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范蠡祠的結果 展開

范蠡祠

山東肥城范蠡祠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軍事政治才能和商業才能及生平業績為主要展示內容、以其它相關人文故事為襯托。全部建築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暫用名)等相關建築組成,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正殿內塑高3.5米范蠡全身銅像一座,銅像背後牆面用木條仿竹簡形式,再現《史記》中記載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鑲嵌楹聯。殿外左右兩側建長廊兩條,陳列與范蠡生平業績相關的詩碑,並以彩繪壁畫等形式,生動介紹范蠡卓越的軍事、政治和經商才能。其它輔建築依相應位置而建,錯落有致,相關塑像如:比干趙公明關公及福、祿、壽三星均以民間傳說的形象為依據,或坐或立,神態各異。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銅像外,其餘均採取民間傳統的貼金彩繪相結合的形式。

祠堂簡介


范蠡祠,即陶公幽棲祠,位於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陶山,緊鄰范蠡墓。清順治年間重建。據分析,隋代范 蠡祠的位置,應是離此十幾米遠的當今范蠡祠的後院。那裡至今保留的一根房廊石柱,上刻有(宋)“宣和三年”(1121年)等字樣。地上還有刻著“元符二年”(1099年)“宣和四年”字型大小的石柱和柱礎。前面范蠡祠殘留“靖康元年”刻字的石柱,可能就是從這裡搬運過去的。從這些不同年號的石柱和遺留柱礎看,北宋之前,這裡曾有一座規模較大的范蠡祠,其無論是從佔地面積來看,還是從建築規模的宏偉程度來看,都較現存的范蠡祠要大的許多。
乾隆年間進士、陝西布政使巡撫、文學史家唐仲冕所著的《岱覽》一書最後一卷中,完全記載了肥城陶山范蠡的一些古迹,收錄了清康熙年間肥城知縣史廷桂的《重修陶朱公墓贊碑》一文,內容如下:
范蠡祠
范蠡祠
“陶山之陽,幽棲之側,一冢屹然,千秋獨立。傳為越臣,於焉遺跡。緬想當年,為越良弼。敗於會稽,困於石室,雖在顛沛,臣節不失。念在圖復,寢不安席。終能沼吳,霸業顯赫。功成者退,日中則昃。長頸鳥喙,早焉心惻。知足忠完,脫君險厄。扁舟五湖,飄然遐逝。致富敵國,變名自匿,更號陶朱,鴟夷子皮。忠以事主,智以自庇。千載而下,誰可與匹。霸業雖朽,忠名不赦。墓比黃金,此土是惜。綱常既維,宇宙扶掖,滄桑幾易,乃至於今。秦篆既杳,漢贊誰識。頹然荊榛,一片孤石。蘚食文字,久可摸索。第見樵夫牧豎,躑躅而嘆於其側曰:此非越大夫之墓歟!何碑字之模糊?覺今之非昔!時維已未,春日熙熙,招侶攜朋,於此一適,憑今弔古,晨游竟夕。謁公之祠,尋公之跡。睹此煙沒,心焉惻惻。千秋芳躅,可聽泯滅!興廢利弊,何惜千百。爰命匠石,創為再勒。非謂公之霸業於此益著,庶幾赤松子三笑三點額,指冢口誦八言,不致於遂熄。”
文中所提到的范蠡祠,就是清順治年間重建的陶公幽棲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