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石器文化
人類物質文化發展的階段
細石器文化是指以使用形狀細小的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用打擊法打出的細石核、細石葉及其加工品。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盛行於中石器時代。這種石器長度一般在2—3厘米,常見器形有石葉、石鏃、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鑽或刮削器,也可鑲嵌在骨梗、木柄上作複合工具使用。
黃土高原多處發現該時代文化遺址,如陝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細石器文化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說,東亞的細石器要早於西歐的細石器,性質也有差別。因此細石器不能完全歸結於全新世人類石器普遍的小型化趨向,有人把中國早期華北細石器傳統分為下川類型和虎頭梁類型,並認為前者來自於華北地區,後者來自於貝加爾湖地區。
細石器工業中壓制剝片技術因素很可能是來自於久克台文化或水洞溝文化的勒瓦婁瓦技術,而這一技術源於中東;而細石器的使用方式、小型化的特點是兼采了華北小石器的特色。在金斯泰洞穴,考古學者發現了勒瓦婁瓦技術、小石器傳統和細石器文化三者混存的現象,說明很可能存在這種技術上的混合,從而催生了細石器文化的產生。
寧夏中衛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日前在中衛市沙坡頭附近的荒漠沙丘地帶考察后發現,這裡存在一處距今約3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
遺址位於一處東西長約1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台地之上。工作人員考察的主要是風吹沙移后遺物露出地表的區域,大部分區域由於黃沙覆蓋給考古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博物館工作人員第一次考察時在遺址採集到石器50餘件、陶器殘片30多片以及動物頭骨等。石器包括敲砸器、石磨棒、石斧、鑽孔石珠等,陶器紋飾也很豐富,包括粗、細繩紋,划紋等。
在隨後的兩次考察中,工作人員又發現了紅陶及兩塊焦炭狀的黑色石頭,工作人員依此推斷這裡存在一處古代冶鍊遺址,但具體年代不好確認。
據中衛市博物館館長石宇清介紹,細石器時代在各地的起止年代不盡相同,舊石器晚期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甚至奴隸制早期都有可能。寧夏固原細石器數量驚人。許多家庭收藏有數百枚。售價僅僅3--5元一枚。
細石器文化遺址
三道嶺
位於哈密市西80公里的三道嶺鎮。遺址現已被一大型露天煤礦建設消滅。該遺址發現的細石器,包括用礫石打製成的刮削器、細長石片、錐形石核等。細石器的石料主要為瑪瑙和石髓,石器均為地表採集。時代距今一萬年左右。最早發現於本世紀三十年代,曾經被楊鍾建、德日進等調查過。
七角井
分兩個點。第一地點位於哈密市七角井鎮東約七、八百米處。地理坐標:東經91°37′42″,北緯43°29′24″,海拔872米。第一地點又分八個小點,彼此同在一個小的地區範圍,相隔10米或100米間。第二地點位於七角井鎮西10公里左右。文化遺物主要有石核、石片石器及細石鏃、石鑽頭、大量的細石葉、指甲形刮削器等。石核有錐形、柱狀、船底形等。石核石器中有一件束腰帶尖的石斧或稱尖狀器,形制碩大,長達31cm。石斧兩側邊經兩面修整,中部打出凹腰,也可作手斧使用,器型很具特性。七角井遺址的年代距今九千年左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楊鍾建、德日進發現了七角井鎮西10公里的細石器地點,即第二地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以後,先後有史樹青、安志敏、王炳華等先生對七角井細石器遺址進行過調查。七角井遺址先後發現細石器700餘件。
