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羅漢
神話中人物
跋陀羅尊者——過江羅漢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孫善郁過江羅漢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
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最初是由鈸陀羅傳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去,
傳播佛法,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
他的一生的事迹,這位跋陀羅尊者,他的父親叫饒桑,是釋迦牟尼佛父親凈飯王的馬車駕手,就是馬夫,給他駕馬車的。他跟一個種姓高的女人結婚,因為是凈飯王的馬車司機,(那時候沒汽車,是馬車。)所以家裡也很富裕,但是他就是下面沒孩子。他到處在神面前求,但是很久還是沒有滿願。
有一天,凈飯王的太子(就是釋迦牟尼佛沒成佛的時候),他降生了,這個馬車的駕駛員聽到占相的說,這個太子將來不是成佛就是轉輪聖王。這個馬車的駕駛員也很想生一個兒子,將來給悉達多太子做駕駛員。因為他是給他父親駕馬車的,因為國王生了個太子,他也希望他生個兒子,將來太子做國王的時候,給他駕馬車,這樣他們家裡事業就不會斷了。他多次地在各方面的神面前祈禱,但是還是沒有效果。等到釋迦牟尼佛成佛,六年了,釋迦牟尼佛才回到他家裡度他的家屬。這個馬車的駕駛員說,假使我(他沒孩子嘛)死了以後,財產都歸公了,充公了,因為沒有後代嘛,就給公家拿去了。他想與其給充了公,倒不如自己來安排,就把他的錢都花在下一世再投生到好地方去,就供佛。他的願就是下一輩子能夠生到好地方。
他的方法就是邀請釋迦牟尼佛跟他的大弟子一起應供,他就準備了很好的午餐,親自為他們端飯。吃了飯之後,照規矩佛就說法,他就坐在低的座位上聽釋迦牟尼佛說法。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大家都一心地聽,很靜地,鴉雀無聲。說完之後,這個馬車的駕駛員就說:聖者(恭敬的說法),我本來希望有個孩子,做馬車駕駛員(接他的班),跟我一樣。雖然你是,已經出家了,成了聖人了(他本來希望這個孩子給太子做國王的時候做馬車的駕駛員),但是太子出家了,成了佛了,照規矩他的這個希望可以不要有了。但是他說他還是想要個孩子。假使這個孩子生出來,本來是做駕駛員的,他說我就送給你了,給你做侍者,釋迦牟尼有神通,知道他是會生個孩子的,這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個出家的聖者的。他說:“好,你這樣說很好,以後不要反悔,你是一個老實人,說話要算數!”
果然後來他的妻子懷孕了,結果養了一個非常端正的男孩子,他的父親當然很高興,出生的時候舉行了盛大的宴會,請了親戚朋友都來參加,給取了名叫“桑布”,跋陀羅是印度話。因為這個書是從藏地翻過來的,叫“桑布”。實際上他的印度的原名叫跋陀羅。這個小孩子長大以後,因為他家裡富有,請了很多有名的老師,教他學問,還有各式各樣的技術,五明,最後成了一個很有名的,學問淵博的人。
到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跋陀羅的因緣到了,就在他父親-凈飯王逝世以後,釋迦牟尼佛回來為他父親辦超度法會,釋迦牟尼佛就在會上跟馬車的駕駛員說:“以前你答應的,小孩子養下來給佛作侍者的,現在你要兌現了。”這個人也很好,他就馬上回家,把孩子帶來,交給釋迦牟尼佛,並對他孩子說:“你跟著佛去好了,我在你沒生之前,已經答應了,要交給佛去培養的”,他又告訴他的孩子要好好侍侯釋迦牟尼佛。因為他自己是侍侯凈飯王的,那麼他的兒子要侍侯凈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佛。
跋陀羅因為有善根,叫他跟了佛走,他也很高興,他說:“叫我跟了佛學的話,那對我說是極好的,利益無邊的。”他也就跟著一起走了,釋迦牟尼佛把他帶到一個寺院裡邊,把他剃度了,然後教他戒律。戒定慧等等學處。到了一定的年齡(因為他跟隨佛的時候年紀還小),到了二十歲以上,就受比丘戒,他對佛的法很用功,精勤修行,很快得到阿羅漢,成了佛的護法,也是侍者,也是佛教傳播的法師。佛教的事業就是要靠人傳播的,沒有人傳播就永遠拘束在一個地方,大家不知道,那麼太可惜了。所以說弘法的方式很多,主要是內護,是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尤其是成果成道的,這樣子宏揚最有力。
從此以後,跋陀羅尊者就成了大家一個恭敬的對象,他也度脫了很多的弟子。同時他也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應該使他們皈依三寶,於是他就用一種神通的方式來對他們說,使他們也皈依三寶,而且跟他們一說法,他的父母也有善根,都證了初果。最後他的父母證了初果以後,對佛法起了極大的信仰,就把所有的財產都布施、供養掉了,出家,最後父母兩個也成了阿羅漢。這是最大的報恩。我們說報父母恩,現世的報,使他安樂,歡喜,這是要的(不是說這個不要),不能使他生氣。但是永遠的安樂,是使他皈依三寶,能夠脫離三惡道,乃至輪迴的苦,這是最大的報恩。
有的人說佛教不報恩,好像把父母都丟了,這是不現實的。要報恩,自己要有能力。這個能力要從學修而來,等於說要為祖國效勞,我們要有很大的科學技術,到海外去留學等等,並不是把祖國拋棄掉了。我們是為了為祖國更大地效勞,所以到海外去留學,把學來的知識拿來為祖國服務。是這個意思。
跋陀羅尊者的事業很偉大,不但度脫了很多的弟子,同時使他的父母也成了阿羅漢,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佛的弟子很多提這個問題:跋陀羅過去有什麼善根,做了什麼善業,很快就得了阿羅漢果,而且把父母也說服了,使他們皈依三寶,放棄了富裕的家庭生活,也到佛法裡邊來出家,都成了阿羅漢果。
