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沂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劉洪沂,男,1949年出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承相聲大師王世臣先生,笑星及書畫大師李嘉存的搭檔,相聲明星李偉建的師父徠。

擅長柳活,與侯耀文在京劇的造詣上,並稱於相聲界。在相聲教學及傳統相聲的挖掘和整理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陶莉慧稱為“實誠的傳統相聲火炬手”。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劉洪沂近照
劉洪沂近照
出生於1949年,出生於文藝世家,父親叫劉醒民,是天橋醒民劇團的創始人。母親在華藝京劇唱戲,唱金派,是中國第一位女花臉表演藝術家。父親在1956年去世后因此而輟學。童年受到家庭極深的影響,為日後相聲事業以柳活見長奠定了基礎。年輕時就在專業文藝團體工作。文化革命時轉業下放到北京扎鋼廠做了一名工人。1968年又入伍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士。在部隊宣傳隊,演過小喜劇、話劇等等,深入學習了包括蒙族舞藏族舞、朝鮮舞等舞蹈,並綜合運用,創作了相聲《翩翩起舞》。文革結束后他才回到了文藝專業團體,加入了中國鐵路文工團,與侯耀文、石富寬笑林、李國盛、劉洪沂、李嘉存、單聯麗趙偉洲馬雲路劉際陳寒柏含笑等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著名相聲演員共同演出。多次參加心連心藝術演出。這使他在藝術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他在相聲藝術上他刻苦鑽研,創作出很多的相聲作品。
他在相聲藝術上刻苦鑽研,創作出了很多相聲作品。說,學,逗,唱,劉洪沂先生在相聲藝術上更上一層樓。

主要成就


劉洪沂
劉洪沂
他的京劇和侯先生一樣夠得上專業水平。京腔京味,字正腔圓。
劉洪沂先生謙虛隨和,與人為善樂於助人。他和侯耀文先生是“父一輩,子一輩”的關係,他的父親與侯寶林私交深厚,其表演風格深受侯派相聲的影響,甚至在一些媒體中被稱為“侯派相聲的代表人物”。
劉洪沂與李建華在80年代中後期曾經紅及一時,柳活很見功力。一舉成名是在86年的電視大獎賽。這次大賽讓李金斗陳湧泉,王謙詳,李增瑞,劉洪沂,李建華,牛群李立山極大地擴大了影響。最後逗哏的第一名是李金斗,捧哏的第一名是李建華。劉與李的作品是《包工傳奇》。這次大賽是迄今為止水平最高的一次大賽,很多人在這次大賽的作品是他們直到今天最好的作品。後來劉與李還合作演出過《武大郎開店》,反映一些商人的欺騙行為。

個人作品


晚年致力於傳統相聲的拯救和挖掘,郭德綱曾多次到劉先生家中請教和學習。他經常表演的傳統段子有:《武墜子》《赴宴斗鳩山》《遇皇后》《說評書》《賣估衣》《包公傳奇》《三人轉》《天王廟》《武大郎》《新編四廊探母》等等。其中,表演《武墜子》多次,有一次在台上因情緒激動,當場吐血暈倒,在相聲界傳為佳話。
劉洪沂
劉洪沂
劉先生自己原話解釋為如下:
“過去侯寶林先生說過一句話,您看我們在舞台上賣力氣,其實這個賣力氣有一定偷手,是一種精神飽和,實際上我們有很多方法。我們說手、眼、身、法、步,這個法就是偷手。如果真賣力氣就是拉板車的,不出力氣拉不動。我們應該是緊張的,但觀眾應該是輕鬆的。我們這些上了年歲的老藝術家,絕不因為在俱樂部演出拿錢少,而不過來。咱們要對得起觀眾,我們不會因為今兒拿錢少就不投入,沒有。你們年輕朋友就更應該這樣做。 ”

人物事件


與侯耀文的“矛盾”
2007年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溘然長逝。在侯先生追思會,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相聲藝術家們聚在一起,追思同行追思朋友。這足以表明了相聲界的團結,表明了藝術家們為振興相聲共同努力的決心。
劉洪沂先生在追思會上講了一句:“侯耀文這人,霸道。想起一出是一出。”眾多媒體便炒作說劉先生和侯先生生前不和,說劉先生在侯耀文死後翻舊帳激怒侯耀華等等。其實不然,劉先生是以自己的講話方式讚揚了侯先生,抒發了對侯先生的感情。媒體均屬外行誤傳。把劉先生在追思會上的講話從頭至尾聽完,就能聽出他們之間的友誼。就能感受到劉先生對侯先生突然離去的那種悲痛心情。
劉洪沂
劉洪沂
對傳統相聲繼承的解釋
有徠些非常好的傳統相聲沒能夠流傳到今天,它和我們時代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你比如自打五幾年成立了一個相聲改進小組,因為當時剛解放,那是51、52年那個時期,剛解放,新的國家,新的政府,新的人民,新的思想,我們這些舊的藝術能不能適合在這個空間生存,當時給相聲界一個很嚴峻的一種局勢。
這些相聲演員他們還要生存,當時包括孫玉魁孫先生,侯寶林侯先生,他們就覺得我們應該說一些新相聲,歌頌新國家,歌頌新政府,在當時那個歷史時代,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因為我們在傳統相聲當中,確確實實有一批不能說完全叫糟粕,有一些不適合當時這個社會的一些內容。觀眾慢慢就要遠離這種藝術形式了。這種藝術形式為了生存和發展,當時這些老先生們成立相聲改進小組,創作了一大批新的節目。這些新節目非常受當時觀眾的喜愛,但是由此逐年發展,對一些傳統的東西,甚至我覺得,有些同行們,包括我們的老先生們,其中也有就認為老的不能用了,不加分析的,不加辨別的都排斥在外,這樣就使得我們一些優良的傳統的東西也隨之被不重視了。由於這個情況,一些年輕的演員又沒有辨別能力。
受到這些思潮的影響,也確實覺得,我這個老東西學完了哪兒用去,他就不學了。而且有些老的傳統的東西確實是需要很高的技巧,你才能掌握。它不像新段子,新段子你自己編,根據你自己寫的,你寫什麼樣是什麼樣。傳統的可不成,傳統的一定要完完整整地繼承過來,在自己身上得到消化,要經過自己的思索、反覆的錘鍊。你才能再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他要有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是相當複雜的,相當費力的。有人就不願意費這個力了,我就用一些新段子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