七城子
位於木壘縣大石頭鄉南約20公里處,地處天山北麓低山地段。地理坐標:東經91°08′27″,北緯43°34′42″,海拔高度1700米。文化遺物有石核、石葉、石片石器以及石片等。“細分器型,石核中有楔形石核、半楔形石核、半柱狀石核;石葉有寬、中、細石葉之分,部分為加工石葉;石片石器中有扇形、龜背形、條形、三角形、弧形刮削器。此外還有尖狀——圓刃刮削器及斧形器等”。七城子遺址的年代早於七角井。一九八八年八月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隊調查時發現,採集細石器約160件。
塔克爾巴斯陶
位於木壘縣城東北約32公里處,地屬木壘縣東城鄉雞心梁村二組戈壁牧業點的居住區和放牧區。地理坐標:東經90°30′,北緯44°4′13″。文化遺物有錐狀石核、平柱形石核、楔形石核、圓刃和弧刃刮削器、石片石器、加工石葉等。塔克爾巴斯陶遺址其時代較七城仔細石器遺址為晚,但之間似有淵源或影響關係。一九八八年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隊調查發現。
木壘河
位於木壘縣縣城南郊、木壘河東岸的草地上。文化遺物有:柱狀石核、長條形石片、弧刃或直刃刮削器、三角形凹底鏃,和打制的石錛、刮割器等。石質為燧石、石英、瑪瑙、石英岩等。木壘河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遺址同時發現少量陶片。其時代可能為新石器時代中期。
伊爾卡巴克
位於木壘縣城北約38公里處。地理坐標:東經90°26′25″,北緯44°08′26″,海拔高度約875米。細石器主要有細石核、小石葉、石鏃及石片刮削器等。石鏃通體壓修、造型規整,呈凹底,十分銳利。(按:遺址內尚見彩陶片、磨石及小件銅器,但均屬採集,其彼此關係不明。)其文化面貌略同木壘河遺址,但晚於它。資料待發。該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初,1988年8月昌吉州文物普查隊對該遺址進行過調查。
四道溝
位於木壘縣縣城西南約10公里的東城鄉的四道溝地區。地理坐標:東經90°10′32″,北緯43°46′21″。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村落遺址,面積很大,遺物豐富。其文化內涵,可分早、晚期,為氏族部落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在生產工具方面,是以石器為主,也有數量較多的骨器、陶器和銅器。在石器中,磨製石器占石器總數的78%,而打石器和壓制石器佔22%,石器中的石鋤、石球、石紡輪、磨盤、石杵等的磨製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有一些骨鏃,還發現細石核,石核上有清晰的打剝石片后留下的痕迹。細石核在早晚期文化層中均有發現。四道溝遺址的年代據C14測定距今2400~3000年左右。20世紀80年代初,羊毅勇對其進行過調查。1988年8月昌吉州文物普查隊又對其進行過普查。
細石器文化
迪坎爾
位於鄯善縣迪坎爾鄉迪坎爾村東南約800米處。地理坐標:東經89°54′~55′,北緯42°34′~35′。海拔高度—10米。文化遺物有石核、刮削器、細石葉等。石核中分錐形石核、半圓柱形石核。刮削器以圓刃刮削器最為典型。在採集的遺物中細石葉所佔的比重較大,細石葉一般較寬。石器主要以細石器為主,器型的加工多以打擊法為主,包括直接和間接打擊法,還有的經過壓剝法。根據該遺址不見與陶器共存這一點,可斷定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物。文化面貌與七角井遺址大體相同,1988年8月吐魯番地區文物普查隊調查發現。
