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梆子

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江蘇梆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豫劇在江蘇徐州一帶的稱呼,是豫劇流入徐州地區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俗稱大戲,亦名梆子戲、徐州梆子,而後來由於清朝時期在沛縣與其他劇種的交融匯合,故以沛縣為主流,又稱沛縣梆子。

歷史淵源


江蘇梆子是中國江蘇省的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江蘇省境內的徐州一帶。

起源

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不一,多數人都認為其前身就是豫劇,後來又受到當地劇種的影響逐漸發展和融合,遂有了當地的一些戲曲音樂風格。解放后,江蘇省政府把在江蘇的各地豫劇團融合,正式定名為江蘇梆子,從此,江蘇一帶的豫劇又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

來源

早期的豫劇分“蔣門”和“許門”,“蔣門”在開封的朱仙鎮,“許門”在清河集,清中後期,黃河泛濫,朱仙鎮被衝垮,“蔣門藝人”四散,流到商丘一帶的就形成了豫東調,有的則流落到安徽江蘇等地。蔣門藝人和當地劇種曲調相結合,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風格,但大體風格和豫東調、山東梆子一樣,多粗獷高亢激烈。60年代豫劇老藝人座談會,大部分江蘇梆子藝人均說承認是蔣門後人。
清末,山東梆子藝人殷鳳哲避水災流落在沛縣,后被廟道口寨主馬克端請去辦戲班,辦了幾期戲班,雖規模不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也使得當地梆子也融入了山東梆子的一些風格。
約到了辛亥革命后,江蘇梆子藝人張士善、滿天吃曾到河南東部的永城夏邑演出,從而將豫劇的豫東調藝術養分吸收到了江蘇梆子當中,進一步豐富發展了江蘇的梆子。1932年,豫劇“仙海班”到徐州演出,這使得江蘇的梆子吸收了真正豫劇的養分,江蘇的梆子更加接近豫劇了。在此期間,亦有河南知名演員組班來沛演戲或傳藝,戲班逐年擴大,猶雨後春筍遍布沛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原來具有山東梆子特點的本地梆子也逐漸豫劇化。因此,江蘇梆子戲的演唱風格既有豫劇豫東調的剛烈粗獷,又有豫劇祥符調的細柔雅緻,融合了豫東調和祥符調的長處。音樂唱腔既雄健高亢,又清爽溫柔,旋律跳躍性大,舒緩時如行雲流水,侃侃而來;劇情激烈時,文武場絲弦鑼鼓喧天,震耳欲聾。在表演形式上,規範嚴謹,技巧性高。除“四功五法外”,吸收了相當數量的雜耍特技,如滾棚、爬桿、吊辮子、倒騎驢、高台簸米等,形成了江蘇梆子戲獨特的表演形式,也造就了眾多群眾喜愛的演員,如殷二娃(殷其昌)、玉仙(董傳勝)、羅桂成、謝文啟、李效成等。他們舞台上靈活鮮明的形象,豐富多彩的唱腔,長期沉澱在群眾的記憶中,由於江蘇徐州與安徽相鄰,江蘇梆子吸收了安徽沙河調的藝術養分,與其在表演、唱腔等方面,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語言上的區別。
由於徐州群眾對豫劇的異常喜愛,邀請了許多豫劇藝人定居徐州受徒傳藝,久而形成具有徐州本地特色的“徐州梆子”,比如江蘇的徐艷琴、田美蘭、趙金聲均是豫劇表演藝術家,其中徐艷琴更是出名,她在解放前和豫劇的馬金鳳、毛蘭花、閻立品並稱安徽界首豫劇四大名旦,也稱“四好名旦”。新中國成立后徐州地區有江蘇省豫劇團、徐州豫劇團、徐州專區實驗豫劇團,60年代三個豫劇團合併,統稱江蘇省豫劇團,1962年江蘇省政府把江蘇省豫劇團正式定名為“江蘇省梆子劇團”。至今江蘇省梆子劇團的大部分演員,仍然是豫劇戲校或者豫劇劇團過去的,比如江蘇梆子梅花獎獲得者張虹、燕凌均是如此。

