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鯽
湘鯽
湘鯽是以二倍體的紅鯽為母本、湘江野鯉為父本雜交而形成的雜種一代,是我國成功地獲得的魚類邊緣雜交一代,並廣泛應用於養殖生產的優質品種。
湘鯽系遠緣雜交魚,絕大部分為不育,個別雄性可育,但性成熟后不會與親本混交而影響當地鯉、鯽魚晶系的混亂和退化,適於在各種水體中養殖。
湘鯽生長速度快,產量高,體態豐腴優美,肉質清甜細嫩,內臟含量低,商品規格適中,深受消費者歡迎。
湘鯽具有鯽魚、鯉魚雜食性和攝食能力強的優點。也就是說,湘鯽的食性與鯽魚、鯉魚較相似,對人工投喂的米糠、豆渣、菜餅、花生餅、麩皮、麥芽、谷芽、魚粉等飼料都喜歡吃。加之它也攝食各種天然餌料,所以飼料來源廣,給養殖湘鯽創造了有利條件
湘鯽
湘鯽外形似鯽魚,頭小體大,有1對小的口須(有的完全退化)。體長約為體高的2.6~2.8倍,約為頭長的2.9-3.8倍。體呈橙灰色、橙黃色等。頭部、鱗片及鰭條顏色一致。
關於湘鯽的圖片~
湘鯽的口徑、鰓耙、咽齒、消化道均介於其雙親本之間。其食性隨著攝食消化器官的發育而變化。魚苗階段以浮遊動物(輪蟲、枝角類、搖蚊幼蟲等)為主要餌料,逐漸轉為雜食性,食譜與親本相同,偏重於植物食性,主要攝食浮遊及底棲動植物、有機碎屑、萍類及各種商品飼料。湘鯽為底層魚類,其習性溫和,較鯉鯽魚易於起捕,無掘食的特點,在養殖中無掘泥打洞攪混池水的現象。適於在餌料豐富、水質肥沃的環境中生長。湘鯽的生長速度優於母本鯽魚,接近於父本鯉魚。在稀養條件下,當年夏花魚種養成成魚個體重可達0.5~1千克。大面積套養,每畝投放湘鯽夏花魚種30~100尾,當年可產湘鯽鮮魚20~30千克。3齡以上的個體最大可達2.5千克。湘鯽生命力強,耐低氧環境,同時對病害及藥害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養殖生產中未發現有明顯的病害,養殖成活率高。在稻田中養殖,對農藥、化肥的抗性很強,亦適合於在稻田中養殖。
1.親本選擇紅鯽母本,選擇體型端正,體色純紅,體重在100克以上,最好體重在200克一500克左右,體質健壯,無病傷的個體。同時選留5%左右的雄性紅鯽。
湘江野鯉父本,選擇體型較長,體態端正,體色青灰,體重0.75千克以上,體質健壯,無病傷的今體。
母本與父本的選留搭配比例,根據其個體大小差異而定。紅鯽個體較小的,採用10一15:1比例;紅鯽個體較大的,採用5一10:1比例,一般在5一15:1之間。
2.親魚的培育,親魚選留後,將母、父本分開用專池培育。親魚池面積不宜太小,否則影響親魚性腺發育,一般在300平方米以上,但也不宜太大,否則不便於管理與操作。水深保持在1米-1.5米左右。池底平坦,污泥較少,池內無雜草。
親魚下池前,進行嚴格的清塘消毒,同時不要搭配放養其他任何魚類,尤其是與其爭食的鯉科魚類和兇猛性魚類。親魚的放養密度,紅鯽體重200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不宜超過500尾;體重100克左右可適當增加放養,但每667平方米放養總重量不超過100千克;湘江野鯉每667平方米不宜超過100尾,其放養總重量,每667平方米不超過100千克。
另外,在紅鯽親魚池內同時放養約佔全池數量5%左右的雄性紅鯽。