克孜勒庫木
位於鄯善縣連木沁鄉丘旺克爾村西南約3公里。地理坐標:東經89°54′~55′,北緯42°50′~51′,海拔高度260米。文化內涵石器很少,石片量較大,比較典型的器物有加工的細石葉、石核、斧形器。斧形器高9.6,最大寬7.5,最大厚2.5厘米。檯面保留礫石自然面弧形。形似寬刃斧、弧刃、刃緣由交互打擊而成。柄部橫剖面呈梯形,刃緣部橫剖面呈三角形。通體縱剖面呈長茄形。調查者從該遺址採集到一些較典型的細石葉和細石核,但見到的是更多的加工過程中打擊下來的石片,這些石片集中並且沒有進一步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由此推斷,這裡可能為一石器加工點,其時代可能屬新石器時代早期。該遺址由吐魯番地區文物普查隊1988年調查發現。
洋海阿斯喀勒買來
位於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阿斯喀勒買來村西北約3公里的戈壁上。地理坐標:東經89°39′~40′,北緯42°48′~49′,海拔高度—37米。文化遺物有石核、尖狀器、刮削器、斧形器等,其中刮削器有鞋底形、五邊形等。斧形器形狀象靴,柄短,刃緣採用交互打擊法製成。該遺址與迪坎爾遺址發現時間相同,其時代為2500年以前。
塔西肯艾熱克
位於鄯善縣魯克沁鎮三個橋村南約1.5公里。地理坐標:東經89°48′~49′,北緯42°43′~44′,海拔高度—6米。文化遺物發現有:橢圓柱狀石核、錐狀石核、細石葉、石箭鏃、小圓形刮削器、圓頭刮削器、雙刃刮削器、敲砸器等,還發現很少夾砂紅陶片。石製品大多數石質為硅質岩。其中的細石葉和細石核為典型的細石器產物。從文化面貌上看,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1988年,為吐魯番地區文物普查隊所調查。
阿克提熱克
位於鄯善縣辟展鄉開契克村東南約800米處。地理坐標:東經90°11′~12′,北緯42°50′~51′。石制器採集到59件,其中有部分是沒有加工和使用痕迹的石片。石器中有扇形刮削器、刀形刮削器、單刃刮削器和雙刃刮削器、尖狀器等。其中扇形刮削器和刀形刮削器較典型。調查者認為,該遺址為新疆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二村
位於鄯善縣東巴扎回族民族鄉二村,在鄉政府東南約1公里。(二村又稱作“闊什土爾”,“闊什”維語意謂“雙的”、“雙重的”,“土爾”是烽火台或瞭望塔的意思,因村裡原有一雙烽火台而得名。)地理坐標:東經90°14′~15′,北緯42°51′。調查者在二村遺址調查時,曾採集到陶片28塊,石製品6件。其中刮削器2件,石片3件,石核1件。陶片以夾粗砂灰褐陶為主。石核呈弧角形長方體,刮削器一件為盤狀刮削器呈橢圓形,另一件為雙直刃刮削器,石片均為石核上打下來的石片,很不規劃。初步推測二村遺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均有人活動。
雅爾湖
細石器文化
阿斯塔那
位於吐魯番市三堡鄉喀爾桑買亥來村西北戈壁礫石地帶。地理坐標:東經89°31′44″,北緯42°50′52″。海拔—25米。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先後有吳震、中科院考古所、西北大學考古專業以及吐魯番地區文物普查隊對阿斯塔那遺址都進行過調查,共採集石器遺物760餘件,石器中有打制石片石器和細石器,打制石器有:石片刮削器、修整石片及石葉、尖狀器、斜歪形尖狀器、錛形器、石核刮削器、石核尖狀器、石核砍砸器等。細石器分為:石核、石核石片刮削器和尖狀器、細石葉刮削器、壓剝法製成的圓形、半圓形、刀形、舌形、雙刃或單刃刀形刮割器。通體壓制的折肩式、柳葉式、三角帶鋌式、闊刃式略呈桂葉形石鏃等。還有琢制石器:磨盤、石球和穿孔礫石墜,及少量夾砂陶片。阿斯塔那細石器遺址的年代屬新石器時代。
