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世臣的結果 展開

王世臣

中國相聲演員

王世臣,男,1922年3月20日生於北京東城,相聲演員,藝名“小迷糊”,北京人。

10歲時拜著名相聲藝人陳雨亭為師,后又從師張傑堯,活躍於北京“啟明”、濟南“晨光”及天津各相聲場所。1951年與譚鳳元等組建“北京實驗曲藝團”並任團長。1996年舉辦了“王世臣先生舞台生涯65周年”演出。代表作:《拉洋片》等。

2001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22年3月20日生於北京東城。
1932年拜著名相聲藝人陳雨亭先生為師學習相聲表演,並跟隨師父在北京東西兩廟撂地說相聲。
1934年秋季陳雨亭先生病逝,逝世之前賜名王世臣,並託孤給張傑堯先生繼續學習相聲表演。
王世臣 生活照
王世臣 生活照

演藝經歷

1932年拜相聲藝人陳雨亭先生為師學習相聲表演,在此期間跟隨師父在北京東西兩廟撂地說相聲(東西兩廟既:東城的隆福寺,西城的護國寺)。
1934年秋季陳雨亭先生病逝,逝世之前曾給王先生賜名王世臣,並託孤給當時的相聲名家張傑堯先生繼續學習相聲表演。
1936年學徒期滿后,在北京隆福寺、鼓樓等處表演相聲,與戴少甫先生合作在冀東電台錄音表演。
1938年與班德貴先生共赴天津,在三不管、鳥市、謙德庄、三角地等處表演。
1942年應相聲名家張永熙先生之邀赴張家口演出。
1943年回到天津在東興市場附近的連興茶社、鳥市附近的聲遠茶社演出。
1944年回到天津后仍在聲遠、連興等茶社等相聲表演場所演出。
1945年回到原籍北京在西單商場演出。
1946年後在北京啟明茶社、世界遊藝社、昇平遊藝社、西單遊藝社等地演出。
1948年後往返京、津兩地演出。
1951年與京韻大鼓名家孫書筠女士共赴上海金國遊藝社演出;同年與曹保祿先生共建曲首都實驗藝團任團長。
1952年參加赴朝慰問團赴朝鮮戰場慰問為戰場上的志願軍表演回國后曲首都實驗藝團改為北京曲藝一團任團長。
1953年調北京曲藝三團參加相聲大會的演出;同年收徒李明歧。
1956年任中央代表團團員跟隨陳毅副總理赴西藏,慶祝西藏自治區籌委會成立並演出;同年參加第一次全國文藝匯演與高德明先生合作表演相聲《新書迷》。
1957年收徒趙德亮、傅振江、馬大龍。
1959年北京曲藝一、二、三團合併成立北京市曲藝團。
1996年4月北京曲協、北京曲藝團為其舞台生涯65周年舉辦慶祝研討活動。還曾赴津參與傳統相聲的錄製工作,與趙世忠合作。
1966年---1976年文革中。
1985年退休於北京曲藝團;同年收徒劉洪沂、孟祥光。
1996年北京市曲藝家協會、北京市曲藝團舉辦“王世臣先生舞台生涯六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同年參加天津電視台傳統相聲的錄製。
王世臣演出照
王世臣演出照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47年與夫人張秀英女士結為伉儷。

健康狀況

1982年患肺癌行左肺上葉切除術。
1998年因病致左聲帶麻痹抱恨離開舞台。
2001年10月3日12時5分病逝於北京。

社會活動


任職經歷

1978年復出曾應聘擔任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相聲教師。
1986年受聘於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任相聲教師。

人物評價


王世臣先生為人坦誠,善待他人,直面人生。自知身患絕症10餘年來仍豁達樂觀,直至身體主要功能衰竭,溘然辭世。王世臣先生是一位有影響的相聲名家。他一生為相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常說:“不說糊塗相聲,演出要真實”他在60多年的藝術實踐中身體力行。
王世臣的藝術成就輝煌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當時北京、天津家喻戶曉的著名相聲演員。在北京“世界遊藝社”演出時。場次安排分別是他和趙玉貴倒三,孫書筠倒二,侯寶林和郭啟儒攢底。他每天劇場演出。有一天,他由一家電台趕到劇場時,孫書筠已經在台上演出了。按原場次已不可能,而他和趙先生再上台表演,兩個相聲節目又連在一起了。只好安排他和侯先生、郭先生合說三人相聲《扒馬褂》。觀眾中有一位做綢緞生意的劉掌柜與他和侯先生都是好朋友,散場后請他們吃飯。席間,劉掌柜說“寶林、世臣、咱們都是好朋友,我勸你們一句,不要為一件馬褂,倆人鬧成這樣,當著外人這事讓人家笑話,我是做綢緞生意的,送你們每人一件馬褂。”經過說明三人哈哈大笑。可見三位先生的表演神形兼備已進入化境。人物刻畫深刻,使觀者信以為真。20世紀80年代初,電影評論家鍾惦斐在《大眾電影》以《無與倫比》題目撰文,回憶40年前在西單商場聽王世臣、高德明、王長友合說的《扒馬褂》,至今記憶深刻,讚揚他們藝術爐火純青,表演登峰造極給觀眾留下過目不忘的印象。
王世臣舞台照
王世臣舞台照

個人作品


代表節目有傳統相聲《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鬧公堂》《賣布頭》《白吃猴》《怯拉車》《汾河灣》《朱夫子》等。
反映新生活的作品有《昨天》《不離婚》《找對象》《借錢》《孤兒不孤》以及化妝相聲《跳神兒》《耍猴兒》等。
曾參與創作相聲《舉目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