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合岩
威信的一大景觀
兩合岩是威信的一大景觀,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的一大險地。以險著稱,名載史冊。
兩合岩屬扎西鎮田壩和廟壩兩個辦事處的結合部,距縣城4.5公里。兩合岩是田壩峨通山和廟壩扎嶺山的分界線,兩山靠近處懸岩絕壁,中間夾一縫,遠看一匹岩,近看夾一縫,兩岩幾乎合攏為一岩,故稱兩合岩。
兩岩中,峨通山岩高800米,扎嶺山岩高700米,在這條岩縫中最寬處為80米,最窄處為30米,長300米。
一刀切的懸岩絕壁高聳入雲,絕壁上生長著常青樹,蔓藤纏繞,猴群攀援跳躍,岩烏鴉、岩燕子、壁虎成群,抬頭上望,青岩幽谷,百鳥爭鳴,別有一番情趣,岩腳由人工開鑿的一條二尺道從半岩通過,腳下河水滔滔,波浪衝擊發出巨大的浪濤聲在狹縫中發出怒吼的迴響,令一般人毛骨酥麻,腳桿顫抖。走完半岩中的200米二尺道,還要通過兩道波濤滾滾的兩根木棒小橋,接聯上百步石板梯的陡坡到達石筍處,才算走完兩合岩。兩合岩真正成了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
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通過兩合岩后,中央領導人陳雲同志在《隨軍西行見聞錄》中有這樣一段記錄:“紅軍由土城、太平渡二鎮架浮橋渡過赤水河,由古藺以南前進,經川黔邊沿赤水河上游西走,經過許多小路,為紅軍西行以來,湘黔兩省從未經過的小路,尤 以兩合岩最為險要,由兩合岩進威信縣,兩邊削岩中有水溝,一邊山岩上鑿有一行人道通過,只要道路破壞五尺,軍隊就無法通過,歷盡無數困難到達雲南之威信縣。”
兩山夾一洞,抬頭一線天
曾擔任過周總理警衛員的紅軍老戰士吳吉清同志來參觀后說:“兩合岩比臘子口還險。”
古人有詩一首:
刀削斧劈鬼見愁,英雄到此也低頭。
仰頭只見天三尺,舉足不知何處求。
兩合岩的來由當地人有詩一首:
兩岩天生夾一縫,水出汪洋良田來。
不是天然鑄成就,人間誰敢能效尤。
兩合岩除了險以外,自然景觀十分美麗,大自然造就了眾多的奇觀異景,令人目不暇接,這裡略談7個景觀。
1.石門。由下往扎西方向慢行,第一眼罩入眼帘的是石門,在扎嶺山的懸岩半壁上鑲嵌著一道石門,門高3米,寬2米,門框突出1米。當地百姓有詩一首贊云:
懸岩半壁一石門,
天衣無縫自就成;
岩高門厚從未啟,
誰知內中何許人?
2.彌猴泉。開始步入兩合岩的左側岩腳流淌出一股較大的泉水,可裝滿40公分大的鑄鐵管,水質清澈,無沉澱,冬暖夏涼,是理想的飲用水,過路行人到此都要停下喝一口甘甜的清泉水。
3.陰洞。進兩合岩20米處靠扎嶺山岩腳有一陰洞,洞高2.5米、寬1.5米,洞中出水出魚,進入陰洞20多米有石門坎不易通過,傳說內中是陰河和大塘,有大龜、大鱉、母豬龍等動物。沒人敢冒昧探險。
4.石蓮花。兩合岩的中部靠扎嶺山方向,兩條山石岩之間有一個大洞,名叫大鑽洞,洞深200米,寬50米,在洞的100米處有一朵天生的石蓮花,高8米,腰圍25米,外形呈黃色花瓣,從古以來人們把石蓮花當神來叩拜,禱告磕頭,求水討葯,每日香煙繚繞。石蓮花後有一個小水窩,大50公分,深2市寸,窩中經常容滿一凼水,常年不幹,人們稱之為“神水”,經常討取做葯,求水討葯,燒香磕頭的人絡繹不絕。
5.魚跳。兩合岩開始爬坡處,滾滾的河中有一石門坎,高3米,門坎的左側光石板上天生有4個石窩,見方0.5米,深1米,是魚群葬身之地。往上游的魚兒到此往上蹦跳,被上來之水猛衝,魚兒被衝過水面,自然的掉進魚窩內。由上往下遊動的魚群到石門坎處,被水沖入門坎腳又反衝起來也自然的掉進石窩,想觀魚想吃魚的人到此靜候,一面燒著旱煙,喝著小酒,一面觀賞著魚兒自投羅網,真是樂趣無窮。平時半天能拾得幾斤、10幾斤,漲潮期一天可撿魚幾十斤。
6.打兒窩。魚跳往上20米處便是打兒窩,在靠峨通山岩一側的河邊岩處有兩個圓圓的石頭窩,寬1.5市尺,深1.8市尺,在距20米範圍內,由上往下投石,口念:“我沒兒子,我來打一回,但願菩薩保佑。”隨手投三次小石頭,每次一個。只能投三次,多投無效。據說有的人竟然瞎貓碰上死耗子──闖上了,但多數人是以樂趣消遣。
7.石筍。在現在的水電站前池位置,原來有一石筍,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天然岩漿滴下粘合而立,呈乳白色,高30米,腰圍50米,是由扎西進兩合岩的第一標誌,是兩合岩自然景觀的組成部分。遺憾的是1962年修建水電站時為了修前池將其炸毀。
兩合岩目前道路已不太險,1973年修建扎西至石坎的公路,公路從兩合岩夾縫中通過,沿河炸岩鑿路,架了一道兩大拱、6小拱月亮型拱橋,鑿通90米山岩隧道,從此天塹變通途,在鑽洞的出入口有副幅對聯:
上道口:
雲鎖一線驚天險
橋飛兩壁變通途
下道口:
萬里風雲涌兩合
千秋偉業耀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