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命婦

皇帝的妃、嬪、世婦

中國古代稱皇帝的妃、嬪、世婦、女御及未婚的公主等為“內命婦”,用以區別於已婚公主、經過君主正式冊封的官員的母親或妻子等“外命婦”,即“誥命夫人”。

其餘東亞地區古代王朝也有沿用此稱呼的。

在古代的朝鮮,侍奉國王女性也統稱為“內命婦”,地位可從一品到九品,其中國王之側室的品階是一品到四品,其餘的女官只能是五品到九品。其中嬪是一品,但從封號上沒有貴賤之分。直至朝鮮肅宗之前,王妃若去世或被廢,後宮中的女性就可能成為王妃。

概述


內命婦:nèi mìng fù
【釋義】:中國古代稱皇帝的妃、嬪、世婦、女御等為“內命婦”。《禮記·喪大記》:“夫人坐於西方,內命婦姑姊妹子姓,立於西方。”
【出處】:《周禮·天官·內宰》“佐后使治外內命婦”漢鄭玄註:“內命婦,謂九嬪、世婦、女御。”

中國古代


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內命婦指天子的妻妾,也包括皇帝未出嫁的姑姑姐妹女兒,由皇后(周代稱王后)領導。

周朝

周朝後宮制度有兩種說法。
1、周朝天子的後宮歸王后領導,王后以下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於王所。凡祭祀,贊玉□,選后薦,徹豆籩。若有賓客,則從后。大喪,帥敘哭者亦如之。
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宮而澹攥為□盛。及祭之日,蒞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吊臨於卿大夫之喪。
女御掌御敘於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凡祭祀,贊世婦。大喪,掌沐浴。后之喪,持習翣。從世婦而吊於卿大夫之喪。
2、另有記載“天子一娶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的說法。就是天子結婚時一次娶十二個女子,從四個國家娶,一個國家提供王后,另三個國家提供夫人(三國來媵,就是三個國家提供陪嫁的意思),每個國家提供後夫人之外還要提供兩個陪嫁女子:叫做“娣”“侄”。總共十二人。諸侯的媵少一國,正妻叫夫人,其他基本與天子相同。

秦朝

秦王贏政兼并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皇帝正妻不再叫王后而改稱皇后。

兩漢

漢朝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后,母親稱皇太后,正妻為皇后,中國后妃制度的母后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西漢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西漢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餘嬪御名號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武帝時又加婕妤、娙娥、傛華、充依。元帝時加昭儀,又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記載,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充依視千石,比左更。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視三百石。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雲。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后、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國

魏太祖建國,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貴嬪,夫人位次皇后,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不詳。

兩晉

兩晉時期的妃嬪等級由晉武帝司馬炎依據漢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其餘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南朝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餘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製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宋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寶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寶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梁朝初期,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梁武帝天監元年,以貴嬪,位在三夫人上。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沿襲梁制。

北朝

北魏東魏西魏
妃嬪稱號有左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上三嬪和下六嬪)、世婦、御女。
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
后又設置女官,掌管內司。內司如同尚書令、仆。
二品:作司、大監、女侍中。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
北齊
文宣、孝昭二帝妃嬪稱號惟有夫人、嬪、御。
武成帝好色,廣置妃嬪。清河年間,依古制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妃嬪稱號有:
左右昭儀,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散號:才人、采女。
其後又立二后,妃嬪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史料不詳。

隋朝

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后,鑒於前朝的積弊,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后正位宮闈。開皇二年,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三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至文獻皇後去世后,開始置備貴人三員,增嬪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御女八十一員。貴人等關掌宮闈之務,六尚已下,皆分隸焉。
隋煬帝時,后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品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十二人,品第三。美人、才人十五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二十四人,品第五。御女二十四人,品第六。采女三十七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一百二十人。另有承衣刀人等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朝

唐朝初期按照隋朝後宮設定的制度,於皇後下設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秩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秩正二品;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為二十七世婦;寶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
唐玄宗開元年間再次更定,於皇后之下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等三位,以代三夫人,為正一品;又置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六人,為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后亦參用前號。

宋朝

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明朝

明代的後宮宮女很多。宮女被皇帝御幸以後,便獲得妃的名號,進入了皇帝嬪妃的行列。明朝最初明初有妃無嬪,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妃最初沒有皇貴妃,明朝景泰年間明代宗封寵妃唐氏為皇貴妃,后沿用,妃子有皇貴妃、淑妃、寧妃、賢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皇貴妃在妃這一級中地位最高。

清朝

太祖初起,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但循國俗稱“福晉”。福晉蓋“可敦”之轉音,史述后妃,後人緣飾名之,非當時本稱也。崇德改元,五宮並建,位號既明,等威漸辨。世祖定鼎,循前代舊典。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
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曰景仁,曰承乾,曰鍾粹,曰延禧,曰永和,曰景陽;西六宮:曰永壽,曰翊坤,曰儲秀,曰啟祥,曰長春,曰咸福。諸宮皆有宮女子供使令。每三歲選八旗秀女,戶部主之;每歲選內務府屬旗秀女,內務府主之。秀女入宮,妃、嬪、貴人惟上命。選宮女子,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貴人以下,但選拜唐阿以下女。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后妃諸姑、姊妹不赴選。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寧、壽康、寧壽諸宮。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隨皇太后同居,與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見。諸宮殿設太監,秩最高不逾四品,員額有定數,廩給有定量,分領執事有定程。此其大較也。

