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文德的結果 展開

石文德

五代楚國官吏

石文德,廣東連縣(今廣東連州市)人。博覽經史,經目不忘。素不善草隸詩律,一日得晉帖數紙,及閱殷璠詩選摹仿久之,迥出儔輩。《十國春秋

人物生平


石文德(904—990年),28歲左右遷連州平合鄉(今沙坊村)。自幼博學強記,自學成材。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楚王授水部員外郎,后因直諫被貶,充融州(今廣西融縣)副使。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逝世,墓在連州市西岸鎮西岸村東南雁塘。善詩文,撰有《大唐新纂》十三卷傳世。
1、后唐昭宗天佑元年(甲子年,公元904年),石文德出生
2、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間(公元930-934年),石文德28歲左右,遷平合鄉 (今廣東連州市沙坊村)
3、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石文德34歲。是年,“秦國夫人彭氏薨,文昭傷悼,乃命有文學者各撰輓詞,文德亦獻十餘篇,其一聯云:‘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
4、公元938年之後,石文德承製授水部員外郎,充融州(今廣西融縣)刺史。
5、石文德晚年,撰《大唐新纂》十三卷。
6、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石文德逝世,葬連州西岸東村南雁塘。

人物故事


閱讀《後漢書》 挑錯百餘條
家境貧寒,石文德沒有機會進書院。可是他憑超乎常人的求知慾望,煉就其非凡的領悟力,成就其善於思考的個性。
石文德出生於後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自幼便愛讀書。怎奈家道貧窮,沒有機會接受名師的教導,一腔讀書夢,就在少年時期追隨私塾學童的朗朗書聲中萌發。石文德愛讀書,可謂如饑似渴。但凡可以借到的、找到的書籍,哪怕只有片言隻語,他都認真吟誦,誦記於心,憑著聰穎的天性和過人的領悟力,對每一本書闡述的要義有自己獨立的見解。20歲時讀范曄的《後漢書》,摘錄其中語病數百條,一一加以辯證。對此,《五代詩話》比較詳盡地作了記載:石文德……讀范曄《後漢書》,摘其瑕瑩數百條辯駁之,識者謂史通不能過也。《後漢書》是當時讀書人公認的經典之作,石文德年紀輕輕就敢於對前人的不足予客觀的研判,難怪當時的讀書人稱之為奇才。
石文德沒有機會進書院,不熟悉書法、詩詞的章法。偶然的機會,從一個讀書人遺棄的破箱子中得到一本晉代書法字貼和《殷璠詩選》,用心臨摹書法技巧,潛心領悟詩詞格律,進步神速。創作的詩詞,無論立意還是布局謀篇,超越同時代的讀書人。
雖有讀書改變命運的大志,怎奈家貧,沒有足以支撐他參加科舉考試的經濟實力,也找不到可以推薦他參加科舉的賢人,只能邊耕讀,邊尋找改變自身命運的機遇。
五代十國戰亂頻繁,石文德欲逃離戰亂,尋找安居的家園。從甘肅武威一路南下,沿荊楚古道到達連州,乘坐小舟上溯湟川支流西溪直至石角垌,石角垌秀麗的田園風光終於讓他止步,落腳平合鄉(今西岸鎮奎池村委會榕樹坪村),后搬遷沙坊。
連州市檔案局保存的咸豐11年重修的《石氏族譜》記載:太祖石文德於五代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間(公元930-934年)從武威郡卜基於茲沙坊平合鄉(今西岸鎮奎池村委會榕樹坪村)。
奔波荊楚地 貌丑遭冷落
端午節,石文德賦《艾虎》長篇詩歌,天策府學士劉紹禹閱后稱讚:“文德當於文苑之雄也!”
石文德不甘空負一身經世的才情。為了一展平生抱負,他再度北上長沙,感受到長沙濃厚的“重士”、“崇文”的氛圍,留下來爭取實現抱負的機會。
當時的長沙,為馬殷的兒子馬希范執政,這馬希范與他木匠出身的老爸不同,喜歡附庸風雅,仿照唐太宗李世民設天策府文學館,大量網羅人才,意欲輔助其振興“馬楚”大業。石文德因此多次投書,獻詩文求見。馬希范認為石文德身份卑微,又“形質寢陋短小”(《五代詩話》),不耐煩地將他拒之門外。
落魄的石文德流落長沙街頭,饑寒交迫。楚王馬希范的弟弟馬希廣比較看重有學問有才情的讀書人,了解石文德的遭遇,將其收留在家中。馬希范知道后,追著弟弟罵:“難道我還不如你識人才?”還要當著大眾的臉,羞辱石文德,然後把他趕走。
憑著紮實的知識基礎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石文德沒有因為馬希范的屢次冷落而墜志,仍然保持追求理想的熱忱,積極參與長沙文人學士的各種活動。一年端午,石文德在文人學士聚會中賦《艾虎》長詩,當時“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的劉紹禹細讀之後,讚賞有加:“文德當於文苑之雄也!”極力向楚王舉薦石文德,楚王先入為主,不樂意接納石文德。
月沉湘浦冷 花謝漢宮秋
楚王驚嘆道:“文德負有此才,君但以貌而息之,乃不如南宮小兒卻能知人耶!”授石文德為水部員外郎,賜其鄉為“儒林鄉”
五代十國時期的楚國,是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楚”(南楚、馬楚國、馬楚政權),長沙府王都。馬楚全盛時,轄地極為廣闊,共22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3節度使,包括了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廣東北部的一部分地區。