位於阿克蘇地區柯坪縣西南,屬柯坪塔格山與艾外衣塔格兩山之間的薩爾干盆地的東緣,在烏旦庫勒泉水匯合蘇巴什河流出口處,古干三角洲階地表面。調查者在此採集細石器標本300餘件。石料一般為灰綠色硅質岩、燧石。石器有細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刮削器邊緣呈鋸齒狀,有細緻加工痕迹。尖狀器尖端可能經常使用,而似乎象磨製痕迹。石核上有明顯的打擊剝落痕迹。而小型不規則片狀石器佔比重較大。這裡發現的石器一般器形都很小,長的約2~3cm,石器碎片散布在數百平方米範圍之內,但不見與陶器共存。有關專家鑒定這是一處細石器文化遺址,材料尚未正式公布,可能為細石器早期遺存點。時代與七角井遺址大體相當。
烏帕爾
位於喀什地區疏附縣烏帕爾鄉西南喀讓古亞爾沖溝北岸的霍加闊那勒和烏帕爾鄉西北索賽厄肯河北岸的蘇勒塘巴俄兩地,實為兩個遺址。霍加闊那勒遺址地理坐標:東經75°31′31″~32″,北緯39°16′30″~31″,海拔高度約1450米。蘇勒塘巴俄遺址地理坐標:東經75°30′29″~30″,北緯39°18′24″~25″,海拔高度1472米。這兩處遺址共採集遺物400餘件。主要是細石器,其次還有陶片、骨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銅器,另外還採集到零星的獸骨。霍加闊那勒遺址簡稱HC,蘇勒塘巴俄遺址簡稱SC。HC遺址發現的細石器有:楔形石核、半錐狀石核、半柱狀石核、柱狀石核、細石葉及小石片、細石葉尖狀器、舌形圓頭刮削器、兩端刮削器、尖狀器、刮割器、稜柱形器和修整石片等。SC遺址發現的細石器有:半錐狀石核、柱狀石核、兩端刮削器、石刀、板狀石器、石錐、圓底桂葉形、凹底石鏃或者尖狀器、修整細石葉等。烏帕爾鄉發現的這兩處細石器不僅地域相近,而且文化遺存相似。從成形的石核和石器看,HC遺址比SC遺址豐富。其中楔形石核、石葉尖狀器和尖端細石葉只在HC遺址有,舌形圓頭刮削器,兩端刮削器也只在HC遺址中發現。有學者認為:這些石器都具有中石器時代石器的特點。烏帕爾鄉發現的HC、SC兩遺址,是目前我國西部地區發現的最西的細石器文化遺址,這裡與蘇聯中亞毗連,從廣義的中亞概念來講,也屬中亞範疇。如果根據SC遺址所見遺物同蘇聯中亞地區典型的新石器時代克爾捷米納爾遺址文化內涵比較來看有些相似。其共同特點均屬非幾何形傳統細石器,同時有石鏃、骨鏃、小銅器,其年代約公元前3000~4000年。但SC遺址明顯晚於HC遺址的年代,可不應晚於新石器時代中期。
巴什康蘇拉
位於于田縣南約77公里處,克里雅河上游南岸的第三台地上,是一處河灣地帶。文化遺物發現有:石核、細石葉、刮削器和石鏃等,另外還有石片。石器以細石器為主,質地為硅質岩和葉岩等。石核有柱狀石核和扁而寬的石核。細石葉一般兩側也近於平行,有單脊和雙脊兩種,橫剖面呈三角形和梯形。刮削器分為圓頭、直刃、凹刃、雙刃等幾種,石鏃分凹底、帶鋌兩種。發現者認為:巴什康蘇拉遺址屬典型中石器時代細石器遺址。其文化年代大約與七角井同期。
野牛泉
位於女若羌縣阿爾金山腹地祁曼格鄉境內。地理坐標:東經87°54′30″,北緯36°53′45″,海拔4530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文化遺物發現有成形石器46件,有楔形細石核、細石葉、刮削器等。這裡的石器標本,總體看製作比較粗糙,石器的加工主要是由劈裂向背面,石核有表現早期特徵的楔形石核。野牛泉遺址的年代大致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該遺址1988年7月由宋炳軒調查發現。
喀爾墩
約在野牛泉遺址同緯度東200公里,遺址面積和文化面貌與野牛泉遺址基本相同,1988年7月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宋炳軒同志調查時,曾在此採集到較好的細石器17件,大致可分為圓頭刮削器、鳥嘴狀器、石柱、石片、小石葉等。喀爾墩遺址的年代與野牛泉遺址的年代大致相同。
