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藝術

以畢加索為代表的藝術創作形式

據說立體派拼貼 (Collage) 的靈感來自畢卡索和布拉克看到巴黎街頭貼滿層層海報的牆面,而法文Coller就是黏貼東西的意思。

最初,畢卡索將有真實質感的物件貼黏在畫布上,企圖打破二度平面的繪畫,製造空間虛實的視覺效果。沒想到後來有助於延伸發展出”新”的繪畫創作材料、技巧和理念。

簡介


「拼貼」一辭源於法文coller(膠黏,to stick),在英文中,它是動詞也是名詞:作拼貼,即是將紙張、布片或其他材料貼在一個二度的平面上,創作出一件拼貼作品。
畢卡索創作出第一件精緻的拼貼,即1912年的「有藤椅的靜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他在畫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編圖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畫布上畫出藤編圖案。從此模糊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達達的藝術家們更豐富「拼貼」概念,不論是文字片語、殘缺圖片、大量製作的廣告印刷品、報紙雜誌上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動手剪貼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材料。
事實上,拼貼的手法多元化,不僅僅在創作的顏色、肌理和質感上有變化,其中遊戲的性格和反諷的趣味,非現實的重組和敘述手法,後來都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和觀念。
另外,拼貼是一種比較隨性的一種表現,它可以是不具任何意義的,自己覺得不錯就行了。拼貼的材料幾乎是沒有限制的,只要找的到的東西都可以。拼貼完成的作品,用來作裝飾品,可能比較適當,因為掛著別人看不懂的東西,然而拼貼做的月曆,感覺也是不錯,利用幾塊木板的組合,再隨手塗鴉即可完成。

代表畫家


(Pablo Picasso)
布拉克
理查‧漢米爾頓
(Richard Hamilton)
大衛‧哈克尼
(David Hockney)
Raoul Hausmann
馬克斯‧恩格斯特
(Max Ernst)
約翰‧哈特費爾得
(John Hearfield)

無限可能


著名建築評論家科林‧羅(Colin Rowe)在1987年出版的《拼貼城市》(Collage City)在某種方面詮釋了拼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我們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個多種元素拼貼堆疊的產物。在書中,建築不再被單獨作為一個對象來討論,科林‧羅主張建築師把視角從建築單位體轉移到整個城市。他認為城市是一種歷史合力的產物,任何人對城市的認識或影響都是片段的和局部的,而城市的整體正是以局部拼湊的方式形成的,所以通過“拼貼城市”這樣一種城市設計和規劃方法,可以把割斷的歷史重新連接起來。
曾經為米蘭﹒昆德拉設計《笑忘書》封面的歐洲平面設計大師柯里莫夫斯基說過:“在各種藝術形式走到盡頭的時候,對片段的截取與整合成為後現代的標誌之一。”而採樣音樂家David Shea乾脆將17個音源無規則排列,按下Random鍵,任憑機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這裡,先鋒的本能與創新的慾望變成了古怪的技術,這一切只是來源於知覺,也許我看過的一句話更能解釋這一切:“拼貼藝術的流行,正是象徵了我們這個解構與結構相互並存,相互鉗制的社會”
讓所有新新人類何后後現代高興的是,藝術的工作越來越輕,他們可以輕鬆的購買和消費著藝術和自由,至少不必在沉悶的大學課堂里枯坐著,聽著那些老梆子們的佈道。參與者由被動的接收轉換為主動的製作,感謝電腦與科學家,他們提供重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倒是Michael Foucault做出了辯護:“一個過度熱情的創造力,正是顯示了文化去中心化的趨勢。”
拼貼藝術會不會是一種終極指向呢?不得而知。重拾記憶的碎片,在偷來的蛋糕上抹上自己的奶油,這不僅僅是在創作,而是全新的創造。無限次切割再經無限次的重組,藝術自身的概念極端的擴大。
小心,其實藝術,就在你的身邊,或許就是你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