佛就說了宿世的因果:在拘那孫佛的時候,有一個國王,在拘那孫佛圓寂之後,他要造一個佛塔,給拘那孫佛做記念。因為他自己很忙,把一個事情委託一個大臣去辦,這個大臣開始是不信佛的。國王自己很信佛,托他去辦,因為他不信佛,就叫太子去監工,這樣子慢慢地塔也造好了。造好之後,國王舉行一個盛大的法會,造塔的大臣跟他的妻子兒女都一起來了,他們在塔前禮拜供養,這個大臣的兒子卻善根很好,在塔前虔誠地供養、祈禱,供了很多供品,發願將來投胎到一個富裕的家庭,得到很好的報身,有機會來侍奉、親近以後的佛。因為拘那孫佛以後還有佛,以後的佛還要出現,賢劫千佛嘛。這樣子他發了這個願,也發願將來能碰到佛,能夠信他的教法,能夠證到阿羅漢果。發了願之後,他的父母(就是大臣)說:“你在塔前祈禱了很多時候,你在禱告什麼呢?”他就告訴他們,他父母也就這樣子發了願,這樣不但他自己在後世碰到釋迦牟尼佛,出家,成阿羅漢果。因為他過去發過這個願,他的父母在拘那孫佛塔前也同樣發了願,所以他的父母也由他的孩子接引而成了阿羅漢果。這是說因果一點不虛的。
從這個尊者的一生的事迹,給我們一個教育,世間的生活再富裕,也不是很堅牢的,也是無常的。我們的很多的財產,就像毒蛇的頭的影子里躲陰一樣,是不堅牢的,無常的。財富本來是毒蛇,毒蛇的頭下遮太陽光,是一會兒就沒有的,有的人把這個東西當好事情,實際上是虛幻的。要看破財產的無常,要皈依永遠安樂的佛教。
以前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公案:佛跟他的弟子經過一個地方,地下有個庫藏,暴露在一個荒山裡邊。佛經過一看:“毒蛇!”他的弟子一看:“啊呀!毒蛇!”有一個砍柴的農村人,他說山那邊的庫藏里佛和弟子都說是毒蛇,有什麼毒蛇,我去看看。一看,這裡都是金銀財寶:“啊呀!這樣的毒蛇給它咬死也甘心!”就很高興,全部拿去了。有了錢當然享受,就馬上蓋起富麗的房子、花園,自己在裡邊很舒服地生活。那知道沒好久,國王經過了:“哎!這裡本來荒山,怎麼現在這麼富麗堂煌的房間、別墅、花園造起來了?”就問是什麼人造的。一打聽是一個農村的窮光蛋的樵夫造的。“哎!你這個錢哪裡來的?”把他抓起來了,他說是地下發現的。“地下發現,是國王的,不是你的嘛!”要把他辦了,要處死刑,殺頭了。這個時候他才覺悟:“這就是毒蛇啊!”把他毒害死了,窮歸窮,不會被王抓起來砍頭啊!他就在臨刑的時候大叫:“佛說的對啊!這是毒蛇啊!”他在大叫,國王就問他的手下:“他叫什麼?”他就把這個事情告訴國王。“原來這樣!”國王就把他放掉了。
這個就是說財富不是好事。跋陀羅尊者就是看破財富出家了。最後用佛教教化他的父母,使他們也看破世間,一起出家了,都成就了阿羅漢果。這既是一個看破五欲的實例,也是真正孝養父母的一個實例。
他住的地方是亞母河流洲,這是一條河,叫“亞母”就是亞母河。它的來源:來這個地方的龍在夏季有的好幾個月在這地方一起遊戲、娛樂的,他們就在亞母河流中間的一個島上用珍寶造了一個很豪華的住處,每年夏天都來聚會。有一次正當很多的龍在一起集會、遊戲的時候,跋陀羅尊者也很巧跑到這裡來,尊者就對那些龍說法,他們都受了皈依。他們就把用寶石造的 住處供獻給尊者。尊者慈悲,滿他們的願,為他們培福嘛。供養來了收下是好,讓他們培福,如果你不收的話,他們培福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樣就收下了。以後尊者就與他的隨從(一千二百個羅漢)經常住在那裡說法。這是亞母河流洲的一位尊者-跋陀羅尊者
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羅漢像,為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後,宋·蘇東坡分別為此二畫題十八首贊,並於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此外,杭州飛來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羅漢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後,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羅漢,且在佛教界,羅漢像的繪畫與雕塑,也多以十八羅漢為主。自此,十六羅漢乃逐漸沉寂,十八羅漢代之而起。日本鎌倉光明寺也有十八羅漢像,據考證系南宋至元代期間之作。
孫善郁坐鹿羅漢國畫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賞
賓度羅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跋羅墮閣是名。這位羅漢本來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迴轉做官,他怕國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有一日,皇宮前出現的一名騎鹿和尚,御林軍認得是跋羅墮閣,連忙向優陀延王報告。
國王出來接他入宮,說國家仍然虛位以待,問他是否回來做官。
他說回來是想導國王出家,
他用種種比喻,說明各種慾念之可厭,結果國王就讓位太子,
隨他出家做和尚。
孫善郁歡喜羅漢
妖魔除盡、玉宇澄清 揚手歡慶、心花怒放
迦諾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佛學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他:“何謂之高慶?”他說:“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他在演說及辯論時,常帶笑容,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故名喜慶羅漢,或歡喜羅漢。
孫善郁舉缽羅漢
諾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迦諾迦伐厘情闍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缽化緣的行者。藉托缽福利世人,予眾生種植福德,並為他們講說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眾生。