辛格爾
位於庫魯克塔格山南麓辛格爾村西一沙丘上,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和五十年代初,先後有瑞典學者貝格曼和中國學者王永炎在此進行過調查,貝格曼曾發現300餘件石器和陶片共存,並見灶址。辛格爾遺址的細石器中有錐狀石核。石器以石片器為主,主要有刮削器、石刀、錐鑽等。同時發現少量殘斷的石磨盤和石杵,辛格爾遺址的細石器中以加工精緻的桂葉形和葉形石鏃最具特徵。辛格爾遺址的年代與阿斯塔拉細石器遺址的年代大致相同,屬新石器時代。
羅布淖爾
羅布淖爾是一個地域名稱,範圍很廣,細石器遺存在這一地區有廣泛分佈,從考古調查結果來看,主要分佈在孔雀河進入羅布淖爾的三角洲地帶,以及孔雀河下游的小河,樓蘭故城附近和距樓蘭古城西南約50公里的LK海頭古城周圍。此外在現已乾涸的羅布淖爾湖床西北邊緣也有一些細石器較集中的點發現。羅布淖爾遺址發現的細石器從製作技術上分,有打制的、壓制的,從形態和用途上分,主要有圓錐形石核、楔形石核、圓柱形石核、半柱狀石核、細石葉、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狀器、錐鑽、石鏃等,且以通體加工的桂葉形石鏃或矛、投槍頭最具特徵。石片石器多有二次加工痕迹,大型打制石器較少,加工較粗糙,主要為石斧、石錛、石磨盤、石杵、礪石等,但有的僅只局部磨製。羅布淖爾遺址的年代與辛格爾遺址的年代大體相同,其文化類型有人稱之為辛格爾——羅布淖爾文化。
位於克拉瑪依市區東南約20公里。地理坐標:東經85°05′16″,北緯45°28′23″,地處瑪納斯河下游的枯河道岸邊及不遠的範圍內。石器分佈得較分散,調查者在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700米的範圍內共採集石器200多件。從石器的外觀上看,其選料主要是硅質岩、瑪瑙石等。石器主要有:石核、石片、細石葉、細石葉雙邊刮削器、細石葉鳥喙形尖狀器、長身圓頭刮削器、短身圓頭刮削器、長刮削器、短刮削器、雙邊刮削器、凹刃刮削器、弧刃刮削器、復刃刮削器、鳥喙形尖形尖狀器、戈形尖狀器、兩端尖狀器、三棱形尖狀器、雙尖尖狀器、杏核式尖狀器、三角形尖狀器、葉形尖狀器、矩形尖狀器、尖狀刮削兩用器、鳥喙形雕刻器、屋脊形雕刻器、棒形敲砸器等。石器普遍較小,不見新疆典型細石器遺存中的一些典型器類。加工比較粗糙,有相當一部分石器刃口加工所留下的疤痕,顯得較深、較短,刃緣相對也較陡,其規律性差。有相當多的石器是採用直接打法的工藝技術加工修整的。石器類型的成型化、典型程度低,如圓頭刮削器是細石器遺存中常見的典型器物,但在這裡往往表現出石片不規則,加工得不標準。克拉瑪依遺址的年代大致為新石器時代。
除上述細石器遺址外,尚有以下地點或地區發現過細石器遺物。
26、克爾木齊:位於阿勒泰山南麓的阿勒泰縣克爾木齊村,在一批年代相當於戰國時期的古墓中,曾有一批細石鏃出土。
29、克里陽:位於昆崙山西北,皮山縣克里陽村東南約10公里的塔斯洪河左岸。在此曾發現有刮刻痕迹的石料。
30、且末:在且末縣城南80公里的車爾成河谷,貝格曼曾經發現過細石器遺址,採集到細石核、刮削器、細石葉等。
31、英都庫什:位於庫魯克塔格山南麓,在辛格與羅布淖爾之間,是吐魯番去羅布淖爾的必經之路,黃文弼先生在此曾採集到細石核、細石葉等。其年代大致與七角井遺址相當。
32、韋曼布拉克:位於托克遜縣河東鄉韋曼布拉克村。在該村佈於烽火台附近發現一件通體加工的桂葉形殘器、似鏃、刃、茅之類的石器,和一件方形石葉。
33、小普魯:在於田縣城南直線距離72公里處的克里雅河主支流流水河,普魯河交匯處的三角台地上,曾採集到細石器標本10多件。
34、齊德喀仁:在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齊德喀仁渡口北100米處,曾採集到細石器180餘件。