演唱風格


江蘇梆子的演唱風格,既硬重又輕柔,既剛烈又不失嫵媚。
鄉下和地方上的江蘇梆子,多有早期的豫東調特點,男腔多用真假嗓結合,花腔多,襲用豫東調唱法演唱,也兼有祥符調、沙河調的風格,聽起來非常的過癮,像搖滾樂一樣。特別是生角戲,多是“黑臉紅臉”戲。其代表劇目為“四大征”(《薛禮征東》、《樊梨花征西》、《姚剛征南》、《燕王征北》)、“四大鍘”(《鍘趙王》、《鍘美案》、《鍘郭嵩》、《鍘郭槐》)及“老十八本”、“新十八本”等,這些劇目多採用“武戲文唱”的形式,以大段唱腔來塑造人物,推進劇情。而省級的江蘇梆子劇團多有不同,由於徐艷琴、趙金聲、田美蘭等她們都是祥符調出身,省級的江蘇梆子則多有祥符調的特點,多唱才子佳人和現代戲,比如《胭脂》、《紅樓夢》、《朝陽溝》等均是代表劇目

發展現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徐州及其所轄的豐縣、沛縣、邳縣和銅山、睢寧各縣均組織了江蘇豫劇的專業劇團,60年代前期,各級江蘇豫劇劇團上山下鄉演出成風,被群眾親切地稱之為“板車劇團”、“咱們的劇團”。江蘇豫劇除在省內演出外,也赴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巡迴演出。近階段,江蘇豫劇挖掘出260多出傳統戲,其中整理改編上演的劇目有《胭脂》、《小禿鬧房》、《太君發兵》、《審誥命》等;創作的新戲有歷史戲《風波忠魂》、現代戲《三個隊長》等。由於徐艷琴、田美蘭以及趙金聲等均出自開封豫劇,江蘇梆子豫東調特點的紅臉戲逐漸減少,文物小生、青衣花旦的戲則大大增加。像《打焦贊》、《八姐盜刀》等戲均是當時開封豫劇的代表劇目,這些劇目逐漸在江蘇上演,這也為江蘇梆子帶來了一個新行當----武旦,豐富了江蘇梆子的戲曲行當。
1976年後,江蘇梆子戲獲得新的生機,古裝戲《八姐游春》、《公主奪夫》,現代戲《銀杏坡》、《青春淚》均受到好評,新編古裝戲《華山情仇》參加全國梆子戲劇種新劇目交流演出,獲優秀演出獎、優秀表演獎等六項獎勵。江蘇梆子戲青年演員張虹、燕凌先後獲得第九屆和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名家


