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走向共和的結果 展開

走向共和

2003年張黎執導電視連續劇

《走向共和》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當中的二三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對於中國,則是風雲變化的幾十年。在這當中,中國自二次鴉片戰爭后,又經歷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

該劇於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首播。

劇情簡介


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30年間的中國近代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張勳復辟等史事。
慈禧太后要修頤和園風光地過她六十歲生日,李鴻章擔心日本擴充海軍漸成威脅,想加強北洋水師的實力,設"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習。中國與日本進行了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受命簽定《馬關條約》,在日本遇刺大難不死,雖然為國力爭,但從此背著漢奸惡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中國在與日本的“甲午戰爭”兵敗之後,朝廷決定訓練新兵,袁世凱由於有勇有謀而取得朝廷重臣榮祿的信任,開始在天津郊外小站練兵,經營政治資本。
簽訂《馬關條約》的國恥激起全國義憤,康有為梁啟超等舉子聯名“”公車上書“”朝廷,要求維新變法,光緒雖然也想維新自強,慈禧開始也積極給予支持,但後來發覺激進派圖謀起兵,便將維新血腥鎮壓了。逃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二人在檀香山宣傳君主立憲制,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駁斥康、梁二人,宣傳中國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民國才有希望。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西逃,為了慈禧迴鑾的議和,清廷不僅賠款,還不得不將一大批被侵略者列為戰犯的王公大臣處死。為慈禧安全迴鑾,袁世凱學西方組建警察,正缺兵少將無人可用的慈禧於是很器重袁世凱。
走向共和劇照
走向共和劇照
屢敗於洋人丟盡顏面的慈禧太后聽說立憲共和可以強國,也派五大臣出國考察,袁世凱和權臣慶王爺通過交易結成聯盟,藉機推行"新官制",獲得更大的權力,軍機大臣瞿鴻璣為遏制其權力,發動丁未政潮。慶、袁反擊成功,終使首輔被罷,從此獨斷朝綱。
慈禧太后死後,載灃擔任攝政王,罷免袁世凱,親貴專權,遏壓民意。革命黨乘機起事,辛亥革命爆發。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凱鎮壓革命軍,袁世凱利用朝廷向革命軍討價還價,又用革命軍要挾朝廷,逼隆裕皇太後退位,孫中山為了實現共和理想的大局,將大總統之職讓給了袁世凱。
宋教仁遇刺充分暴露了袁世凱的軍閥面目,引發二次革命。革命失敗后,孫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國會中佔多數的國民黨議員選舉中要罷免袁世凱,袁世凱採用武力威脅手段演出了一場滑稽的鬧劇,並且解散國會,清除國民黨議員。對歷史有所貢獻,但頭腦發熱的袁世凱被忽悠復辟當皇帝,蔡鍔起兵討袁護法,袁世凱不得人心,眾叛親離,惶惶而死。但隨即軍閥混戰,張勳藉機復辟。劇情在孫中山慷慨激昂地為討伐張勳,反思過去,激勵世人的演講中結束。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王冰李鴻章簡介 洋務派領袖,清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字少荃