35、XYF—87地點:位於哈煙達克以南約10公里的玉龍喀什河右岸,在此曾發現打制石錘、石片、砍斫器8件。
36、XLF—87地點:位於和田市以東洛甫與羊達克勒克之間的第三級洪積扇地面,西北方離洛甫鎮約25公里,在此曾發現打制石核和石片2件。
37、XNF—87地點:位於尼雅河兩主源匯合點以北約15公里,納格日哈納西北第三級洪積扇地面,在此曾發現5件錘擊石片。
38、XNM—87地點:位於尼雅河東源烏魯克薩依與西源匯合點以南的三角地帶,海拔2500米左右。此地有豐富的細石器遺存,調查者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範圍內,即採集到楔形細石核、細石葉、加工細石葉、石片等140餘件。
39、XDM—87地點:在於田縣城東17公里,南疆公路北側1公里處,曾發現細石葉1件。
細石器文化
41、西洪溝:位於石河子莫索灣一五O團團部西側3~4公里處,這裡曾發現兩處細石器遺存地點,調查者在此採集到石鏃、石葉、石鐮等。
42、沙樂村:位於石河子莫索灣一五O團團部西北約20公里處,一東西長約百米的沙丘下,在此發現細石器石片數枚。
43、阿什庫勒:在於田縣南直線距離115公里左右,地理坐標:東經81°28′,北緯35°49′,海拔高度5040米,屬高寒漠地,地處昆崙山中段的喀拉塔什山南麓洪積坡上,在此曾採集到細石葉、刮削器和尖狀器等。
新疆地處亞洲中部,遠離海洋,降雨量稀少,屬乾旱區地理環境。河流水源主要來自降水較多的高山地帶,綜觀新疆所發現的細石器文化遺存,在一個如此廣闊的空間地帶,時間上又延用如此之久的細石器工具,在相當程度上表現出新疆地區的特點與時代的差別。從一個側面,也充分說明了新疆地區的土著居民,在向大自然進行鬥爭過程中,是鬥爭中求生存,生存中求發展。曾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歷程。
現有的資料表明:我國西域地區的細石器遺存,多見於河岸階地、湖岸及有泉水湧出的地方。它們有的在山區高寒地帶,海拔位置很高,如阿什庫勒遺址,海拔高度5040米,野牛泉遺址,海拔4530米。有的卻處於海平面以下,如吐魯番盆地的迪坎爾遺址海拔高度低於海平面10米,洋海阿斯喀勒買來遺址低於海平面37米,阿斯塔那遺址低於海平面25米等等。這些遺存無論分佈在高山、平原、盆地或沙漠,雖然不少遺存地點遠離現有河床或湖面,但大多數可以在它不遠的地方找到水源。很明顯,當時的人們一般都選擇離水源較近的地方活動或安紮營地,這是新疆細石器遺存地點的地理環境特徵。
從工藝技術和文化類型學上來看,以現有的資料分類,筆者採信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的研究結論,將新疆的細石器文化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柴窩堡遺址為代表,細石器不僅數量可觀,而且散布面積較大,是以細石器文化遺存為主要特徵。細石器具備傳統特徵,其中船底形石核具有細石器早期特徵,圓錐形、楔形、圓柱形均為細石器中常見石核。石片的產生是用直接打擊法和間接打擊法來獲得的。石片主要有長條形和不規則形,為直接打擊法所產生,均有一個小檯面,這裡表現出石器打制的原始性。所見細石器是利用間接打擊法和壓剝法只是在石片的邊緣進行第二步加工修整,有些細石器的加工可能是用直接打擊法。細石器器類雖然較豐富,但在同一類標本中、則形制較為單調。石器以單面加工為主,個別採用了錯向或兩面加工的方法。除長身圓頭刮削器、短身圓頭刮削器、半月形刮削器(有人稱指甲形刮削器)等石器類型較固定外,其它石器類型還不太固定,加工上遠遠不如下川文化細石器加工的精緻。柴窩堡細石器中雙尖尖狀器、半月形刮削器表現了這個遺址的特色,這類石器在我國其它地區很少發現。大型石器加工粗糙,而且很少。從宏觀角度觀察分析:不論在細石器工藝技術和一些石器類型上,柴窩堡細石器都表現出較為原始的形態,說明其工藝技術還不完備。