徐艷琴女,1920年生,豫劇表演藝術家。在解放前和馬金鳳、閻立品、毛蘭花一起並稱為豫東地區四大名旦
徐艷琴劇照
徐艷琴劇照
徐艷琴原名楊玉枝。河南夏邑人。9歲隨父母討飯到新密市后,拜師學戲。12歲登台演出,受到觀眾歡迎,被譽為“十二歲紅”。14歲在鞏義市搭周銀聚戲班演唱,先後主演了《玉虎墜》、《紅月娥背刀》、《老征東》、《樊梨花征西》等。20世紀30年代到開封搭班永安舞台,與著名演員馬雙枝、王潤枝等曾一度同台演出,主演了《二龍山》、《興漢圖》、《春秋配》、《杭州打擂》等多齣戲。1937年她與著名武生徐文德結婚,改名為徐艷琴。
抗日戰爭爆發后,她與徐文德在豫聲劇院合演蔣文質新編古代戲《守湖州》,歌頌抗敵殉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好評。由於日寇飛機不斷襲擊開封,后即到漯河參加了由王福臣、徐文德為掌班的景樂班。不久又隨景樂班到安徽界首,首演打炮戲《守湖州》,引起轟動。張介陶看戲之後,深受感動,到後台表示願為徐艷琴編幾齣新戲。在界首的幾年裡,張介陶和蔣文質先後編寫了《一門忠烈》、《韓世忠抗敵》、《陳圓圓》、《庚娘》等戲,都由徐艷琴主演。在界首,徐艷琴先後與馬金鳳、毛蘭花、閻立品同台演出,並稱為界首豫劇“四大名旦”。徐艷琴還與常香玉同台演出愛國劇目《守湖州》、《克敵榮歸》。他們謙恭互讓,爭演配角,配合默契,使演出水平大為提高,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抗日戰爭勝利后,與1946年徐艷琴與徐文德等又回到開封,演出了《一門忠烈》、《陳圓圓》、《守湖州》等戲,又一次受到開封觀眾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后,徐艷琴落戶徐州,先後為豐縣大眾劇團、徐州專區實驗豫劇團等任主要演員。1962年後江蘇省豫劇團正式定名為江蘇省梆子劇團,徐艷琴任江蘇省棒子劇團副團長。
張虹
1964年出生,13歲時考入江蘇省梆子劇團,15歲就以主演《春草闖堂》一劇而嶄露頭角。
1983年,張虹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深造,學習正宗的豫劇,還特意拜師豫劇常派傳人師孫玉菊、陳小香等,並曾受到豫劇大師常香玉的親自指點,演技大增。畢業后,張虹重返江蘇,於1986年獲得江蘇戲曲演員大賽一等獎。1990年又以《李瓶兒》一劇獲得江蘇省新劇目會演一等獎。
1991年,張虹首赴北京演出《李瓶兒》和“張虹摺子戲專場”,受到廣泛歡迎,同年還為首屆亞洲傳統戲劇國際研討會演出了《打神告廟》。張虹的嗓音寬闊明亮,圓潤清麗,加上她多年潛心鑽研表演藝術,技巧出眾,水袖舞得出神入化。
張虹的演唱以豫劇常派為基礎,根據自身的嗓音特點予以變化,又吸收了許多劇種的演唱方法,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形成了她舒展奔放、婉轉迴旋、明快艷麗而又嘹亮豪爽、高亢激昂的風格。
1992年,張虹應美國TTT組織的邀請,赴日本進行了兩個月的藝術交流,並舉辦了專場演出。1992年日本的《朝日新聞》發表題為《中國梅花風靡京都》的文章說:“一位名叫張虹的中國訪問者為沉悶的京都傳統表演舞台帶來了活力”,“張虹得天獨厚的嗓音和流暢的無懈可擊的舞技使大批戲迷傾倒。”
1992年,張虹成為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得主。

