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資桂城市群

郴資桂城市群

郴資桂城市群指郴州中心城區為核心、郴資桂一體化區域為主體、連通永興宜章在內的郴州郴資桂、郴永宜城鎮群。

概念首次提出


2012年7月16日,《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首次提出,被省政府重點支持建設。2012年7月16日,正式亮相的《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徵求意見稿)(下簡稱“綱要”)描繪了未來新型城鎮化的藍圖。綱要分為11個部分,包含50條實施細節。綱要在城市群建設、長株潭綠道網、超高層建築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綱要提出構建以城市群主體形態,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中心城市為依託、縣城和中心鎮為基礎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
到2015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達到70%,GDP財政收入佔全省的比重均達到45%左右。環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超過55%,全省城鎮化水平超過50%。
在統籌長株潭城市群、環長株潭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同時,重點支持郴資桂城市群、邵東東部城市群、衡陽西南雲大經濟圈等發展基礎較好的城市群加快發展,積極推進永州冷零祁經濟圈、懷化鶴中洪芷經濟圈、湘西吉鳳花城鎮帶等湘西南相對落後地區的城鎮群統籌開發建設。

範圍


在半小時通勤圈內,構建由郴州中心城區為核心、郴資桂一體化區域為主體、連通永興、宜章在內的郴州郴資桂、郴永宜城鎮群。
打造郴資桂、郴永宜新興產業十字走廊,把郴資桂、郴永宜城鎮群建設成為全市新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引領區,湖南最開放的城鎮群、湘粵贛省際區域最有影響力的中心城鎮群,全國中小城鎮群建設的示範區。
到2030年,城鎮規劃用地30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00萬。

整體規劃


總體空間結構

按照中心城區、郴資桂一體化區域、郴州城鎮群(郴資桂、郴永宜區域)、郴州市域(環郴資桂、郴永宜區域)四個層次,推進城鎮化建設
總體空間結構是,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資(興)郴(州)桂(陽)為東西發展軸,以永(興)郴(州)宜(章)為南北發展軸,形成“大十字”城鎮群格局,輻射整個市域範圍。
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含縣城)—重點鎮—一般鎮的5個層次城鎮等級規模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重點鎮協調發展。

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為:“一心兩區八組團”。
“一心”:指中心城區的主城區(包括舊城組團和槐樹下組團)。
“兩區”:指東部新城區和西部新城區。東部新城區,以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區為主體,包括白水組團、東河組團;西部新城區,以武廣新區為主體,包括城前嶺組團、萬華岩鎮區、華塘鎮區。
“八組團”:指石蓋塘組團、坳上組團、許家洞組團、橋口組團、棲鳳渡組團、五里牌組團、馬頭嶺組團、塘溪組團。
通過科學統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將郴州中心城區建設成為新型工業城市、生態旅遊城市、山水宜居城市、魅力文化城市,使城市化與生態環保同步發展。到2015年,城鎮規劃用地80-10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80-100萬。

郴資桂一體化區域

郴資桂一體化區域是郴州城鎮群的主體,是郴州城鎮群的核心區,郴資桂一體化區域的快速發展,將全面提升郴州區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郴資桂一體化區域空間結構為“一城兩翼十組團”。
“一城”:指中心城區。
“兩翼”:指東部的資興市區,西部的桂陽城區。
“十組團”:指石蓋塘組團、坳上組團、許家洞組團、橋口組團、棲鳳渡組團、五里牌組團、馬頭嶺組團、塘溪組團、良田組團、保和組團。
郴資桂一體化區域的發展目標是創建“兩型社會”示範帶,打造“兩型”產業聚集區、統籌城鄉試驗區、生態文明實踐區、改革開放先導區。到2020年,郴資桂一體化區域城鎮規劃用地20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200萬。
到2030年,城鎮規劃用地30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