孫善郁托塔羅漢
七層寶塔、佛法通靈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詞的第一音而製成的中國字。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是沒有塔,故特造“塔”字,佛教中的塔,是載佛骨的東西。由於塔是載佛骨的器具,於是塔也成為佛的象徵。托塔羅漢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薩,菩薩和羅漢有分別:菩薩是“大乘”修成的果,而羅漢則是“小乘”修成的果。這羅漢名蘇頻陀,是佛祖釋迦牟尼所收的最後的一位弟子。
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
蘇頻陀是佛祖最後一名弟子,他為了紀念師傅,特地把塔隨身攜帶,作為佛祖常在之意。
孫善郁靜坐羅漢
清凈修心、神態自若 安詳瑞慶、進彼極樂
諾距羅可譯作大力士,這位羅漢是一位大力羅漢,原為一位戰士,力大無比,後來出家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師父教他靜坐修行,放棄從前當戰士時那種打打殺殺的觀念,故他在靜坐時仍現出大力士的體格。
孫善郁過江羅漢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
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最初是由鈸陀羅傳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去傳播佛法,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
孫善郁騎象羅漢
騎象軒昂、頌經朗朗心懷眾生、目及四方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騎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徵,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
迦理迦本是一位馴象師,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騎象羅漢。
孫善郁笑獅羅漢
他與自眷屬一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於缽剌拏洲。六種阿羅漢之五為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
他身體魁梧健壯,儀容莊嚴凜然。據說,由於他往生從不殺生,廣績善緣,故此一生無病無痛,而且有五種不死的福力。故又稱他為“金剛子”,深受人們的讚美,尊敬。
雖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靜坐終日,端然不動。而且能言善辯,博學強記,通曉經書,能暢說妙法 ; 但他難得說法,往往終日不語。他的師兄弟阿難詫異地問他:“尊者,你為何不開一次方便之門,暢說妙法呢?”尊者答到:“話說多了,不一定受人歡迎;儘管你句句值千金,卻往往會令人反感。我在寂靜中可得法樂,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尊者經常將小獅子帶在身邊,所以世人稱他為“笑獅羅漢”。
孫善郁開心羅漢
開心見佛、各顯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無窮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來長安的善無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國王之太子,國王立他為儲君,他的弟因而作亂,他立即對弟弟說:“你來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說:“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說也奇怪,他打開衣服,弟弟看見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亂。
孫善郁探手羅漢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靈通、自得其樂
半托迦尊者相傳是葯叉神半遮羅之子。據《可哩底母經》說:古印度王舍城內一山邊有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羅國又有一葯叉神名叫半遮羅,婆多與半遮羅的妻子同時懷孕,於是指腹為婚。婆多生女,半遮羅生子,半遮羅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兒成道。
他被稱為探手羅漢,因他打坐時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將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單盤膝法,打坐完畢即將雙手舉起,長呼一口氣。
孫善郁沉思羅漢
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沉思羅漢那尊塑像俗稱沉思羅漢,他的特徵面相豐腴、蠶眉彎曲、秀目圓睜、敦厚凝重的風姿之中帶有逸秀瀟灑的氣韻。
羅怙羅多是印度一種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認為日食月宜是由一顆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這位羅漢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命名。