古代朝鮮


內命婦
王妃:國王的正室,統領外命婦與內命婦。王妃一般從後宮中選出,或是兩班貴族之女充任(必須要處女),與國王有相當的地位,正室的品級是超品。王妃在口語上的稱謂為中殿、坤殿,其宮室常被稱作中宮殿。
內命婦
內命婦
王妃在死後被追尊為“王后”,在昭憲王后之前,王妃均有美號(如元敬王後為靜妃昭憲王后為恭妃),之後便統一成為王妃,常以“中殿”代稱。王妃除生前被廢且死後未被複位的情況外,均能被追尊為王后。直至朝鮮肅宗之前,王妃若去世或被廢,後宮中的女性就可能成為王妃。
(註:朝鮮在歷史上為中國的藩屬國,朝鮮國王是李氏朝鮮統治者的封號,歷任國王登基,須由中國皇帝冊封。朝鮮國王的稱呼為國王而不是皇帝,國王的正妻為王妃而不是皇后,國王的母親為大妃而不是太后。)
大王大妃、大妃:國王法定的祖母、母親,一般是前前任、前任國王的正妻。後宮產下的王子繼位后,本人位階不變(宣祖恭聖王后除外,但此人在仁祖反正后復降為嬪,故朝鮮實際上不存在以兒子成為國王而追尊王后的先王後宮。)大王大妃、大妃死後也可以追贈王后。
朝鮮王朝王妃(왕비)的尊封,和中國不同。中國曆朝的制度是,只有新任君主是前任君王晚輩時,前任君王之正配才有資格稱太后,若平輩甚至長輩繼位,則只能稱某某皇后,如北宋開寶皇后;但朝鮮王朝是以國王任數為基準,新任國王不論是否為前任國王晚輩,只要國王一換代,新任國王須無條件尊前任國王王妃為王大妃,若新任國王的生母非前任國王王妃,則其母不能尊王大妃,只能尊為某某宮,譬如朝鮮正祖尊生母惠嬪洪氏為惠慶宮。
本來,前任國王王妃稱王大妃、前前任國王王妃稱大王大妃,但有時會有三位前任王妃共存(等於有三位王妃)的情形,此時:
• 前任國王王妃稱大妃(대비)
• 前前任國王王妃稱王大妃(왕대비)
• 前前前任國王王妃稱大王大妃(대왕대비)
公主、翁主:國王女兒的稱號,王妃生的女兒稱為公主,後宮女子生的稱為翁主。她們在嫁給王公大臣后成為外命婦,位列超品。
內人:即宮女,侍奉王妃、後宮及尚官們,一般7歲即進宮,完全與男性隔離,
尚宮:在後宮出仕的女官,統領著內人們。品階是從四品到9品,一般的內人在伺奉國王3、5年後有資格獲得這個稱號。而特別受到皇帝寵愛的內人也被稱為尚宮,其中在國王身邊服侍的位階較高的尚宮稱為提調尚宮。朝鮮王朝內命婦的品階:(在這裡我還是想再強調一點,朝鮮王朝是沒有皇后的,只有中國有皇后,朝鮮王朝的國王不過是郡王爵,因此他的正妻,只能稱之為王后,王后掌管內命婦,其本身是不列入品級的。)

命婦等級

正一品:嬪
從一品:貴人
正二品:昭儀
從二品:淑儀
正三品:昭容
從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
從四品:淑媛
朝鮮王朝尚宮品階:
從四品提調尚宮(各殿均有提調尚宮,掌管殿內事物和其他一切尚宮的任免升降,一般以大殿提調尚宮最為尊貴)
五品副提調尚宮
從五品最高尚宮
六品正殿尚宮(包含至密、燒廚房等)
從六品東宮殿尚宮(包含至密、燒廚房等)
七品偏殿尚宮(包含至密、燒廚房等)
八品訓育與監察尚宮(未能直接侍奉上殿或偏殿,品階較低)
九品上贊內人
正殿、偏殿的尚宮除了有特別指定的之外,其餘均交由提調尚宮分派,東宮殿則由東宮殿提調尚宮分派。另外,生前有特殊貢獻或功績的尚宮,可由國王下旨,封為正四品尚宮。
尚宮是內廷的女官,按職責不同可分為:
提調尚宮:權力最大的尚宮,掌管殿內所有事物及尚宮的升降,各宮殿均有提調尚宮,但是通常是在大殿的地位最高。一般,取得此資格都要相當年功,人格高尚,學識要夠才能領導以下尚宮內人,因此年紀都比較大。年青女性要成為提調尚宮則完全是特例·
阿里庫尚宮:又稱副提調尚宮:掌管宮中貴重物品與錢財出納的尚宮,地位僅次提調尚宮。也需要年功。
最高尚宮:協助提調尚宮處理殿內所有事物,並主管膳房等。但不能決定其他尚宮的任免升降。
至密尚宮:又稱待命尚宮,主要負責王室重要人員的寢殿的生活起居,因為主要負責服侍國王、王妃、大妃和東宮,所以責職嚴謹,故有至密之稱
保姆尚宮:負責養育東宮,王子與公主翁主的尙宮,王子公主們稱之為“阿只”,相當於中國王室嬤嬤的身份。
侍女尚宮:伺候嬪妃的尚宮,很多從內人中選出,年姿豐美者即有望進階。
監察尚宮:監察尚宮的職責主要是負責承接宮廷內國王的命令,如閱讀書籍史書,謄寫文章,大小宴會陪在左右,前導,承引,侍衛等,並可糾察下品內人女官業務,職務有點象曰本的尚侍和典侍。
承恩尚宮:內人受寵,或原來的尚宮受寵后,加封為尚宮者稱為承恩尚宮或特別尚宮,即國王專用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