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日本
酷日本
酷日本(Cool Power),是日本“數字好萊塢大學”校長杉山知之提出的,是描繪日本現代文化的新辭彙。是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遊戲迷”和“日本動漫迷”。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酷日本戰略旨在向海外推介以動漫、遊戲為首的日本內容產品及食品等領域的國內獨特文化。
![日本動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a/m1a8a04516958c2591b2414b54b70af7c.jpg)
日本動漫
發軔於戰後初期的青年亞文化,幾乎與日本和平建設的歷史等長,取得的成就也相當,可謂以“不良”、“解構”始,以“有趣”、“建構”終。今天,那些曾幾何時被視為“非主流”的“亞”文化“物種”(如動漫、電玩等),不僅成了當然的“雅”文化,是所謂“酷日本”(Cool Power)的魅力所在,甚至構成了日本在21世紀賴以生存並做大的重要軟實力(Soft Power)。
![酷日本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7/m376003513fbc2daa1ea4d47acdd67650.jpg)
酷日本logo
![酷日本](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3/me35d3176ee0ea148c464be71cbfdd897.jpg)
酷日本
世界各地。面對這股衝擊波,美國媒體驚呼自己的文化產業遭遇了第二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日本使用的不是槍炮,而是動漫和遊戲,日本的“口袋妖怪”、“遊戲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為伴隨新一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卡通形象。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遊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內容產業”滲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此間專家比喻說,它像串兒燒一樣,把新聞、出版、音樂、廣告甚至手機、汽車等多種產業結合起來,衍生出與傳統概念中的文化產業完全不同的“新文化產業”,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
![日本動漫形象皮卡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a/m5a3bad4a5606b8fba514683b27eb0a72.jpg)
日本動漫形象皮卡丘
蒸蒸日上的動漫產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對“內容產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仍以2003年為例。這一年,日本的內容產業市場規模即已達到14.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其中,除動漫產業外,包括出版、廣播電視、音樂、卡通形象等相關產業市場的規模合起來超過了10萬億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識財富戰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產業”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這一產業放寬限制,增加預算,完善相關法律。同時,日本民間也開始積極興辦動漫學校,通過舉辦動漫和遊戲大賽等各種方式,下大力培養人才,壯大動漫和遊戲的創作隊伍。如今,僅在東京,就有幾千家動漫和遊戲軟體公司。這些公司的職員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他們所製作的新產品源源不斷地被輸往國外。
一位著名的日本動畫界人士曾經指出,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標準和限制,文化世界卻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和情節。也有學者用一個“酷”字來評論日本創作的動漫形象。相比之下,美國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往往善惡分明,而日本動畫中的人物性格相當複雜,主人公調皮、好色、孤獨甚至有點殘忍,具有獨特、鮮活的個性;另外,美國的卡通形象在現實中一般都能找到原型,但像“皮卡丘”、“龍貓”乃至愛知世博會的吉祥物等日本卡通形象,都是非常抽象的,給人以新奇的幻想。
日本的動漫創作人員善於對外來文化包容、吸收后加以改良和發展,在求新求異中培育本國的內容產業。所謂的“酷”,其實就是指日本動漫的創新手法。因此,雖說許多日本動漫每一集的情節都大同小異,但其獨特而新鮮的表述方式與韻味,依然深深吸引著各國觀眾。
日本的“內容產業”現已佔世界市場的10.3%,但它仍有隱憂。該產業在日本的年增長率只有2.3%,大大低於5%的世界平均增長率。眼下,中國正以13.1%的速度追趕,日本方面已經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此,日本文化界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鞏固戰場,打造和發展強勢“新文化產業”。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動漫迷”。
2013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始正式推進旨在向海外推介日本食品、動漫及地方產品的“酷日本戰略”。安倍把該戰略定位為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新設相關閣僚並增加了預算。安倍稱,希望通過向全球展現日本的軟實力來提升對外形象,幫助“重拾日本人的驕傲和自信”。
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一部分,安倍在2013年1月25日召開的日本經濟再生總部會議上要求相關閣僚推進酷日本戰略。2012年度補充預算案和2013年度預算案中分別計入了3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和254億日元的經費,大幅超過了民主黨政權編製2012年度預算時的163億日元。
除舉辦國際活動外,日本政府還會考慮讓閣僚在出訪時宣傳自己家鄉的產品。政府相關人士指出:“本國文化得到世界認同的話,會令國民產生自信。有必要讓其與重振經濟齊頭並進。
![安倍晉三推動酷日本戰略](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e/m2ed05dfd79e445aafc2480ceb616d1ec.jpg)
安倍晉三推動酷日本戰略
安倍在會上表示,“健康的日本食品已形成一種潮流,但食材仍未走出國門”。他表示,將努力為日本食材打開海外市場。
有關的報道指出,將來日本官員在出訪其他國家的時候,可能帶有一個另外加上去的任務,就是需要向別的國家來推介自己家鄉的特產,有關的戰略由稻田朋美來出任特命擔當相,而有關的預算也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