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思州的結果 展開
思州
思州
思州徠,1999年版《辭海》註:“州、土司、府名。
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置。治務川(今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城東、宋移至今務川)。轄今貴州務川、沿河、印江和重慶酉陽、秀山等縣地,唐末廢,北宋末復置,不久廢,南宋初再置。”由此肯定了沿河在隋、唐、五代、北宋期,是務川縣及務州、思州的治地。
隋將全國地方行政區劃統一為州(郡)、縣兩級,沿河地屬務川縣,初隸庸州,后隸巴東郡。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招慰蟄僚奉詔折黔陽縣地置務川縣,轄地包括今沿河、秀山全境和酉陽、印江、思南、德江、務川部分地區。《元和郡縣誌》載:“務川縣中下,約150戶,因地廣人稀,分為二鄉,一曰歸義鄉,二曰楠木鄉”。治地在今沿河縣城烏江東岸。《元和志》載:“內江水,一名涪陵水(烏江),在縣西四十步(約200尺),因川為名,曰務川。”初隸庸州(治今黔江縣地),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庸州廢,原領石城、務川、扶陽縣改隸巴東郡(治今奉節)。《隋書·地理志》載:巴東郡統縣十五,務川縣第十四。《務川縣誌》亦載:開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蟄僚,析原黔陽縣地置務川縣,縣治在今沿河縣城郊,轄地有今酉陽縣西南部、秀山、沿河縣全部、印江、思南、德江大部。隋務川縣在今務川縣領地只有紅絲、大坪、石朝等地。
唐代設道作為中央監督機構,初將全國劃分10道,后調整為15道,沿河地南部屬思州(務州)務川縣,北部屬黔州洪杜縣,先後隸江南道和黔中道。武德初析彭水、石城縣地置洪杜縣隸黔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縣當牂舸要道,請置郡撫之,於縣地置務川郡,旋改為務州,領務川、扶陽、涪川三縣。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為思州,以州境內有思邛水得名。
關於唐思州故城的遺址,有三種說法:一說為沿河城東,一說為城西之城子頭,一說為思渠荷葉坪,三處都在今沿河境內。
一說在今縣城烏江東岸,與務川縣州縣同城;《元和志》記載為務州在縣西四十步有內江水(烏江),在烏江之東岸。今之沿河城東,歷來是商賈繁榮之地,古街古巷依在。
一說在今沿河縣城北城子上。明《思南府志》則說思州故城在沿河之城子頭,在沿河城區,為烏江之西岸,現城子頭古城遺址尚存。清《秀山縣誌》也載:“今沿河司北五里之城子頭(今城子上)相傳為思州故城,考唐思州治務川,則沿河故城固務川理所也”。思州轄地包括今沿河、務川、印江、思南、德江、松桃、酉陽、秀山等縣地。
一說在今沿河境內距縣城直距20公里的思渠鎮荷葉坪。《太平寰宇記》徠:貞觀四年改務州置思州,以境內思邛水得名。思邛水,一說即之印江河,但印江河距思州治所沿河城區很遠,固應予以排除。民國《沿河縣誌》認為思邛水就是思渠河,在今沿河北之思渠,思州故城應在沿河思渠境內的荷葉坪。此說來源於《田氏家譜》的記載。
民國《沿河縣誌》:思州故城在沿河北一百里之荷葉坪,舊稱城子上。考《田氏宗譜》:隋末(公元617年)陝西天鵝山白蓮教金頭和尚叛亂,調黔中刺史田宗顯往征,兵至天鵝山與戰,賊潰奔成都,追及復敗走渝城,潛往小河,踵至漆地(后坪金竹山下),建牙(通衙),訪賊至石馬,問住民何所,答以石馬故庸州也。宗顯以山水秀麗,土地肥饒,兼之城郭依然,迨賊受首,遂家焉(是為田氏入踞沿河之始)。
思州曾改名為寧夷郡。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為寧夷郡,領務川、思王、思邛三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複名思州。
思州居民主要是漢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南客)。唐武德四年(621)置務州,貞觀四年(630)改名思州。永隆(680~681)中始為土豪田氏所據。宋大觀元年(1107),田祐恭歸附,仍置思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招撫。十四年,首領田景賢降,置思州軍民安撫司,不久升為宣撫司,隸屬於四川行省。二十八年,以赴京取道湖廣為便,改隸湖廣行省。泰定四年(1327)升為宣慰司。駐地在今貴州鳳岡,統轄鎮遠府、思印江、石阡、銅仁、大萬山等處十八個長官司和諸洞寨。大致相當今貴州鳳岡、務川、沿河、德江、思南、印江、松桃、石阡、江口、銅仁、萬山、玉屏、岑鞏、鎮遠、台江、劍河、榕江、從江、黎平、錦屏、三穗和四川秀山、湖南鳳凰等縣地區。至正二十七年(1367)附朱元璋,明洪武五年(1372)析置思南宣慰司。永樂八年(1410)田氏族亂,十一年廢田氏。次年,分兩宣慰司地為思州、思南、鎮遠、銅仁、烏羅、石阡、黎平、新化等八府,設貴州布政司總轄之。至此,據思州近八百年的田氏統治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