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芝銘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任芝銘(1869年—1969年),男,河南新蔡人。清末舉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家庭教師。1928年以新蔡創辦今是中學,任董事長。1938年任校長。曾介紹進步青年到解放區,並送兒女赴延安入抗大學習。1945年後任新蔡縣參議長。建國后,歷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河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任委員。是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任芝銘享年百歲,經過晚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歷史時期,是近現代一位影響頗大的傳奇人物。他一生追求民主進步,參加同盟會,反對滿清專治、反對袁世凱稱帝、反對國民黨黑暗統治,支持追隨中國共產黨。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工作經歷

民革河南省主委,全國政協委員。
民革河南省主委,全國政協委員。
早年的任芝銘專心治學,后後來不懂政後來后目睹清政府腐敗,國難臨頭,又與革命志士劉粹軒、閻子固等經常接觸,互相啟發,對國家大事日益熱心。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加入同盟會,並任本縣支部長。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任芝銘旋入關。初在北京、天津之間,從事革命活動;后回河南協助閻子固組織淮上軍,響應武昌起義
1912年,清帝遜位,民國成立。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任芝銘仍任支部長。他領導黨員,又同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中年時期的任芝銘。
中年時期的任芝銘。
1926年,為響應北伐,任芝銘同共產黨人合作,在開封組織河南省黨部,任婦女部長,並派人到廣州與國民黨中央取得聯繫。次年,北伐軍到達開封,因蔣介石已反共,河南省黨部被改組。任芝銘離豫赴鄂,任第十八師秘書。1928年8月,因第十八師至江西加入剿共,任芝銘憤然辭職返鄉。為了培養革命人才,他創辦了“今是中學”,從事教育事業。今是學校開辦以後,就成了中國共產黨在新蔡地下活動的主要據點。縣委以該校為基地開展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先後建立了共青團和黨的組織。任芝銘對黨的地下工作給予了有力支持和掩護。今是中學現為新蔡縣內最好初級中學。
抗日戰爭開始后,任芝銘即赴新鄉,任豫北師管區司令部參議,直接參與抗戰。1938年春,又調任十三軍後方留守處主任,住鎮平縣賈宋鎮。他利用這個職務之便,多次回新蔡動員大批進步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
1939年秋,任芝銘再次回到新蔡,以董事長的身份,親自領導自己創辦的學校。在任芝銘的支持和掩護下,中共新蔡縣地下組織很快發展、壯大,改造和充實了群眾組織,任芝銘還親自擔任“抗敵後援會”的主任。在黨的領導下,運用集會、講演、辦牆報、寫標語、演劇、唱歌等形式,從城市到鄉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鼓動,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國民黨縣黨部看到群眾真正發動起來了,驚恐萬狀,百般刁難,曾幾次借故逮捕革命師生,都被任芝銘設法營救出來。他還把很多進步青年介紹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
1947年秋,新蔡縣城獲得解放,王達夫被任命為縣長。當時解放軍繼續南下,未留正規部隊。國民黨反動分子紛紛組織反動武裝“游擊隊”,進行垂死掙扎。為了保衛人民財產的安全,王達夫與任芝銘商定,集中40餘支槍,成立城防委員會,並由任芝銘負責。年近八旬的任芝銘帶領群眾武裝,與“游擊隊”進行了激烈的鬥爭。1947年9月,任芝銘回到河南,不久,擔任了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任省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