從石器的分類用途上分析,石器主人當時生活在山前地帶的湖邊,主要從事狩獵和採集活動,漁獵活動可能也是其生產活動中的一部分。類似柴窩堡遺址文化性質的還有三道嶺遺址、野牛泉遺址、喀爾墩遺址、克拉瑪依遺址。以克拉瑪依遺址為例,應該說克拉瑪依石器的主人其經濟生活同遺存點周圍的地理環境是協調的。該遺址處在瑪納斯河下游的枯河道岸邊和不遠的地方,周圍地區都是風水作用的沙土和粘土沉積,河道有的地段寬達二、三十米,深約二、三米左右,有的河灣沉積中能見到不少淡水螺殼,河道的斷壁上除沙土、粘土外,還有青灰色土層,說明這裡有一個時期水草豐茂、林木叢生。據當地一位建設兵團的老團長介紹:解放前後(1949年前後)瑪納斯河流域,這裡仍是林木茂密,人難穿行,野雞多的象內地樹上的烏鴉。野豬也多,有父子二人以狩獵為主,養二百多條狗,加長矛和火槍,一次狩獵就可獲一卡車。魚多,在瑪納斯河的引水渠旁,建設兵團的一些人不到一天僅用筐子就能撈到半卡車。黃羊多,兵團的貨郎挑著擔子到連隊售貨,常受黃羊騷撓,黃羊常在貨郎擔前嗅來嗅去,很討厭,貨郎經常回手一杖就打死一隻黃羊。這充分說明,瑪納斯河流域以前的一些生態環境狀況,可以說在五六十年以前這裡還是一個狩獵、捕魚、畜牧的好地方。克拉瑪依細石器遺址,屬瑪納斯河流域下游地帶,這樣的地理環境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石器主人的經濟生活面貌。前面我們在介紹柴窩堡遺址時將它的年代初步推斷為新石器時代,同時指出:“但也有人認為它可能早到中石器時代或晚到青銅器時代,時間跨度比較大。”還有學者指出:“柴窩堡的時代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向中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比較合適,但下限不可能晚到中石器時代以後。”在這裡順便聲明:筆者是不同意“有中石器時代”說法的。1999年12月在我國廣東省英德市舉行的“中石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外許多學者的共識是:“各地是否存在中石器時代以及中石器時限問題應視各地情況而定,不可能定出統一的時限”。作為人類進化過程中標誌性的產物,一個“文化時代”概念提出來,在世界範圍內,甚至在一個國家範圍內,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限”概念,其存在的可能性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類:以哈密七角井遺址為代表,該遺址不僅面積大,而且細石器相當豐富,除船底形石核、圓錐形石核、石片石器較多外,一般利用石片經二次加工成長刮削器、尖狀器等。細石葉的發現數量也相當可觀,其長度達7厘米,寬僅0.3~0.4厘米,以細石葉進一步加工的小石鏃、石鑽、尖狀器、雕刻器占相當比重,兩面壓琢修整,加工精細,製作工藝十分成熟。該遺址發現的以石片為料加工的指甲形刮削器。無論造型,還是製作方法,均與舊石器時代晚期同類器物一致,大型石器發現有束腰帶尖兩面加工的石斧或尖狀器。在這裡,雖然有相當典型的細石器和比較成熟的細石器工藝技術,但目前還沒有發現通體壓制加工的石器,同時不見磨製石器和陶片。石制器中也不見一件與農業有關係的工具。由此推斷,它應是以狩獵採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形態。類似七角井遺址的還有迪坎爾遺址,英都庫什遺址、雅爾湖遺址、阿克蘇地區的柯坪遺址、于田縣的巴什康蘇拉遺址。這些遺址出土的細石器均與七角井遺址相似。同樣不見陶片和磨製石器共存。很顯然,七角井類型的遺址年代明顯晚於柴窩堡類型遺址的年代。