劇團


江蘇梆子劇團原名江蘇省豫劇團。1958年徐州專區實驗豫劇團,1959年徐州市豫劇團併入,1960年4月由江蘇省文化局正式定名為江蘇省梆子劇團。
建團初期,全團演職員l00餘人。主要演員有賈先德、徐艷琴、鄭文明、趙金聲、田美蘭、王廣友、李正新、吳小樓、秦緒榮、張德連、蔣雲霞、耿素華、李廣德等;鼓師李慶彬、劉桂榮;主弦王繼成、李瑞祥。行當齊全,能文能武,最擅長演黑、紅臉戲及以生角為主的袍帶戲和刀馬旦戲。演出規範,講究藝術質量,在蘇魯豫皖接壤地區享有較高聲譽。當時劇團整理改編的《白蓮花》、《大戰十一國》、《困雪山》、《香囊記》、《佘太君發兵》等,在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和本省各大、中城市巡迴演出,受到廣大觀眾歡迎。其後,該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紅梅》及移植演出的《黛諾》、《橋隆飈》、《蘆盪火種》、《紅燈記》等,都在省內外引起轟動。同時由閻自立編寫的《江蘇梆子戲常用曲調》,由江蘇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對江蘇梆子戲的音樂、唱腔發展頗具影響。這一時期,劇團對青年演員的培養也同步進行。雷曉霞、韓蔚霞、高彩萍、劉敬喜、王乃信、縱兆芝、朱麗華、王永奎、杜慶英、徐家英、史為義、惠宇忠、徐啟雲,以及青年鼓師李瑞忠、劉勝利,主弦吳大義都逐漸成為劇團的藝術骨幹。“文化大革命”中,劇團被迫停演。1971年劇團離開幹校,編演配合政治任務的小節目,后又加工排演《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劇。《紅燈記》被調進南京公演。原江蘇省文化局組織兄弟劇團觀摩學習,江蘇人民廣播電台播放其錄音。
打倒“四人幫”后,老藝人重新登上舞台,先後上演了《十五貫》、《紅樓夢》、《小刀會》等傳統劇目。同時,新創作劇目也進入繁盛時期。1977年,該團創作的現代戲《銀杏坡》,參加江蘇省專業文藝團體創作節目第二輪(戲劇)匯演大會,趙金聲、王永奎、史為義、高彩萍、李緒民獲演員獎。1978年,劇團創作的現代戲《心事》、《四方樓》,參加江蘇省新創作劇目調演,深受好評。《心事》劇本由北京寶文堂書店出版單行本,並收入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江蘇小戲選》;《四方樓》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該團創作的《鬧洞房》、《斷白銀》,先後在《江蘇戲劇》發表。
1985年該團創作的新編歷史劇《新台啼血》在《陝西戲劇》發表。1991年,據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改編的七場梆子戲《李瓶兒》,和分別由張虹、陳秀蘭主演的兩台摺子戲、應中國劇協藝委會邀請,由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劇協、中國《金瓶梅》學會推薦。晉京演出,轟動京華。馬少波、王利器、郭漢城等著名專家學者紛紛撰文讚譽。1996年劇團排練的《華山情仇》、參加江蘇省首屆青年戲曲節,燕凌獲最佳表演獎。同年12月。該團攜該劇赴西安參加由文化部主辦、陝西省文化廳承辦的全國梆子戲劇種新劇目交流演出,獲優秀演出獎,燕凌獲優秀表演獎,潘中英、孫宜強獲優秀舞美設計獎。張文藝獲優秀導演獎、姬君玲、董瑞華獲唱腔、音樂創作獎,張雪霞、朱齊光、王福闊獲表演獎。2000年該劇再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
1999年該團與銅山房亭藝術團聯合創作演出的《又一村》。參加江蘇省第三屆戲劇節,獲新劇目獎。燕凌獲優秀表演獎;李先鋒、葛瑗獲表演獎;董瑞華、燕凌、姬君玲、張文獲唱腔設計獎;李綻、張君實、孫波獲繪景獎;王文晶獲造型獎。2002年由中央電視台、江蘇星河影視公司、江蘇省梆子劇團聯合攝製的戲曲電視劇《三斷姻脂案》、《又一村》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放。在全國引起良好反響。
2003年,該團創作的小喜劇《鬧重陽》獲中國劇協主辦的中國濱洲、博興小戲藝術節優秀劇目金獎。李先鋒獲優秀導演獎;張秀雲、霍秀珍獲優秀表演獎;陳登勤、衡敦壯、李先鋒獲編劇獎;董瑞華獲音樂獎;李先鋒、卓越獲表演獎。同年,該團青年演員王靜,參加中國“國花杯”中青年演員戲劇大賽,獲金獎,青年演員李明,在江蘇省“五星工程”小品大賽獲金獎。劇目建設的長足發展,有力促進了中青年演員的鍛煉成長,一批後起之秀成為劇團的中堅力量,紛紛在全國和省級重大藝術活動中摘金奪銀,聲震藝壇。張虹於l992年榮獲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后,兩次赴日本作文化藝術交流,並於1997年再奪第六屆香玉杯藝術獎;燕凌先於1997年摘取江蘇省首屆文化藝術“茉莉花獎”后,又於1999年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陳秀蘭1986年在江蘇省首屆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中榮獲表演二等獎,1990年又榮獲江蘇省第二屆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表演一等獎;陳素芳1994年獲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提名獎;同年惠宇忠獲全國豫劇名丑賽表演創新獎。這一時期,在省、市戲曲藝術活動中獲獎的還有馬春龍、張文、劉強、武強、孫娟等。現今該團陣容強大,人才濟濟,行當齊全,擁有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演員和強大的編劇、導演、音樂、舞美力量,在蘇魯豫皖四省毗鄰的淮海經濟區,享有較高的藝術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