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

李武,研究員,男,漢族,1954年10月生,北京市人。197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大學學歷。同年分配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從事蔬菜和瓜類采后技術研究工作。1988年,1993年和1995年分別受農業部、國家教委和單位派遣到德國、荷蘭和英國進修及開展合作研究。現任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府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國製冷學會冷藏運輸專業委員會理事、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評審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農業科技、食品安全研究。2015年2月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

研究工作


1979—1985年,參加市重點研究課題和國家“六五”攻關項目“蔬菜低溫貯藏技術”和“蔬菜產地簡易貯藏技術“研究工作,解決了花椰菜、嫩莖花椰菜的MA包裝和冷害等技術關鍵問題。
1985—1991年,參加“大白菜采後生理及新法貯藏技術”研究工作,完成了通風系統與新型貯藏窖溫度之間關係的測定,並提出了相應的菜窖設計及管理技術規程修改方案,解決了此項技術開始推廣時出現凍菜和爛菜嚴重的問題,使其進一步完善。
1986—1990年,參加國家“七五”攻關項目“蔬菜采後生理及調控技術研究”,完成了萵筍采後生理及貯藏保鮮技術研究。
1992—1997年,主持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委託項目“出口蔬菜質量標準和保鮮技術研究”,為北京市蔬菜種植結構的調整,擴大蔬菜生產基地產品銷路,增加出口創匯提供了技術支撐。
1998—2003年主持中澳合作項目“延長葉菜貨架期技術研究”,對影響大白菜、小白菜、大蔥采后貨架期因素及控制技術與澳方進行了合作研究。
2004-2008年,主持“奧運會蔬菜安全供應保障體系建設“項目,奧運會期間作為奧運蔬菜鮮切加工指導組組長,確保了奧運會所用蔬菜安全、優質、多樣、足量、有序的供應,鮮切蔬菜產品全部達到奧運會標準,沒有發生一例質量安全事故。
現主持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海島蔬菜生產保障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課題和參與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型活動、團膳營養配餐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課題。作為農業部國家西甜瓜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綜合實驗室崗位專家,主持“西甜瓜保鮮與加工”課題。

獲獎情況


1.菜豆貯藏中影響銹斑發生和腐爛的因素及其控制。1981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四。
2.仲丁胺在蔬菜保鮮技術中的應用。1985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集體)主要參加者。
3.嫩莖花椰菜貯藏保鮮技術研究。1985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三。
4.花椰菜貯藏保鮮技術研究。1986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三。
5.大白菜采後生理及強制通風貯藏技術研究。199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
6.大白菜優質高效技術開發。1992年北京市星火科技二等獎,主要參加者。
7.蔬菜采後生理及調控技術措施。1992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8.貯藏大白菜綜合技術開發研究。1995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參加者。
9.菊苣根的貯藏及水培軟化技術。1999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0.蔬菜品種多樣化示範工程。1999年北京市星火科技三等獎,排名第一。
11. 蔬菜采后內源激素消長與再生長關係的研究。199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12.蔬菜采后處理保鮮貯運技術示範。2001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二。
13.蔬菜無土栽培技術研究與開發推廣。2001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排名第三。
14.PC透光板溫室引進創新及推廣應用。2002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排名第五。
15.微型蔬菜新品種及瓜類嫁接砧木引進與利用。2005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一。

代表性文章


1.李武,甜椒適宜貯藏溫度的探討。〈〈蔬菜〉〉,1990,第2期,35-36。
2.李武黃楨 宗汝靜,Postharvest physiology and storage technology of stem lettuce.〈〈浙江農業學報〉〉,1995,第2期,140-143。
3.李武鄭叔芳黃楨,大白菜傳統貯藏窖與強制通風窖內乙烯、二氧化碳含量差異。〈〈蔬菜〉〉,1996,第6期,25-27。
4.李武,菊苣根的貯藏及水培軟化技術研究。北京蔬菜學會研討會論文,1996。
5.李武,香菇采后保鮮技術。〈〈北京農業科學〉〉1997,第2期,28-30。
6.李武,奧運會蔬菜供給的技術支持條件和成果應用。《北京奧運食品安全環境高峰論壇〉〉2006,23-27。
7. 饒璐璐主編。名特優新蔬菜129種。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8. 方智遠主編。蔬菜學。江蘇科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