沉思羅漢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趨凡脫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時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獲取智慧與行動。以【密行】修為著名。
孫善郁挖耳羅漢
閑逸自得、怡神通竅 橫生妙趣、意味盎然
那迦譯作中文名龍,犀那譯為軍,那迦犀那即龍的軍隊的意思,比喻法力強大,有如龍的軍隊。這位羅漢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論師,因論《耳根》而名聞印度。
所謂耳根,是由於醒覺而生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六種根源之一。
所謂六根清凈,耳根清凈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聽各種淫邪聲音之外,更不可聽別人的秘密。
因他論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凈。
孫善郁布袋羅漢
無量壽佛、乾坤寶袋 歡喜如意、其樂陶陶
因揭陀相傳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於深山,因發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載蛇的袋。
相傳他在中國顯靈。
於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時他在奉化出現,負一袋抄化。
後來在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說佛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他便失蹤了。
孫善郁芭蕉羅漢
悠閑隱逸、傲視太虛 仙風道骨、超脫凡塵
伐那婆期梵文為雨的意思。相傳他出生時,雨下得正大,後圖中的芭蕉樹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他的父親因此為他取名為雨。
他出家後修成羅漢果,又相傳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羅漢。
孫善郁長眉羅漢
巴林石雕長眉羅漢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領神會
阿氏多是梵文無比端正的音譯。這位羅漢的特徵,是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原來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為修行到老,眉毛都脫落了,脫剃兩條長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轉世為人。
他出世後,有人對他的父親說道:
“佛祖釋迦牟尼也有兩條長眉,你的兒子有長眉,是佛相。”
因此他的父親就送他入寺門出家,終於修成羅漢果。
孫善郁看門羅漢
看門羅漢威武標桿、警覺凝視 禪杖在握、勇熾邪魔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釋迦牟尼親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緣,常常用拳頭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爛,結果要道歉認錯。
後來他回去問佛祖,佛祖說:“我賜給你一根錫杖,你以後去化緣,不用射門,用這錫杖在人家門上搖動,有緣的人,自會開門,如不開門,就是沒緣的人,改到別家去好了!”
原來這錫杖上有幾個環,搖動時發出“錫錫”的聲音。
人家聽到這聲音,果然開門布舍。
孫善郁降龍羅漢
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即是「迦葉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據《法住記》說,以上十六位羅漢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們常駐人間普渡眾生。
另一說法是第十七位羅漢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尊者」。
傳說古印度有龍王用洪水淹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後來降龍尊者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故稱他為「降龍尊者」。
在《濟公外傳》中,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降龍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降龍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龍修鍊幾百年,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未了塵緣。
孫善郁伏虎羅漢
在中國佛教領域,最高佛道的釋迦牟尼佛(如來佛祖)座下處十八羅漢。而伏虎羅漢是十八羅漢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彌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另一說法是第十八位羅漢是「四大聲聞」中的「君屠缽嘆」。
傳說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隻老虎,時間一長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稱他為「伏虎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