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三藏
巴利語三藏
巴利語三藏是現存最古老、最系統的佛教經典。該經典卷帙浩繁。律藏主要涉及僧團的規則和比丘、比丘尼的日常生活戒律。
目錄
巴利語三藏,巴利語是古代印度的一種俗語,屬於中古印度雅利安語,辭彙和語法很接近梵語和吠陀語。“巴利”(Pali)一詞原意是“經典”,大約14世紀以後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稱。佛教自公元前三世紀傳入斯里蘭卡后,巴利語三藏於公元前一世紀在斯里蘭卡阿褥維訶羅錄寫成文。公元五、六世紀,印度著名學者覺音(Buddhaghosa)前往斯里蘭卡,撰寫了許多巴利語佛經註疏,還把許多僧伽羅文佛經註疏譯成巴利語。此後,巴利語三藏及其註疏完整地保存至今。巴利語三藏是現存最古老、最系統的佛教經典。該經典卷帙浩繁。律藏主要涉及僧團的規則和比丘、比丘尼的日常生活戒律,包括《經分別》、《犍度》和《附錄》三大部分;經藏主要涉及佛陀及其弟子宣講的佛教教義,包括《長尼迦耶》、《中尼迦耶》、《雜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小尼迦耶》;論藏主要是論證和闡述佛教教義,包括《法集論》、《分別論》、《論事》、《人施設論》、《界論》、《雙論》和《發趣論》。佛教經文經常採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動的譬喻闡發教義,所以,不少經文含有文學成分或帶有文學色彩。最著名的有:《法句經》、《上座僧伽他》、《上座僧伽他》、《佛本生故事》和《經集》。《法句經》(Dhammapada)是一部格言詩集,共有423首,分成26品,每品大體圍繞一個主題。這些格言詩主要是關於佛教倫理道德的教誨。《上座僧伽他》(Theragatha)和《上座尼伽他》(Therigatha)是兩部詩集。《上座僧伽他》是比丘創作的詩歌,共有107首,1200多頌;《上座尼伽他》是比丘尼創作的詩歌,共有73首,500多頌,兩者都是描述宗教生活、表達宗教信念和抒發宗教感情的。略有不同的是《上座僧伽他》側重表現比丘修行生活的精神體驗,而《上座尼伽他》則側重表現比丘尼個人的生活經歷。《佛本生故事》是一部龐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講述佛陀釋迦迦牟尼前生的故事,共收547則,在佛教地區廣為流傳。《經集》(Suttanipata)是《小尼迦耶》中一部重要的經文,它保存了許多最古老的佛教詩歌,作為佛教詩體文學,其地位僅次於《法句經》。《經集》共分五品、七十二章,主要內容是宣傳佛陀的倫理教誨,而且這些教誨都是針對個別的佛教徒,而不是針對僧團。描述的是早期佛教徒各自隱居的生活情景,是研究原始佛教的重要資料。郭良鋆直接譯自巴利文的漢譯本準確精細,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