親魚培育,以精飼料為主,投喂各種餅粕、糟渣、麥麩、谷芽等,並搭配一些動物性飼料,如魚粉、蠶蛹、發酵血粉、複合動物蛋白粉以及碎螺蚌肉。日投喂量視水溫情況而定,一般冬季及早春季節,投總體重的l%左右,每天投喂一次;水溫上升至13℃左右,日投喂量應增加到魚體重的2%左右,每天投喂兩次;,臨近產卵季節,投飼量可增加到其魚體重的3%左右。還需搭配投喂一些谷芽、浮萍和追施人畜糞肥,以補充精飼料在維生素等營養方面的缺乏和不足,保證親魚性腺的正常發育。產卵季節應停止施肥,保持水體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有條件的親魚培育池,最好每10天一15天沖注一次新水,可以促進親魚的性腺發育。
3.催產
紅鯽為多次產卵類型。紅鯽發情產卵時間一般為3月底至4月初,5月上旬結東。如果培育條件較差,產卵時間可能推遲。紅鯽於水溫上升至15℃左右即開始產卵,適宜產卵水溫為17℃一22℃,當水溫上升到26℃時即停止產卵。一般每10天左右產卵一次,但產卵量相對減少,整個生殖季節產卵分2批一4批產完。同一池塘生態條件下的紅鯽,其性腺發育的情況基本一致,產卵的時間也具同步性。因此,繁殖期間,要做好各種相應的配套準備。
湘江野鯉的性成熟與繁殖時間,基本能與紅鯽同步,臨近繁殖季節,將親魚捕獲轉入小池內暫養。紅鯽雌魚選擇腹部膨大而柔軟,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微紅突起的種魚。湘江野鯉雄魚選用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著作為催產對象。雌雄比例視其個體大小差異情況定為5—15:1左右。
催產劑使用PG和HCG結合,紅鯽母本每千克魚注射PG0.5毫克加HCGl000國際單位,野鯉父本劑量減半。採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水溫20℃左右,其效應時間一般為12小時一15小時。
4.受精與孵化
紅鯽與湘江野鯉難於進行自然交配,因此,須採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催產後,特別是在接近效應時間的末期,要注意檢查親魚的活動與成熟情況。當輕壓紅鯽腹部有卵流出時,即可進行人工授精。一般採取干法授精。操作時取一乾淨盆子,將卵子擠入盆內,接著將鯉魚精液直接滴到魚卵上(一般每2萬一5萬粒卵子滴入2滴一3滴精液即可),用羽毛輕輕地攪拌均勻。
孵化有靜水自然孵化與流水孵化兩種。靜水孵化的孵化池一般面積為十幾平方米至幾十平方米,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池內首先放置好經消毒處理的棕片,將受精后的魚卵盡量均勻地鋪設在棕片上,棕片設在水面下10厘米一30厘米處。水溫20℃左右,約經100小時即可孵出魚苗。
流水孵化首先要進行受精卵脫粘處理,一般採用黃泥水脫粘方法。將黃泥漿澄清二天左右,瀝出上層清水。脫粘時將濃稠的泥漿約0.2千克加水約30千克攪拌成泥漿水,可脫粘l萬魚卵左右。將干法授精的魚卵,倒入黃泥漿水中,攪拌脫粘約1分鐘,粘性即消失,然後用清水漂洗1次一2次,即可進入孵化桶或孵化槽孵化。一般每立方米孵化水體密度約為50萬一75萬卵,孵化管理按照家魚苗孵化操作,其孵化用水必須經嚴格消毒過濾。孵化期間,若水體出現水蚤,於魚體出現眼點后,而又未出膜前,突然停水,使魚卵沉降水底,然後用篩絹布在中、上層水體抄捕除去水蚤,以保證魚卵正常孵化。當水溫19℃左右時,經50小時一60小時孵化即開始出現眼點。80小時左右開始脫膜。湘鯽魚卵脫膜時間較長,一般需經12小時一24小時才能全部出膜。當魚苗止現點腰,能上下自由遊動,即可下池發花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