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元和街道御窯花園北面,包括遊客中心、金磚博物館、交流中心、生產用房、附屬景觀工程及遺址保護構築物,其中,生產用房將集中展示御窯金磚燒制、加工、檢驗等“活態”製作過程;交流中心預留了可供參觀者簡單製作金磚泥坯、在金磚上練習書法的互動空間。博物館將集中展示金磚的生產工具、歷史上漕運過程、有記錄的文獻資料以及目前金磚生產和保護現狀。

發展歷史


明清兩朝,窯里燒出的磚一直是皇家專用,故宮裡的每一塊地磚均出自這裡。興盛時,主要燒金磚的陸慕御窯村和南窯村6000多村民都燒金磚,制磚燒磚都是家庭作坊式,各家燒各家的。
御窯金磚最長臉的一次是2003年。當年,天安門城樓進行1949年後的第三次修繕。考慮到城樓地面材料須與建築整體風格相協調,有關專家嚴格比較,最終還是選擇了御窯金磚和特製古城磚。
2006年,位於御窯村口的兩座姐妹窯也被官方列為"江蘇文物保護單位",其特有的製作工藝也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
"現在海內外留下的金磚,基本均出自相城。"相城區文聯主席席逢春告訴記者,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和勘探,御窯村一帶最鼎盛時有窯78座,雖然因為歷史變遷等種種原因,如今古窯僅剩下兩座,但御窯遺址並不局限是指這兩座窯,而是一個泛指。
席逢春表示,金磚技藝繁複,真正能原汁原味燒金磚的人少之又少,作為金磚發源地,相城區絕不能把這一寶貝的非遺文化丟棄。所以相城區政府騰出黃金地段,不造高樓大廈,而是用來建造公益性的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由相城區政府負責籌建。選址在相城區元和街道御窯村,規劃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5億元。功能定位於集中展示“御窯”和“御窯金磚製作技藝”雙遺產,系統陳列古代御窯金磚,全面保護考古挖掘的御窯遺址。目前已完成施工方案設計、土地規劃調整等工作,進入立項審批、施工招標等程序,力爭2015年5月18日開館。
2013年10月,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開工建設。
2015年2月,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土建工程完成、展陳方案確定。
2016年5月18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開館。

藏品數量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現有藏品數量1458件。

建築布局


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元和街道御窯小區南面,建築地塊大致呈“手槍”形,公園外形是古御窯和宮殿的“結合”。一期項目基地佔地38875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15087平方米,包括遊客中心、金磚博物館、交流中心、生產用房、附屬景觀工程及遺址保護構築物。其中,生產用房將集中展示御窯金磚燒制、加工、檢驗等“活態”製作過程;交流中心預留了可供參觀者簡單製作金磚泥坯、在金磚上練習書法的互動空間。博物館將集中展示金磚的生產工具、歷史上漕運過程、有記錄的文獻資料以及目前金磚生產和保護現狀。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主館
主館是整個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的核心建築,分成“開物”、“成器”、“致用”三個篇章,通過文物陳列、場景復原、科技模擬、互動遊戲等多種展陳手段層層遞進,通過“開物——一塊磚的修鍊”、“成器——一塊磚的旅程”、“致用——一塊磚的時代”三大展廳,再現了御窯金磚從陽澄湖畔的黃泥粘土到王朝最高殿堂的歷煉過程。第一展廳以黃泥鋪地,通過一條時間的線索,介紹了從泥土到成磚的一整套流程;第二展廳,以一艘漕船為核心,展示了金磚從相城運往京城,藉由京杭大運河與漕船,完成的一個空間上的轉移第三展廳,通過一組金磚磚陣,展示館內收藏的明清皇家御用金磚,以及金磚的使用範圍。
遺址園
遺址園包含窯村勝跡、廊橋觀景、殘窯址、御窯址四部分內容。廊是串聯景觀的重要遊覽線路,連廊連接著接遊客中心、交流中心和主館。殘窯址處布置有殘窯一號至殘窯八號及複製窯。御窯址是一座雙孔連體窯,也稱“姊妹窯”,為明清古磚窯。
文創體驗館
御窯金磚文創體驗館是集手作體驗、文創購物、家長休息於一體的互動空間。

