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蓬藟的結果 展開
- 蓬藟
- 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
蓬藟
蓬藟
蓬藟,小灌木;莖細弱,有柔毛、小皮刺及褐色腺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3—5,卵形或寬卵形,頂端小葉較大,長3—7厘米,寬2—3.5厘米,邊緣有不整齊重鋸齒,兩面密生白色柔毛,背面葉脈有細皮刺;葉柄有柔毛及腺毛。花單生在短枝頂端,白色,直徑3—4厘米;花柄長3—6厘米,有腺毛、柔毛和細小皮刺;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頂端尾狀長尖,兩面密生絨毛,外面有腺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徑約2厘米,成熟時鮮紅色。
蓬藟
蓬藟
蓬藟的花及葉
果實酸甜可食;全株及根入葯,能清熱解毒。
【異名】陵藟、陰藟(《別錄》),割田藨(《綱目,),寒藨(《醫林纂要》)。
蓬藟
【採集】秋季果熟時採收。
【性味】甘酸,溫。
①《本經》:"酸,平。"
②《別錄》:"咸,無毒。"
③《食性本草》:"甘酸,微熱。"
【功用主治】補肝腎,縮小便。治多尿,頭目眩暈。
①《本經》:"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
②《別錄》:"療暴中風,身熱大驚。"
③《唐本草》:,"耐寒濕,好顏色。"
④《日用本草》:"縮小便,黑白髮。"
⑤《醫林纂要》:"補肺,去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
【名家論述】《本草匯言》:"蓬藟,養五臟,益精氣之葯也。此葯雖養五臟,充足在肝,但肝主發生,又主疏泄,倘服食過多,性味有偏,發生急而疏泄多,未免有反激之患,而肝木自戕其體矣,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