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科

膜翅目蜜蜂科動物

蜜蜂科(拉丁學名:Apidae)蜜蜂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針尾部(Aculeata)、蜜蜂總科(Apoidea)、蜜蜂科(Apidae)、蜜蜂亞科(Apinae)、蜜蜂屬(Apis)。

簡介


蜜蜂是一類有嚴格社會性生活的昆蟲。同一巢中,形態、職能各不相同,各司其職。
本科世界上約知有3500種,我國已記載有303種。蜜蜂因飛舞花間,為多種農作物傳粉作媒,使之增加產量,為人類生存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蜜蜂在築巢、釀蜜、育兒過程中所生產的王漿、蜂蠟工蜂體內的蜂毒,都是極其寶貴的中藥材。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云:“蜂尾垂鋒,故謂之蜂,蜂有禮范,故謂之螢。”禮記云:“范則冠而蟬有矮”,化書云:“蜂有君臣之禮,是矣”。
從以上的記載可見,我國2000多年以前,已經知道蜂,並且也已經食蜜。在公元前一二世紀所著的《神農本草經力上則把“蜂蜜”和“蜜蜂”列為上品,並說:“生岩石者為石蜜”,可見2200年前人們已經把蜜作為藥用。

形態特徵


體小型到大型,長2~39mm。多數體被絨毛或由絨毛組成的毛帶,少數光滑,或具金屬光澤;中胸背板的毛分枝或羽狀。雌性觸角12節,雄性13節。前胸背板短,后側方具葉突,不伸達翅基片后胸背板發達。翅發達;前、后翅均有多個閉室,但前翅翅室變化大,亞緣室2~3個;前翅上有1徑褶穿過1m-Cu橫脈上的氣泡(在其他細腰亞目中穿過M脈);后翅具臀葉,常有軛葉。雌性腹部可見6節,雄性7節。

簡述


蜜蜂科
蜜蜂科
蜜蜂科包含有熊蜂屬、麥蜂屬、無刺蜂屬、壁蜂屬、切葉蜂屬、蜜蜂屬等。蜜蜂屬等蟄人會因為倒鉤刺掛住而死亡,但熊蜂屬等不會。

科屬構成


蜜蜂科
蜜蜂科
蜜蜂屬下由9個獨立種構成:西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東方蜜蜂、黑小蜜蜂、黑 大蜜蜂、沙巴蜂、綠努蜂、蘇拉威西蜂。根據進化程度和酶譜分析以西方蜜蜂最為高級,東方蜜蜂次之,黑小蜜蜂最低。其中黑小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大蜜蜂、沙巴蜂基本以野生狀態生存著為植物授粉作貢獻;而中華蜜蜂、西方蜜蜂多以生產用蜂種,普遍為人類飼養。從狹義上指蜜蜂屬尤其指家養的義大利蜂、中華蜜蜂、歐洲黑蜂(包括我國的東北黑蜂伊犁黑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
蜜蜂科
蜜蜂科
義大利蜂約長1.2厘米,喙長約6.5毫米,頭和胸部有短而硬的毛,顏色各異。頭部有兩個大複眼和3個單眼,視力強。還有一對能感受氣味的觸角。

群體成員


蜜蜂科
蜜蜂科
蜜蜂為社會性昆蟲,居於蜂巢中。群體中的成員分為3級:工蜂是不發育的雌蜂,有螫針;蜂王比工蜂大,也有螫針;雄蜂也比工蜂大,無螫針。蜂王終生產卵,蜂王的卵與雄蜂的精子結合而發育的為雌蜂,工蜂在群內長時間失王的狀態下也會產卵,但是無受精的卵則發育為雄蜂。蜂王並非孵出來就是蜂王,而是由工蜂唾腺產生的王漿餵養后才成為蜂王。卵經過3天孵化成為幼蟲。起初喂以王漿,但後來只給未來的蜂王繼續喂王漿。幼蟲長成后化作蛹。羽化時間不,蜂王為16天羽化,工蜂3周,雄蜂比工蜂晚幾天。蜂王羽化后互相爭鬥,直到在蜂房中只留下一個。新蜂王又攻擊老蜂王,老蜂王便帶領一群蜂離去建立新的蜂群。
蜂巢由一系列蜂房組成,蜂房有兩層六邊形巢房,由工蜂體內產生的蜂蠟構成。蜂房貯藏食物——蜂蜜、花蜜及由花粉做成的“蜂麵包”蜜蜂在巢室內產卵,幼蟲在巢室中生活,營社會性生活的幼蟲由工蜂餵食,營獨棲性生活的幼蟲取食雌蜂貯存於巢室內的蜂糧,待蜂糧吃盡,幼蟲成熟化蛹,羽化時破繭而出。家養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蟲、蛹或成蟲越冬。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採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較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濕等。蜜蜂的築巢本能複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蜜蜂類的地理分佈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佈。

分佈


全世界均有分佈,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

功用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據美國報道,蜜蜂為洋蔥傳粉增產效果甚為明顯。養蜂釀蜜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人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飼養中蜂。目前世界上大約有蜜蜂5000多萬群,年產蜂蜜60萬噸左右。蜂蜜是人們常用的滋補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稱;蜂王漿更是高級營養品,不但可增強體質,延長壽命,還可治療神經衰弱、貧血、胃潰瘍等慢性病;蜂毒對風濕、神經炎等均有療效;蜂蠟和蜂膠都是輕工業的原料。通常情況下,一隻工蜂一天外出采蜜40多次,每次采100朵花,採到的花蜜只能釀0.5克蜂蜜。采蜜時它們停在花朵中央,伸出管狀“舌頭”吸取甜汁。回到蜂巢,再將花汁吐在一個空的蜂巢中,晚上再把甜汁重新吸到體內進行釀造,然後再吐出,再吸進去,如此吞吞吐吐,要進行100到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蜂蜜還將花粉帶回巢,作為自己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