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傳染性膿皰
羊傳染性膿皰
羊傳染性膿皰 ①發病特點本病又稱“羊口瘡”,特點是在羊的口唇等處的皮膚和粘膜上,先發生丘疹、水皰,后形成膿皰、潰瘍,最後結成桑椹狀的厚痂塊;部份病羊伴有眼結膜發炎,開始眼流水、發紅,最後結膜變白變厚、瞎眼。其病原是傳染性膿皰病毒,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
羊口瘡病毒分類上屬於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屬。病毒粒子呈磚形或呈橢圓形的線團樣(病毒粒子表面呈特徵性的管狀條索斜形交叉,呈編織樣外觀),一般排列較為規則。核酸類型為雙股脫氧核糖核酸(DNA)。羊口瘡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強。乾燥痂皮內的病毒於夏季日光下經30~60天開始喪失其傳染性;散落於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來春仍具有感染性。病料在低溫冷凍條件下保存,可保持毒力達數年之久。本病毒對高溫較為敏感,60℃30分鐘即可被滅活。常用的消毒藥為2%氫氧化鈉溶液、10%石灰乳、20%熱草木灰溶液。
流行特點 本病只危害綿羊和山羊,且以3~6月齡的羔羊發病為多,常呈群發性流行。成年羊也可感染髮病,但呈散發性流行。人也可感染羊口瘡病毒。病羊和帶毒羊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損傷的皮膚、粘膜感染。自然感染是由於引入病羊或帶毒羊,或者利用被病羊污染的廄舍或牧場而引起。由於病毒的抵抗力較強,本病在羊群內可連續危害多年。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潛伏期4~8天。
本病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唇型、蹄型和外陰型3種病型,也見混合型感染病例。
(1) 唇型。
病羊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鏡上出現散在的小紅斑,逐漸變為丘疹和小結節,繼而成為水皰或膿皰,破潰后結成黃色或棕色的疣狀硬痂。如為良性經過,則經1—2周痂皮乾燥、脫落而康復。嚴重病例,患部繼續發生丘疹、水皰、膿皰、痂垢,並互相融合,波及整個口唇周圍及眼瞼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積龜裂、易出血的污穢痂垢。痂垢下伴以肉芽組織增生,痂垢不斷增厚,整個嘴唇腫大外翻呈桑葚狀隆起,影響採食,病羊日趨衰弱。部分病例常伴有壞死桿菌、化膿性病原菌的繼發感染,引起深部組織化膿和壞死,致使病情惡化。有些病例口腔粘膜也發生水皰、膿皰和糜爛,使病羊採食、咀嚼和吞咽困難。個別病羊可因繼發肺炎而死亡。繼發感染的病害可能蔓延至喉、肺以及真胃。
(2) 蹄型。
病羊多見一肢患病,但也可能同時或相繼侵害多數甚至全部蹄端。通常於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膚上形成水皰、膿皰,破裂后則成為由膿液覆蓋的潰瘍。如繼發感染則發生化膿、壞死,常波及基部、蹄骨,甚至肌腱或關節。病羊跛行,長期卧地,病期纏綿。也可能在肺臟、肝臟以及乳房中發生轉移性病灶,嚴重者衰竭而死或因敗血症死亡。
(3) 外陰型。
外陰型病例較為少見。病羊表現為粘性或膿性陰道分泌物,在腫脹的陰唇及附近皮膚上發生潰瘍;乳房和乳頭皮膚(多系病羔吮乳時傳染)上發生膿皰、爛斑和痂垢;公羊則表現為陰囊鞘腫脹,出現膿皰和潰瘍
(1) 病原學檢查
① 病料採集 病變局部採集水皰液、水皰皮、膿皰皮以及較深層痂皮。
③ 分離培養 羊口瘡病毒可用胎羊皮膚細胞,牛、羊睾丸細胞和腎細胞,人羊膜細胞等進行分離培養。一般接種后48~60小時可見細胞變圓、團聚和脫壁等病變,並可觀察到胞當內嗜酸性包涵體。
④ 動物接種試驗 病料製成乳劑,划痕接種於健康羔鬥口唇,次日即可觀察到接種部位紅腫,繼而出現水皰,4~6天變為膿皰,約經3~4周脫落。
(2) 血清學試驗
(1) 羊傳染性膿皰與羊痘的鑒別 羊痘的痘疹多為全身性,而且病羊體溫升高,全身反應嚴重。痘疹結節呈圓形突出於皮膚表面,界限明顯,似臍狀。
(2) 羊傳染性膿皰與壞死桿菌病的鑒別 壞死桿菌病主要表現為組織壞死,一般無水皰、膿皰的病變,也無疣狀增生物。進行細菌學檢查和動物試驗即可區別。
第一,勿從疫區引進羊或購入飼料、畜產品。引進羊須隔離觀察2~3周,嚴格檢疫,同時應將蹄部多次清洗、消毒,證明無病後方可混入大群飼養。
第二,保護羊的皮膚、粘膜勿受損傷,撿出飼料和墊草中的芒刺。加喂適量食鹽,以減少羊只啃土啃牆,防止發生外傷。
第三,本病流行區用羊口瘡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使用疫苗株毒型應與當地流行毒株相同。也可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採集當地自然發病羊的痂皮回歸易感羊製成活毒疫苗,對未發病羊的尾根無毛部進行划痕接種,10天後即可產生免疫力,保護期可達1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