呂中慈禧太后簡介 清朝皇太后
馬少驊孫中山簡介 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家(粵語配音,下同)
孫淳袁世凱簡介 中華民國大總統
李光潔愛新覺羅·載湉簡介 清朝第11代皇帝,即光緒帝
張洪睿梁啟超簡介 維新派領袖,進步黨黨魁
喬立生宋教仁簡介 同盟會領袖,國民黨代理理事長,
李傳纓黃興簡介 同盟會領袖,民國陸軍總長,字克強
孫寧康有為簡介 維新派領袖,保皇黨人
戈治均榮祿簡介 清朝軍機處大臣
徐敏愛新覺羅·奕劻簡介 清朝慶親王,內閣總理大臣
錢學格愛新覺羅·奕譞簡介 清朝醇親王,光緒皇帝生父
石佳麗宋慶齡簡介 國母,孫中山的妻子
鄭天庸愛新覺羅·奕訢簡介 洋務派領袖,清朝恭親王
張矩翁同龢簡介 清朝軍機處大臣,戶部尚書,帝師
廖丙炎張之洞簡介 清朝湖廣總督,洋務派
田小潔辜鴻銘簡介 清朝著名學者
李永貴李蓮英簡介 清朝內務府大內總管,即“小李子”
陳康楊度簡介 立憲派人士,袁世凱幕僚
鄭玉徐世昌簡介 中華民國國務卿,袁世凱謀士
王宇唐紹儀簡介 中華民國內閣總理
李屹趙秉均簡介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蔡偉黎元洪簡介 中華民國副總統
姚崗馮國璋簡介 北洋軍閥
馬侖段祺瑞簡介 北洋軍閥
楊光華張勳簡介 北洋軍閥,保皇黨人
楊俊勇應桂馨簡介 宋教仁案的嫌疑犯
柳淵田沫簡介 民國時報記者
趙立新羅文簡介 國會參議院議員
韓英群馬三俊簡介 清朝淮軍將領
蘇茂鄧世昌簡介 清朝北洋水師致遠艦艦長
隋抒洋譚嗣同簡介 維新派人士
米國強孫眉簡介 美國農場主,孫文的哥哥
溫海波盛宣懷簡介 清朝戶部侍郎,實業家
姜楠隆裕太后簡介 清朝末代皇太后
高田昊;佟樂;愛新覺羅·載灃簡介 清朝末代攝政王
王培文愛新覺羅·溥儀簡介 清朝末代皇帝
阿斯茹珍妃簡介 光緒皇帝妃子
韓再芬沈玉英簡介 袁世凱妾侍
郝柏傑愛新覺羅·載澤簡介 清朝宗室,立憲派
王洪濤徐桐簡介 清朝大學士
於雷徐承煜簡介 徐桐的兒子
趙順增剛毅簡介 清末大臣,頑固守舊派
鄭春雨陸皓東簡介 孫中山曾經密友,廣州起義時犧牲
脫一楊衢雲簡介 興中會領袖,被清廷暗殺
王敬禹鄭士良簡介 興中會成員
賈一平鐵良簡介 清朝宗室,陸軍部尚書
曹操莫理遜簡介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
漢斯西奧多·羅斯福簡介 美國總統
矢野浩二明治天皇簡介 日本天皇
平田康之伊藤博文簡介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中村文平伊東佑亨簡介 日本帝國海軍總司令
三浦研一野村簡介 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將軍
桑名涌陸奧宗光簡介 日本外務大臣
神谷秀澄小村壽太郎簡介 日本駐華公使
星野晃西鄉從道簡介 日本海軍大臣
市川亞沙子純子簡介 日本女孩
姚潤昊愛新覺羅·載振簡介 慶親王奕劻之子
劉國光端方簡介 湖南巡撫,立憲派人物
鄭天庸瞿鴻禨簡介 軍機大臣,奕劻、袁世凱的死對頭
董丹軍惲毓鼎簡介 瞿鴻禨的學生,片中錯寫成吳毓鼎
胡龍吟岑春煊簡介 甘肅布政使、郵傳部尚書,奕劻、袁世凱另一對頭
馬小寧小德張簡介 清朝末代太監總管,即“小德子”
楊猛蔡鍔簡介 護國大將軍
郭宏傑曹錕簡介 北洋將領
孫亮蔡廷干簡介 海軍將領
宋濤蔭昌簡介 清朝陸軍大臣
苗強袁克定簡介 袁世凱長子
蔣一銘袁克文簡介 袁世凱次子
周波張振武簡介 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梁志成袁野
張小潔紅兒配音 唐燁
尚印泉閻敬銘
孫淳 飾 袁世凱
孫淳 飾 袁世凱
馬少驊 飾 孫中山
馬少驊 飾 孫中山
石佳麗 飾 宋慶齡
石佳麗 飾 宋慶齡
李光潔 飾 光緒皇帝
李光潔 飾 光緒皇帝
王冰 飾 李鴻章
王冰 飾 李鴻章
呂中 飾 慈禧太后
呂中 飾 慈禧太后
喬立生 飾 宋教仁
喬立生 飾 宋教仁
張洪睿 飾演 梁啟超
張洪睿 飾演 梁啟超
矢野浩二 飾 明治天皇
矢野浩二 飾 明治天皇