建築特色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的建築地塊大致呈“手槍”形,布局採用周邊圍合的布局方式,營造園林式的內向型空間,使核心保護區面積最大化。基地北面臨橋設林蔭道,隔絕喧囂,營造氛圍,藉助體量高度遮擋南邊小區。內部利用生產用房和窯群的分佈組織視線,流線設計迂迴曲折。博物館主體建築是對磚窯和宮殿的綜合提煉,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意蘊。它不是磚窯,也不是宮殿,而是兼具“磚窯感”和“宮殿感”的當代公共建築,展現出“御窯”的精神內涵。博物館建築群使用當代廣泛應用的各種磚料構築,層層遞進,烘托出金磚。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的景觀設計上突出遺址感,擯棄了傳統蘇式園林“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風格,採用了“野趣園林”的設計理念。還原了古窯村質樸、天然的村野氛圍,以自然荒野的景觀設計手法隱喻歷史,同時更好地保護御窯遺址原貌。公園內部通過整窯、半窯、殘窯等多種狀態的窯,形成群體感,再現當時金磚生產場景,並可從多方面了解窯的構造與金磚的生產過程,擴充博物館本身的知識性。窯村勝跡還原了古窯村的村野氛圍,體現出“自然野趣”的設計理念。連廊是參考蘇州園林的復廊而設計的,同時透過磚孔可以隱約看見兩邊的景色,這是借鑒了蘇州園林漏景的手法。當代藝術交流中心在造型上提煉了傳統磚窯與現代建築的共通元素。

展出內容


綜述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藏有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朝宣統年間的1439塊珍貴金磚文物和生產金磚的古窯。除此之外,園內還復刻了窯群景觀,包括整窯、半窯、殘窯等多種形態的窯。
主要文物
● 雙孔連體御窯
雙孔連體御窯位於博物館地塊的西側,為當年眾多磚窯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磚窯,建於晚清時期,也被叫做“姐妹窯”。古窯南北走向,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35米,南北長33米,佔地1255平方米。外部為連體結構,內部窯膛和煙囪各自獨立,滲水池位於窯頂,這從未在相關的專業書刊上有過記載,為江南一帶所獨有,是一件“活文物”。姐妹窯仍在繼續使用並生產金磚。這與一般文物具有極大差別。
● 單窯
單窯採用的是江南的傳統建築形式,別具一格,靠近牆面的那一根叫做廊柱,而靠近廊柱中間的兩根是步柱,旁邊的花窗上是由瓦片一片片滾出的花紋,而另一種是由望磚砌成,極富特點。地面由一塊塊金磚鋪就而成,往裡走,是一個拱形八字,中間兩個小平台可以在燒窯時放置水壺、毛巾等一些用品,裡面這樣一個裝窯的門約1.7米,窯的內部,運用了傳統工藝,將青磚一層一層斜鋪上去,到3.5米左右開始橫鋪青磚,總高度6.8米。

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2016年10月14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舉辦蘇州相城-揚州高郵書畫聯展。
2017年4月1日-15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舉辦翰墨僑韻魅力相城蘇州市僑界書畫巡迴展。
2018年1月5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舉辦2018“特”叔的穿越——斯瑪特年末畫展。
2019年9月30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舉辦“禮讚七十年奮進新時代”——相城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法美術作品展。
學術交流
2019年4月19日-20日,中國清代宮廷史研究會理事會暨明清御窯金磚學術研討會在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舉行。

所獲榮譽


2006年7月,“御窯遺址”被公布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遊客中心廁所被評為AAA+級、主館一樓廁所、當代藝術交流中心一樓廁所、文創體驗館廁所被評為AA級、當代藝術交流中心二樓廁所被評為A級。
2019年3月19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作用價值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與相城區文化緊密相連,功能定位於集中展示“御窯”和“御窯金磚製作技藝”雙遺產,系統陳列古代御窯金磚,全面保護考古挖掘的御窯遺址,有了博物館也就留住相城特色文化的根。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正式開館,標誌著相城區的文博事業正朝著專業化、規範化邁進,它將是非遺文化發展的一個新亮點,更是當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張金名片,是展示相城區文化品位、加強對外宣傳交流的“形象大使”。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95號。
參觀須知
門票價格: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向未成年人團隊提供免費講解。
開放時間:每星期一至星期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館);2020年6月6日-10月31日期間的每周六,延長開放至21:00(20:00停止入館)。
實名預約:所有遊客(包括符合優待政策的人群)實行網路實名制預約參觀,為做好疫情防控,每日限額1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200人(文創體驗館瞬時接待量不超過20人)。當園內人員密度較大時,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園速度等相關措施。
注意事項:展廳內禁止使用閃光燈、三腳架拍照、攝像,所拍攝的影像資料不可作為商業用途。請勿攜帶危險品或易燃物入館。酗酒者、衣容不整者、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且無監護人陪伴者謝絕入館。進入博物館請維護安靜、有序的參觀環境。勿在展廳內飲食、吸煙、喧嘩;請勿隨地吐痰、亂扔垃圾。

交通線路


● 公交
公交車站名稱途經公交線路
御窯金磚博物館站蘇州公交5路
蘇州公交88路
蘇州公交816路
蘇州公交825路
蘇州公交881路
蘇州公交夜4路