馬楚政權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使人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經濟上,採取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茶業、提倡紡織、通商中原等措施,累積了財富,使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馬希范在位時,縱情聲色,奢侈無度。天策府也是他與姬妾鶯歌燕舞的場所。馬希范最寵幸的秦國夫人為郴州剌史彭玕之女,馬希范繼任王位后,彭氏累封為秦國順賢夫人。不幸是,秦國夫人紅顏薄命,花樣年華便香消玉殞。這馬希范也算一個情種,傷心之餘,在學士文人中徵集輓聯以示哀悼,並表示重賞輓聯寫得好的人。
天策府學士們不遺餘力,欲盡展畢生才華,石文德亦獻輓聯十餘章。輓聯評比時,一副輓聯勾起馬希范這位多情種痛失愛妃的愁緒:“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細問之下,得知這副撼動他心靈的輓聯的作者,竟是被自己多番羞辱的石文德。他終於自省:“文德負有此才,吾但以貌而息之,乃不如南宮小兒卻能知人耶!”把這副輓聯評為第一。
楚王馬希范坦陳自己以貌取人之過,授石文德為五代楚水部員外郎,對石文德甚為信任,賜石文德家鄉為“儒林坊”。
直諫斥奢侈 被貶充融州
楚王建豪華宮殿,石文德毅然上書六諫,痛陳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會令耕民窮困而陷入盜寇之流,危害楚之根基。
石文德生性耿直,之前沒有因貌丑而卑躬屈膝,當官后更沒有趨炎附勢,曾多次在楚王面前直言相諫。同僚認為他不懂為官之道,性格和姓氏一樣“硬”。因此石文德說道:“寧方為我,不圓為卿,子不見石上可補天,下足攻玉耶?”
有趣的是,馬希范、馬希聲這雙胞胎兄弟在“馬楚”時代一樣以“奢侈”揚名:馬希聲聽說梁太祖愛吃雞,認為有身份有地位有財勢的人就應該吃雞,每天令膳房大批殺雞,用雞的精華部位做出精緻的膳食,供他享用。這位滿腦子吃“雞”高貴的蠢寶,中了荊南高季昌的離間計,除掉高郁,令馬楚痛失一員猛將,危害了馬楚的根基。《新五代史》評價“希聲素愚”。
馬希聲的奢侈在捨得吃雞,馬希范的奢侈則在一門心思蓋高樓。他下令建造的首個宏偉工程是天策府。天策府是一座總體建築,府內有天策、光正等16棟樓,天策、勤政等5座堂,壯麗前所無比,其大門、欄桿都用金玉裝飾,牆壁上塗的全是當時十分珍貴的丹砂。天策府中還建有九龍殿,有八條巨大的龍繞柱,馬希范的座位就在八龍正中間,他認為自己也是一條龍,遂給這座大殿取名“九龍殿”。馬希范建造的另一個避暑行宮會春園佔地數百公頃,磚瓦雕飾都做成鸞鳳的形狀。建超豪華宮殿,直接在老百姓身上搜刮,強行額外徵收大量賦稅,以致民怨鼎沸。
天策府學士對楚王的做法大都作詩獻媚,歌功頌德。唯有石文德看到楚王朝的內憂外患,毅然上書六諫,痛陳楚已陷兵戈之險境,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會令耕民窮困而陷入盜寇之流,危害楚之根基。他在上疏中寫道:“夫農為民本、食為民天,今廣取皮革,牛囤虛空,耕民逃竄,轉為寇盜……巨木售於異邦,使者恣為奸利,陸轉水運,雇募尤難,一木之費,至逾百萬,道路嗷嗷……”
石文德所奏本是實情,卻大傷了楚王的面子,他一怒之下差點把石文德殺了。好在劉紹禹幫著說了不少好話,最後才把石文德貶到了融州(今廣西柳州市融水縣)為副使。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公元947年,即石文德“上書切諫”事件后不久,馬楚政權的財力幾近耗盡,民怨鼎沸造成朝臣意見分歧,馬希范的身邊又少了可以分憂的臣子,過重的心裡壓力,加之素來荒淫無度,最終病重身亡。
自此,馬楚政權陷入了骨肉相殘爭奪王位的慘劇,史稱“五馬爭槽”。951年,南唐乘馬楚內亂,派大軍入湘,平定叛亂,馬楚王朝灰飛煙滅。
代有人才出 家訓傳千年
回復平民身份的石文德,深知為人勤稼穡才能“安身立命”,善讀書才能“知理識義”,把“以耕輔讀”作為家訓,對推進社會的文明行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馬楚王朝的滅亡,是石文德意料之中的結果。他從融州辭官回到家鄉沙坊隱居,每日詩書自娛,一直活到87歲高齡。著有《唐朝新纂》十三卷傳世。
在家鄉,石文德主張耕讀並重,在節衣縮食之餘不忘勉勵子孫後輩勤於讀書求學,建立家訓要求以耕輔讀。開墾良田數十畝,特設10畝為“祭祀紀念田”租憑出去,其收入供族中弟子求學所用。家訓流傳千百年,沙坊村積澱了厚重的耕讀文化,成為振興家族的精神內核,在推進社會的文明行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石氏家族因此文運興盛,人才輩出。
同治年間的《廣東通志·山川略·水利》曾記載石文德後裔修水利的業績:元至治二年,鄉人石德叟築官陂。官陂扼沙坊垌之咽喉,把大龍河水作了合理的分流,引進了一股活水,繞沙坊村而過,村子因水的滋潤,茂林秀樹,花果滿園,村南、村北的大片土地變成肥沃的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