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道情
關中道情
關中道情是陝西省的中國皮影戲劇種之一,以長安為正宗,亦名“長安道情”,又稱“拉波戲”,盛行於長安、藍田、戶縣、咸陽、興平等地。它分東路調和西路調,前者流行於黃河兩岸,後者流行於陝北及內蒙古等地。在不同地區又形成了“北方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及“西涼調”等分支劇種。
相傳道情是出家人求施捨化緣時誦唱的「道中情理」,關中民間長期有「一經二詞三道情」的說法,由此可知它是由關中道教的誦經唱詞演變發展而來的。
關中道情唱詞曲調有“九腔十八調”之稱,現僅流傳“八腔十一調”。
關中道情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解放前,逢年過節和遇紅白喜事時,就顯得非常紅火,人們經常十餘人席地而坐,敲起漁鼓、簡板,拉起絲弦,往往唱到深夜。有時也會出現多台競爭的場面,情緒熾熱,徹夜演唱。清乾隆年間,西安與關中地區以出現道情班社,如西安灞橋道情班、引鎮道情班、子午道情班和三橋道情班以及寶雞陽平鎮姜馬道道情班等。在陝甘寧邊區,關中道情成為宣傳抗日、宣傳革命,鼓舞群眾的很受歡迎的文藝形式。
關中道情的劇目,據抄錄保存下來的約有200多本(折),故事完整,大多具有較強的人民性,人物鮮明等特點。其傳統劇目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有《目蓮救母》《大孝傳》《賣道袍》《哭五更》等;以歷史故事、神話與民間故事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會》《天仙配》《敬德打朝》《蘆花記》等。
唱詞曲調有“九腔十八調”之稱,現僅流傳八腔十一調。八腔即[清江引]、[金線吊葫蘆]、[藕斷絲不斷]、[節節高]、[打連廂]、[高腔]、[推句子]、[皂羅袍];十一調為[大紅袍]、[苦相思]、[蛤蟆跳門檻]、[哀連子]、[剪花]、[拖音]、[笑板]、[塌句子]、[氣頭子]、[怒板]、[落頭子]。唱板有慢板、二六板、飛板、串板、滾白。除滾白外,各板式分陽坡(歡音)與陰坡(苦音)。曲牌有[皂羅袍]、[耍孩兒]、[山坡羊]等。在唱腔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幫腔。演唱四句一幫腔,並分長短兩類。樂器有16種,文場有板胡、二胡、笛子;武場有板、鼓、漁鼓、簡板、三才板、大鑼、牙子、碰種等。以漁鼓、簡板、三才板為特有樂器。新中國成立后,又吸收了秦腔一些伴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