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炒麻豆腐的結果 展開

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灰白紅綠相間,口感香醇味厚,別有風味,號稱老北京特色傳統小吃中的絕品。所謂絕品,意思就是說炒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你在其他地方是沒有口福消受的。

炒麻豆腐最早出現於明初。那時候,窮人家會把這做綠豆澱粉徠、粉絲的下腳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來炒著吃,然後在裡面再放點咸雪菜、大青豆,冷熱均可食用。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麻豆腐500g
青豆
雪裡蕻
醬油
大料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油燒熱用大料、蔥、姜嗆鍋后將大料、蔥、姜撈出。將麻豆腐用水泄開後放入鍋中小火熬到粘稠狀態。放入抄好的青豆和雪裡蕻一起炒熟調味后裝盤。將干辣椒掰碎放在麻豆腐上,熱油澆上,出鍋。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麻豆腐一斤
干辣椒少許
青豆適量
羊尾半斤
黃豆適量
2根
黃醬少許
料酒少許
醬油少許
少許
詳細步驟
說明
1.先把腌好的雪裡蕻洗乾淨了,用清水反覆泡洗,去了鹹味兒,頂刀切成末。水發的青豆、黃豆,放個八角開水煮到剛熟但還沒爛的地步撈出備用。
2.用鐵鍋把羊尾煸炒出油來,下進去蔥姜煸香了。注意,這東西吃油,羊尾得多放點,一般一斤麻豆腐要用二兩多羊尾油。
3.蔥姜炸出了味兒,再下一點兒黃醬煸透了,放入雪裡蕻炒出香味、放入煮熟的黃豆、青豆,加上料酒、醬油。
4.最後炸一點辣椒油往上一呲就香的不得了了。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麻豆腐
羊油
青豆少量
雪裡蕻少量
干辣椒3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首先炸好辣椒油備用。另起鍋將青豆、雪裡蕻焯水。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鍋里放羊油炸香,將油渣撈出,羊油鍋中放入蔥薑末,倒入麻豆腐。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倒入適量開水剛剛沒過麻豆腐,小火慢慢炒制麻豆腐,需要用鏟子不停攪拌避免糊鍋。放煮熟的青豆、雪裡蕻,放鹽調味放醬油調色。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待麻豆腐炒制粘稠盛出,最後撒上炸好的辣椒油即可。

小吃風味


正宗的麻豆腐應該有四種必備的原料——雪裡蕻、羊尾油、黃豆醬、青韭。炒麻豆腐,加一些雪裡蕻是為了讓炒出的麻豆腐有筋骨,用切成丁的羊尾油炒,會更香,盛一勺炒好的麻豆腐放到嘴裡,吃到羊尾油時會咬出一股油來。過去人們喜歡在吃面的時候拌上一勺麻豆腐,為了提它的鹹味,炒麻豆腐時要加勺黃豆醬。炒得之後,用勺子在麻豆腐中間打個窩,中間加入炸好的辣椒油,周圍則要撒上青韭。青韭很細,蔥芯綠,這種韭菜特別提味,用刀一切滿屋子都會飄著韭菜的香氣。但青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沒有青韭時也可以用一種紫色根的叫“野雞脖”的韭菜代替。

來歷傳說


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
這麻豆腐出自老北京的粉房(粉房就是出產粉皮、澱粉的地方)。豆子在石磨上碾的時候,一邊碾一邊加水,期間就分成了三樣東西——最細的,是豆漿,正品,可以做澱粉;最稀的,是汁兒,豆汁;中間那層稠糊糊的暗綠色粉漿,如果裝進布袋加熱,再一煮,濾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炒麻豆腐本是窮苦老百姓的美食,可是有錢人卻也好這口,甚至還有癮。梨園名角馬連良的夫人陳慧璉就會做炒麻豆腐,並且在梨園界頗有名氣。
其實,這炒麻豆腐和豆汁兒一樣,都是老北京人最鍾愛的傳統小吃。

做法二


用料

麻豆腐1碗

調料

• 色拉油適量
• 醬油適量
• 蔥1根
• 姜半塊
•徠 干辣椒4個

炒麻豆腐的做法

1.鍋燒熱倒油,將蔥段、薑片倒入爆香,下麻豆腐翻炒,根據鍋中情況再適量加點油以防巴鍋
2.倒入醬油不斷翻炒
3.倒入大量熱水,水要沒過麻豆腐大火煮開起泡
4.煮開后火調小一些,一邊煮一邊用鏟子不斷翻炒
5.一直炒至水與麻豆腐完全融合即可,盛出裝盤
6.乾淨鍋燒熱倒入少許油,將干紅辣椒倒入炸出香味關火,將辣椒和油一起倒在炒好的麻豆腐上即可

烹飪技巧

1、熱水一定要多加,長時間煮、炒后才會好吃。
2、炒麻豆腐時,還可以加入黃醬、青豆、青韭、雪裡蕻等一起炒。

菜品特色

1、要說最具北京特色的食物,一定得是豆汁兒和麻豆腐。一為其絕無僅有,二為其味道之怪。豆汁兒和麻豆腐的味,酸澀混雜,怪異非常,真不是誰都能接受的。
2、綠豆泡發后加水磨成漿,將粉漿放置一夜會分為三層,最下層的粉狀物,晾乾后即是澱粉。最上層灰綠色的水即豆汁兒的前身。把這灰綠漿水盛出,發酵后便是酸酸的生豆汁兒了。
3、生豆汁兒加水熬至熟透,熬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浮沫,把浮沫盛出瀝去水分,即是麻豆腐。
4、豆汁兒就是做澱粉、粉絲后該扔的東西,麻豆腐更是熬豆汁兒時要扔的東西。
5、炒麻豆腐一般要用羊尾油,且用油量不小。當然素油也是可以用的,尤其是如今讓人到哪找羊尾巴油去?下面介紹一種做法:
A、用素油,炒的時候要炒兩遍,第一遍炒前在鍋中倒一些素油,把麻豆腐倒在鍋里,同時加薑片兒、蔥段。先放的那點油是為了怕巴底。翻炒幾下后,再用勺子著素油從鍋邊轉著往鍋里倒油,使鍋里有麻豆腐不至於粘在鍋幫上。翻炒時加鹽、醬油,為它入味。
B、然後盛出來,把鍋刷乾淨,重新置火上燒熱后倒油,油熱后再把麻豆腐倒入鍋中,翻炒后加大量熱水,使水沒過麻豆腐,隨時用鍋鏟抄底,防止巴底。隨著鍋內熱度的升高,加的水開了鍋,鍋里的麻豆腐上面泛著無數的小水泡,正和老北京人對炒麻豆腐炒法的一句話:“炒麻豆腐——大咕嘟。”而使水入在麻豆腐里這一烹飪程序,老北京人對它還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糗”。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不停頓地用鍋鏟抄底來回翻炒,不能讓它巴在鍋底和鍋壁上,直至使加的水完全和麻豆腐成為一體時,才可以端鍋離火盛盤。
C、這還不算完,用鍋鏟在盤裡的麻豆腐的正當間兒按一個凹坑,另用一個鍋置放火上,倒上油,油熱之後扔到鍋里兩三個干紅辣椒,把它透炸成黑炭,再把它連油倒在麻豆腐上。這才算徹底完成這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