職員表


出品人高建民、劉文武
製作人鄭佳明、胡恩、李健、吳兆龍
監製趙化勇、謝建輝
原著張建偉(五部歷史報告)
導演張黎
副導演(助理)嘉娜·沙哈提、雅特
編劇盛和煜、張建偉
攝影黃偉、崔衛東
剪輯劉淼淼
道具王朝暉、王來清
造型設計楊懷宇
服裝設計劉心剛、趙海
燈光賈永傑、王久貴、杜雷、王鵬
場記閔惠、李雁
發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李鴻章

    李鴻章

    演員王冰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演員呂中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清末的女政治家,她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維護大清的統治和皇族的利益。慈禧太后堅信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所以她力主改革,但是由於歷史和個人的局限性,到最後改革失敗了。

  • 袁世凱

    袁世凱

    演員孫淳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袁世凱也有才幹和權謀,他絕對不是一個一般的人物,耀眼璀璨,卻轉眼即逝。 

  • 孫中山

    孫中山

    演員 馬少驊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做事光明正大,不太善於搞政治權謀,一再被袁世凱欺騙。孫中山也是常人,是情感極為豐富極為率真的有情之人,他也有失落也有疲倦的時候。

  • 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

    演員李光潔

    光緒,(1871年—1908年),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皇帝是戊戌變法的領導者,而且他和慈禧之間不全是不共戴天的關係,也有親情,也有母愛。光緒做事認真,寫得一手好字,他喜歡修鍾,是一個很會生活的人。

  • 蔡鍔

    蔡鍔

    演員 楊猛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備註
《走向共和》 曉光 徐沛東 徐沛東 主題曲 
《年輕的嚮往》 曉光 徐沛東 宋祖英 片尾曲 
參考資料來源
走向共和劇照
走向共和劇照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孫中山及其夫人
孫中山及其夫人
電視劇《走向共和》確立的就是“找出路”這一貫穿近代史的根本主題,對這段歷史進行深刻挖掘和全景式展現,描寫了像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這樣的歷史人物,像甲午海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事件。

主創團隊

《走向共和》醞釀策劃攝製前後歷經3年多的時間,主創人員為《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原班人馬。編劇由作家盛和煜、張建偉出任,導演是張黎,攝像池小寧,作曲徐沛東。而出演劇中主要人物的演員,王冰出演李鴻章、呂中出演慈禧、馬少驊扮演孫中山、孫淳扮演袁世凱等。

拍攝過程

該劇從1999年3月開始籌劃、編劇,2001年10月8日正式開拍,2002年7月28號殺青。

投資製作

該劇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拍攝輾轉大半個中國。演員陣營空前強大,200多名人物形象刻畫細緻飽滿。成功將電影鏡頭與電視的高清晰技術相結合,實現了電視劇拍攝技法上的一大突破。為了拍攝的需要,劇組在北京大興區建設了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國內最大的室內全景式攝影棚。在棚中按照傳統宮殿的軸線式布置安置了議會大廳、垂花門、李鴻章住宅、儲綉宮、純佑門、養心殿、玉瀾堂等七大場景。各場景間用台階以及門閣自然過渡,既可分離又可統一。各場景中景物按1:1的比例真實還原,大到門庭檐柱,小到紋雕彩繪,完全重現了舊時紫禁城的皇家風範。為使劇中的場景不重複,棚內設計了許多活動背景,每一個景區都可以移動、拼接。該劇還進入故宮全天拍攝,在青島動用大批軍艦真實還原甲午海戰的悲壯場面成製作大手筆。
在不少古裝戲中,清朝宮廷服都是灰不灰、藍不藍的色調。此劇中的服裝從顏色、造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從大臣的朝服、皮衣,慈禧的服飾等都非常貼近角色和劇情,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徵。除此之外,劇中由徐沛東創作的音樂也值得期待,尤其是主題歌《走向共和》、《年輕的嚮往》經徐沛東、宋祖英的演唱盡顯恢弘的氣勢。

幕後花絮

1.孫淳為演好袁世凱,有一段時間拚命增肥30多斤,後來拍完了又一下減肥30多斤。
2.李光潔拍戲時是20歲的中戲二年級學生,是他第一次演戲。當時劇組試了好幾個人都不滿意,後來到丟滿演員自薦表的廢紙簍中去找,第一個拿起來的就是他。
3.王冰拍攝在三九天李鴻章和八國聯軍談判時,戲里有一個指斥八國聯軍的動作,當時他手都凍的伸不開了。劇組有一個翻譯是20多歲的日本女孩,在拍簽訂《馬關條約》時,當李鴻章跟日本人談能不能少點錢時,拍完一下來她抱著王冰老師痛哭,嘴裡直說我恨死日本人了。
4.演員經常在飯桌上不斷地聊劇本、聊角色,探討如何表現。歷時十個多月的拍攝,演員們無論有戲沒戲都在劇組裡,從南跑到北,經歷了春夏秋冬,夏天三伏的時候,攝影棚里50多度,演員們還得穿著長袖長褲的戲服。
5.人物夏天應該戴涼帽穿夏服,劇組因為沒有錢,官員只好夏天戴暖帽。
走向共和劇照
走向共和劇照

