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峽寄弟
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詩
《入峽寄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詩以追述與諸弟在家讀書,未知行旅之艱為開端,轉而敘寫了水路進蜀時的艱險旅況,描繪了崖壁峭立、激流交注、猿聲凄切的三峽景色,抒發了作者思鄉憶弟的真摯情感。這首詩情景相生,感情深沉。作者向諸弟傾訴途中感受和思鄉心曲,表現了旅人的一種典型情感。
一至六句寫在旅途中回憶在家讀書時的情景。詩人青少年時代和諸弟在家閉門讀書,攻讀儒家經典。讀書之餘,也學劍、彈琴、遊樂。兄弟們同室求學,攜手共游,融洽無間,情深誼厚。但那時畢竟未歷風險,以致連“坐不垂堂”這句話的意義也不理會。及至出門遊歷,其艱險程度,真是一言難盡。
七至十二句寫遊歷三峽的所見所聞。這次遠遊,他乘船逆江而上,經宜昌而入三峽。三峽是著名的長江天險之地,以險灘多、水流急而聞名,兩岸山勢峻奇多姿,虎嘯猿啼,氣象萬千。這時詩人心靈完全沉浸在雄奇壯麗的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十三句至二十句寫進入三峽所見所聞引發的懷鄉思弟的情愫。當夕陽西下,夜深人靜之際,聽到猿猴啼叫,不免激發心中凄涼心情。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歸家的念頭油然而生,甚至夢中返回故鄉。特別是來到明月峽時,因峽名明月聯想起“團圓”,想起“鶺鴒原”的典故,深感獨身在外的凄涼,記掛著弟弟們,不禁淚水模糊了詩人的雙眼。“淚沾明月峽,心斷鶺鴒原”兩句表明詩人的思親之情達到了高峰。在思鄉之際,碰巧遇到一位要返回襄陽的同鄉,於是便寫了此詩,請他捎給弟弟們,充分表現了詩人作為兄長對弟弟們的一片愛心。
此詩描寫入巴蜀三峽時的艱險,抒發了作者遠涉江湖之苦和懷鄉憶弟之情。題中的“弟”指作者弟弟孟洗然、孟邕等。作者曾與他們一起隱居讀書,都胸懷大志。作者這次經三峽正當深秋,詩中“壁立千峰峻,潈流萬壑奔。我來凡幾宿,無夕不聞猿”正是對三峽險境的高度概括。“浦上”以下各句則觸景生情,由入明月峽而思念與家人團圓,見鶺鴒在原而感傷兄弟分離,感情表現得自然、真摯。
這首詩當作於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秋季,孟浩然初次離開家鄉出遊,乘船逆長江而上,經三峽入巴蜀(今四川)。沿途的艱險開闊了他的眼界,也使他產生了思鄉懷親之情。恰逢有人慾赴襄陽,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的弟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