡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例三,王周生的作品《這不是一顆流星》開頭寫“我”和孩子在體育館看戲熊,熊的出現,孩子異常激動,“我”奇怪,讀者也好奇:孩子見了熟悉的熊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呢?接著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驚,“我”對孩子的訓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內心深處的隱情:要給阿婆做熊皮手套。讀者這時才恍然大悟,為孩子純樸天真的心靈由衷地感動。“熊”這個物件,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絕妙的鋪墊。
例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開篇先寫林沖滄州遇舊,接下來寫李小二獲得陸虞候等來到滄州的消息和林沖買刀尋仇的情節,前者就是為後者做鋪墊的,使得故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逐步向高潮發展。
由上面例子,可見“伏筆”與“鋪墊”有三個方面的不同:
1.從形式來看,用作伏筆的,言語不多,有隱含性,不注意看不出來,所以,伏筆一般是“細節”;用作鋪墊的,語句較多,可以鋪陳,如情節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現人物的景物環境描寫,它沒有隱含性,一看就知道是為了下文的鋪墊。
2.從運用來看,伏筆與下文照應的“點”有一段距離,甚至是文首與文尾;而鋪墊一般是緊接著,如前面寫環境景物,接著就寫人物。
3.從作用來看,伏筆主要是謀篇布局即結構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後照應,結構嚴謹;鋪墊是寫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對內容起作用,比如推動情節,突出人物,等等。
使用“伏筆”與“鋪墊”應注意以下幾點:
有伏筆必有照應,如果你在開頭提到了槍,那麼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開槍,不伏不應是敗筆,只伏不應同樣也是敗筆;伏筆要埋伏得巧妙,切忌刻意、顯露,伏筆一般做到別人無法輕易覺察到,要做到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伏筆要有照應,但前後不宜緊貼,如果伏筆前後貼得過近,反而會使文章顯得呆板,讀起來反而會顯得枯燥。
鋪墊的特點是為主要情節蓄積醞釀的過程;鋪墊的作用是主要情節的基石,能增加情節張力,製造懸念使情節具有合理性;鋪墊的原則是引而不發、自然合理。
當然,有的時候“伏筆”和“鋪墊”兼而用之,是很難嚴格地區分開的,“伏筆”即是“鋪墊”,“鋪墊”也是“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