第三類:以喀什地區疏附縣烏帕爾鄉的霍加闊那勒遺址(簡稱HC)和蘇勒塘巴俄遺址(簡稱SC)為代表。這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基本相似。但HC略早於SC,比如霍加闊那勒遺址的有楔形石核、半錐狀石核、半柱狀石核和柱狀石核,這類石核是細石器遺址中常見遺物。同時該遺址中還多見細石葉及加工細石葉。石片石器中以刮削器為主,但器形一般均不太規則,簡單而粗糙,石器製作工藝技術保留有一定的原始性。雖然在遺址中與細石器共存有夾砂粗紅陶片,但很破碎,且看不出器形,通常認為這種夾砂紅陶片為新石器時代年期遺物。蘇勒塘巴俄遺址與霍加闊那勒遺址不同的是,出現了交互打制而成的圓底桂葉形、凹底石鏃或者尖狀器。還有磨製的石刀、骨鏃及小件銅器。由此推斷,時代上可能要比霍加闊那勒遺址延續時間要長。類似這樣的遺址還有巴楚遺址和土壘河遺址。陶片、骨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銅器,在這類遺址中的出現,說明這類遺址已進入新石器時代或銅石並用時代,但從這些遺址採集的遺物分析,仍然未見到一件與農業有關的工具。說明當時仍是以狩獵採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形態。
新疆境內的距今約4000年細石器
類似阿斯塔那遺址文化面貌的還有羅布淖爾地區遺址、辛格爾遺址、伊爾卡巴克遺址、焉耆遺址等。從羅布淖爾地區發現的細石器與磨製石器來看,羅布淖爾地區居民當時以狩獵採集為主,漁獵在他們的生活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到後期可能出現農業經濟,目前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小麥標本,就是出土於羅布淖爾西北的古墓溝墓葬中的。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800年左右。
關於木壘縣四道溝遺址、鄯善縣東巴扎回族民族鄉二村遺址、和阿勒泰縣克爾木齊村古墓中出土的細石器,只能認為是一種古老技術的殘留。因為它們的年代均為2400年~3000年或2000~2500年,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儘管西域地區在歷史早期與內陸文化發展不太平衡。但至少也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一時期,西域地區的文化面貌,基本上可以分為草原游牧文化和綠洲農耕文化兩個類型。這一文化格局的形成,完全是由新疆地區特有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綜上所述,從西域地區的細石器遺存來看,第一類和第二類細石器遺址所反映的內容是狩獵採集經濟為主,兼有一定的漁獵經濟。第三類和第四類細石器遺址所反映的內容是以狩獵、畜牧經濟為主,漁獵存在,以至後來農耕文化的出現。
細石器文化
長城外有一支細石器文化,它的特徵是用燧石製成細小而銳利的鋒刃,嵌在骨刀或骨槍上,黑龍江省昂昂溪,熱河省赤峰縣,內蒙古自治區的海拉爾和林西縣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三道嶺子等地方都曾發見過細石器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昂昂溪遺址。
昂昂溪遺址有錛、刀等石器,有大小槍頭、魚鏢、錐等骨器。石器中沒有發見石斧,骨器多屬漁獵工具,陶器全用手制,多是棕色,花紋簡陋,數量極少。依據這些器物,推測當時農業生活正在開始,主要還是漁獵生活。這個遺址的年代現在還不能推定。
林西遺址陶器有灰、黑、褐、黃、紅五種,多是輪制。有細石器,又有斧、犁、鏟、手磨盤等石器。說明當時已過著農業定居生活,比昂昂溪文化前進了一步。
赤峰遺址和河北省張家口遺址,有彩陶,又有細石器,當是仰韶與細石器兩系統的混合文化。(摘錄於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