播出信息


出品公司首播時間首播平台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2003年4月12日中央電視台一套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平反”,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金羊網評)
走向共和劇照
走向共和劇照
在歷史學家眼中,對李鴻章的歷史評價,早已不是簡單的“賣國賊”三個字就可以結論的。然而,學術成果的“普及”似乎並不得力,李鴻章的熒屏形象一直沒有大的變化。《走向共和》中“全新”的李鴻章形象,讓普通觀眾感到詫異,以至有“平反”、“翻案”之說。 《走向共和》在觀眾面前展示了一個公忠體國、鞠躬盡瘁的李鴻章;一個“苟利國家生死以,不因禍福避趨之”的李鴻章;一個首倡洋務、虛心向西方學習的李鴻章;一個力圖挽大廈於將傾的李鴻章;一個含詬忍辱,掙扎奮鬥的李鴻章;一個奉行經世致用、埋頭苦幹數十年卻終免不了悲劇性命運的李鴻章。該劇最有意義的突破,在於對洋務運動的肯定,進而把李鴻章放在近代非常複雜的歷史脈絡中進行歷史的闡釋,而不是簡單作道德的、充滿義憤且帶有臉譜化的評判。本劇最大的貢獻在於它在恢復歷史人物的真實性方面作出了可貴的努力。這一突破的意義已經超出了電視藝術本身。(深圳商報評)
電視劇《走向共和》的製作者們確實充分注意到了學術界的研究進展,較好地吸收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使人們看到了李鴻章的另外一面。中國的史學工作者對李鴻章進行了大量精細入微的研究,發現李鴻章不僅是中國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而且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之一。這種“善待先人”的態度,應該說是《走》劇留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解放日報評)
《走向共和》理出了“找出路”“建立共和制度”這一主線,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取捨和強調,對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深刻反思。片中歷史人物不再臉譜化,表現出了人物人性化、有感情的一面,有血有肉。全劇起始和落幕的選擇用心良苦。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腐朽的清制度走到了即將滅亡的盡頭。選擇從甲午海戰開始,這樣一開集的第一場就是一個高潮。選擇正劇的落幕事件劇組也用了很長時間。(北京娛樂信報評)
《走向共和》自播放以來引起世人廣泛注目,不可否認的是,這部作品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大膽地突破了五十年來,甚至近百年來歷史學界已經形成的刻板的臉譜化的形象,並大體上使眾多歷史人物更接近於其歷史真實的面目。由於它與人們近百年形成的固定觀念與思維定勢之間,形成巨大反差,也由於它能藉助於現代化的傳媒手段,在數以億計的電視的受眾面前盡情地展示自己對歷史的新詮釋,當電視劇演職員們挾如此巨大的特殊優勢,來強化他們與人們刻板形象之間的這種巨大反差時,其影響力衝擊力之巨大,就自然而然了。 (網易歷史評)

負面評價

為該劇過度美化慈禧和李鴻章,對於此二人些許誤國誤民的言行輕描淡寫。比如他們認為,此劇甲午之敗上為慈禧和李鴻章開脫淡化,反而推之於翁同龢及張謇,然而他們可能看到的顯然是刪減版,在一刀未刪版可以看到慈禧常常做出錯誤的決策、而等到災難釀成后在試圖改革時又把過去錯誤的責任全推拖於他人,比如為了自己的六十大壽,將國庫支出在興建頤和園上,沒錢再添購軍艦加強國防,導致甲午戰爭慘敗;又例如戊戌政變及庚子拳亂后之新政時將過去自我錯誤責任全推給康有為和光緒帝。而甲午戰爭后雖然史實上為翁同和推舉康有為進行維新變法,然而和李鴻章之爭亦也是事實,在甲午戰役前並屢次拒撥銀子給北洋艦隊,甚至以主戰派之名惡整李鴻章,而完全不顧中日軍艦在甲午年差異懸殊,甲午戰敗翁同和亦難咎其責。(和訊網評)
該劇劇突出洋務派,但對維新變法志士淡化處理,對翁同和及光緒帝的刻畫有醜化之嫌。歷史上的翁同和的思想其實也很新,他可以說是維新變法的第一導師,不像劇中所演的那樣保守和心胸狹窄,為一己之私利與李鴻章爭鬥。《走向共和》有貶低翁同和抬高李鴻章之嫌。《走向共和》為翻案而翻案,為了突出李鴻章而設計的對立面翁同和,被簡單化臉譜化,成為偽君子真小人的反派人物。從創作的方法上看,同以前別人醜化李鴻章異曲同工,實在未見高明;而對於廣大不熟悉歷史的觀眾來說,則造成了嚴重的誤導。該劇劇在對洋務運動、李鴻章等洋務人物作了新詮釋的同時,卻又有“矯枉過正”、過於簡單化之嫌。洋務各派系間的明爭暗鬥非常激烈,李鴻章與張之洞的矛盾就很深,這在這部電視劇中完全沒有反映出來。其實,如實地表現這些,更能使人感到歷史的複雜與豐富。(深圳商報評)
袁世凱在一般影視劇中都是一個絕對反面人物,絕對的野心家,而在《走向共和》中,早年的袁世凱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給人亂世梟雄的感覺,許多觀眾看過這部電視劇后都表示對“袁世凱”頗為欣賞,正因此,袁世凱這個人物從“無爭議”到“爭議巨大“ 。(深圳特區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